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45345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 汇编磁铁的磁性说课稿(小学)一、 说教学内容: 磁铁的磁性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一课时,本课指导学生 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二、 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铁。 这部分是该单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们认识的磁铁的形状以及磁铁的名称。还有交流我们曾 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磁铁,介绍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四年级学生差不多都玩过磁铁,对 磁铁、磁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教学时要充分利 用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 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第二部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 这部分首先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 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各是什么材料做的。由此再进一步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成 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教材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部分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 形针;另一种是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部分滚,以检验磁铁哪部分磁性强。 相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设计出一些实验方法来认识、理解“磁铁两端磁性最强”。在探究 了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后,教材通过文字告诉学生“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铁的磁极,磁铁有 两个磁极。”这时,学生们可能会

3、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 等等,借助这些问题,就会延伸出学生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 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磁铁的磁性。 2.指导学生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及认识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发展目标: 1. 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有磁性乌龟的鱼钩及几条带铁环的塑料做成的鱼。 观察演示准备:条

4、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分组实验准备:磁铁、瓷汤匙 、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铁 尺、纸片、棉花等。 三、说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 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 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6 个环节。下面, 我具体说一下这6 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会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的

5、生活经验。“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谁能说说 你是怎样钓鱼的。”然后请学生谈一谈。接着我会说:“今天,老师也想来钓鱼,只不过老师 的鱼杆上绑的不是鱼钩,而是一只小乌龟,可老师还真能把鱼给钓起来。”这时老师演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猜猜为什么,估计学生能说出是因为磁铁的原因。然后板书: 磁铁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师生就日常生活中“钓鱼”这个话题的交流及教师的表演,激发学生的 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首先老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铁吗?” 学生可能说: 磁性黑板、冰箱门、铅笔盒. “你们看到的磁铁是什么形状的呢?谁来说?” 估计学

6、生会说: 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环形. 这时教师分别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并请学生拿出与老师手中形状相同的磁铁,让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它们取名称。并结合板 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让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为 磁铁起名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 (三)、学生猜测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首先教师设疑: 桌上有很多物体, 你们猜一猜,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学生各抒己见。这时 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学生可以在桌面上和实验材料区选 取

7、不同物体,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把能吸引的物体在记录单上用“ “表示出来。 瓷汤匙 瓷汤匙 瓷汤匙 大头针 铁钉 牙签 橡皮 塑料尺 铁尺 纸片 棉花 在这里对实验材料区和记录单进行说明(我在实验室设置了实验材料区,放置如:铁夹、玻 璃杯等许多物体,供学生实验,记录单第三行的空白部分让学生填写从实验材料区选取实验 材料的物体名称。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结果后,教师因势利导:我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回形针、大头针、铁钉、 这些物体,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并板书磁性的概念。 在这一环

8、节的活动中,先让学生大胆猜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估计学生能就磁铁能否吸引 棉花或小纸片等这些问题产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学生 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 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 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磁 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一结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的形成了“磁性”的 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老师继续引导: 像刚才

9、老师表演的钓鱼就是应用了磁铁的磁性。那么磁铁各个部分的磁性是 不是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先说一说你们想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估计学生的方案有: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部分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 或者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部分滚,以检验磁铁哪部分磁性强等等。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并让他们按照 同学提出的方案有选择性的去进行实验、验证。然后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板 书: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五)、摆弄

10、磁铁。 首先由老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同学们,如果我们继续摆弄磁铁,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更多的问题可以研究。比如我们把两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这块磁铁是不是就有四个磁极, 请同学们自己摆弄磁铁,如果有什么发现和什么问题就把它记在记录单上并进行研究。” 学生可独立或小组合作摆弄磁铁,研究发现的问题,最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及“摆弄磁铁”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 严谨的氛围,让学生去思索、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除了以上估计的两个实验方案,可能还有的学 生想到把磁铁放

11、在离回形针2、3 厘米的距离,观察回形针有什么反应6767在摆弄磁铁的过 程中,可能有的学生发现了环形磁铁的磁极,有的学生发现了两条条形磁铁同极相排斥的现 象,还有的学生发现两条条形磁铁连起来变成一条条形磁铁时,它得磁极不是 4 个而是 2 个,6767学生的这些发现是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证明的,应该说,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思维的 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六)、总结延伸。 课堂结束时我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让学生思考问题“一块磁铁断 了,它还有两个磁极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四、说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

12、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 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 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 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 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 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交流我们知道

13、的磁铁”这两个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 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学生猜测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 强弱”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 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五、说板书设计: 形状:条形 蹄形 环形 磁铁 磁性: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磁极: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 (两个) 水与生命说课稿 水与生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 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 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

14、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 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 生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 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 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还将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 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 2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15、(2)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3)情感目标: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点 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和人的密切关系,并能以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 二、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水与生命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 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水与生命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 教学难点,我确定以

16、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法有别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 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 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四、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模式 1、结构 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数据显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 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 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 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