《课堂导入技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8935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导入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导入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导入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导入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导入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导入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导入技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导入技能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设计中,导入已成为教学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它熔铸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导入技能的丰富内涵,加深对导入设计的重视,在实践中探索有效导入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导入的作用 、吸引无意注意,关注学习内容。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引起其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产生鲜明

2、而又清晰的学习反应,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例如:用字母表示数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盒,每个进到魔盒里的数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你们想不想看看?进去一个,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魔盒金光四溅,从右边出来一个15。学生们一下都把眼睛睁得圆圆的看着,生怕错过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师:接下来你想输入一个几?同学们的手都高高的举起来,一学生说:输入7,然后就出来17。又有一生输入要205之后出来215。这时同学们开始热闹起来了,因为有同学发现了魔盒里的秘密。也就是走进魔盒这个数就增加10。发现之后老师就引导学生又输入了像2008这样较大的数,还有小数3.5进行验证。所有输

3、入和输出的数老师都把它们列在黑板上,在同学们情绪高涨的实验之后老师要求用最简明,概括的方法表示出魔术变化的全过程,让不了解这个魔盒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魔盒里面的秘密。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还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的特点,这一个导入的设计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既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又巧妙的导入了的新知的教学。、激发参与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成功的课堂导入,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生动的童话故事、巧妙的安排、精辟的措辞、设置的悬念,能让学生产生新、奇、趣、疑的感受,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

4、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案例:圆的认识导入师: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四个小动物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小兔骑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狗长方形车轮,小猫椭圆形车轮,小猴骑圆形车轮的,它们正在起跑线上,你们猜一猜,谁会获胜呢?同学们都能猜到是小猴子。好,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来给它们加油!继续播放画面:小猴轻轻松松地到达了终点。小猫;被车子颠得上下晃动,非常狼狈地骑了一小段。可爱的小兔和小狗虽然卖力地骑,但自行车根本就没有移动。同学们看得捧腹大笑,都在笑小兔,小狗和小猫。师:你们猜对了,为什么小猴骑车的样子最轻松,并且获胜了呢?同学们说因为它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那小猫的车轮也是圆的,怎么没得第一。因

5、为小猫的车轮是椭圆的,车轴没有中间。于是老师抛出: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这是一个比较巧妙的导入。妙在哪里?其一,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场面有趣又形象,动画对于六年级学生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其二,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正确猜测,为学习新知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学生从感性上能断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但不能讲清其中的道理,真是呼之不出,欲言又止,说也说不明白,但又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想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这样的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

6、习活动。、诱导积极情感,营造和谐氛围新的课堂教学观强调建构和谐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教学须要建立在师生内在的民主、平等、理解、欣赏的基础之上。老师要虚怀若谷,真诚地与学生对话,营造出愉悦、宽松的氛围,从而产生师生主动的、有意义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学一年级的多与少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师:我知道你们今年岁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呀?老师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多得多。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生:20岁(不对)师:比20岁还要多得多。生:80岁(全班啊了一声)师:我有那么老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接着提示:比80岁少得多。生:50岁师:比50岁少一些。生:40岁师:比40岁多一点生:岁。师:猜对了,恭

7、喜你。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要和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进行跳小绳比赛,谁愿意来挑战老师?同学们都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于是老师就和自告奋勇的两名学生跳小绳,计时1分钟,三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表格,画上老师的头像、梳小辫的女生头像、留着三缕头发的男生头像,并在三个头像对应的表格下面写上数据,分别是43个,60个,28个。)师:谁能根据我们三个刚才跳小绳的个数,任意选两个数据,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说一句话?猜一猜,玩一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事件与老师有关,学生会倍感亲切,特别愿意参与。小学生没有年龄概念,猜错了时,教师与学生的机智对话,不但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8、,还将体验数感的新知蕴含其中;当老师与学生一起卖力的跳小绳时,其余学生给他们加油,觉得老师在和他们玩,非常开心。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平和、平等、宽松、安全的心里氛围,不同程度的诱发了学生喜欢数学、喜欢课堂、喜欢老师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和谐的环境。、突出新知生长点,作好新知铺垫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生入课,即导入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积极思考数学课堂的核心就是引发学生思考,思维能力也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

9、的倍数的特征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抢30的游戏,两个人轮流报数,一次最多可以报两个数,然后谁报到30谁就获胜。(视频)。接下来的学习就从探究游戏获胜的策略开始。学生怎么会不积极投入探究呢?二、导入的类型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按照课堂导入凭借方式的不同,课堂导入大概可以分为知识导入和情境导入两种。、知识导入知识导入是指教师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知识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温故知新法、实验操作法、实物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温故知新法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复习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儿童的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

10、续不断的活动。有经验的老师经常设计一些学生亟待解决的,但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并激发出学生探究知识的悬念、疑问、矛盾。()实物导入法角的初步认识在课始,老师拿出一只装有三角板、瓶盖、乒乓球等物体的黑布袋,要求学生摸出一个有角的物体,此时,学生就会凭着尖尖的感觉很容易找到三角板上的角。教师顺势以三角板为教具,抓住三角板名称中的角字和三角板上的角借题发挥导入新课。记得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时,我上过一节汇报课,走进教室带了一个大包裹,在同学们对我的包裹充满好奇心时,再拿出里面一个大大的毛绒玩具,因为新鲜又神秘,学生的目光一下就聚集到我的毛绒

11、玩具上了。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毛绒玩具,这就是一种实物导入法。()实验操作法学生他是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的,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同学们都知道,那你们能用老师准备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同学们都信心满满,结果围着围着就有人发现,有的三根小棒根本就围不成三角形,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的导入,以学生为主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自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情境导入()生活情境法 这种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得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用得好,用得巧的生活情境法。我们先来看

12、几个借力古诗词,提升课堂导入精彩度的案例。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温度”一课。开始,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赏心悦目的课件呈现后,让学生通过听、观、想来感知诗词中的“鸭先知”,引导学生分析“知”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以此来引入天气的冷暖变化需要用“温度”来测量。这样的古诗词导入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温度”的变化,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认识“温度”的价值,这样学生就容易来关注本节课新知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景色初展,鲜花含露”的教学效果。借助古诗词导入,我们可以从诗意上进行引导,也可

13、以从表达形式上巧妙着眼。比如在教学“五、七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出示五言、七言诗进行导入,既体现了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把枯燥的教学赋于鲜活的素材载体,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探究口诀规律的状态中。又如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找一找,像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样的古诗词中都含有哪些数,以此导入课题。还有老师在教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时,借用经典古文千字文来引入,呈现排列有序的文字,不但比准备其他实物更易操作,而且这种数文字的活动,对发展学生的数感也有很大帮助。还有张齐华老师教学的平均数一课,是这样导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张老

14、师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篮球,哼,我听到有人说,打篮球能长成这样的,嘿,别说你不服气,我们班上就有几个篮球小匠也不相信,这不,他们一合计,要找我单挑呢。跟我比赛一分钟投篮。小强首先出场,1分钟时间到,投中了5个,怎么才5个呢,小强很不服气,拉着张老师的手说“张老师你让我再投一次嘛!再投一次我肯定能投好多!”你们说给不给他一个机会,好,就让他再投一分钟,结果还是5个。小强傻了眼,怎么会这样呢?这回是一双紧紧抓住我的手说,张老师,张老师,不行,我刚才发挥失常了,您就大人大量,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保证是最后一次。三年级同学最喜欢耍耐了是不是?全体同学大声说是,然后又意识到把自己给骂了,立即又说不是。小强第三

15、次还是中了5个,于是我们用几表示小强一分钟投篮的水平?学生回答5个。因为他每次都投中了5个,用5个表示最合适。下面小明出场了,一分钟投中了4个。小明也要求再投一次,张老师答应不答应他,那不答应就不公平了。第二次中了5个,于是又投了第三次,这次中了6个。这三次投中的个数都不一样,那到底用几来表示小明一分钟投中的个数呢?从而导入新课。张老师那独具匠心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1分钟投篮比赛,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制造矛盾,无形中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使将要新授的内容水到渠成。()游戏情境法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一位老师这样导入:师:玩过手机和电脑游戏的请举手,学生哗的一下全举起手来,

16、玩过俄罗斯方块的请举手。学生又哗的全举起了手,说说是怎么玩的?放满一层就消失了。今天我把这个游戏带来了,谁想上来试试?学生面面相觑,继而高兴地纷纷举手。我请一名同学来玩玩看,大家就在下面给他出谋划策,好不好?然后游戏开始,老师就喊,快帮他想想,放在哪合适。一些学生大呼,那边那边,其手往左或往右猛烈挥舞,另一些同学则大呼,转,变形,往下,呼喊之声不绝于耳,喧嚣不止,那个操作的学生不断向左,向右,或者向上向下平移,或旋转后再平移到合适的位置。游戏结束了,老师说,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游戏还挺熟悉的,想过没有,游戏中方块向下,向左,向右的运动方式叫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这里教师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计算机游戏作为新课导入是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