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5003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碧石 模拟第7章(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反馈放大电路 7.1 反馈的概念 7.1.1反馈的基本概念 在某系统中,输出回路的某一(电)量,通过某种方式,对输入 回路进行反作用,这样的连接方式称为反馈。 将电路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网络),再返送到输入电路,并对输入造成影响,这就是反馈。 把系统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过反馈机构反过来送回到它的输入端,与原来的输入量共同控制该系统,这种联接方式称为反馈(feedback)。 在许多实际的物理系统中,都存在着某种类型的反馈。虽然反馈理论首先是在电子领域中产生的,但事实上,反馈概念和理论已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超越了工程领域,如生物反馈等。在电子电路中,反馈现

2、象是普遍存在的,以外在的或隐含的方式出现。,反馈的形式及其判别 电路中的反馈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正反馈和负反馈 由于反馈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被送回到输入端,得到反馈信号,它与原输入信号共同控制放大器,因此必然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受到影响,其放大倍数也将改变。根据反馈影响(即反馈性质)的不同,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类。如果反馈信号加强输入信号,即在输入信号不变时输出信号比没有反馈时变大,导致放大倍数增大,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即在输入信号不变时输出信号比没有反馈时变小,导致放大倍数减小,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判别反馈的性质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

3、对地有一正向的变化,即瞬时电位升高(用“”表示),瞬时极性用“()”表示;然后按照信号先放大后反馈的传输途径,根据放大器在中频区有关电压的相位关系,依此得到各级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瞬间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即极性是()还是(),最后推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从而判断反馈信号是加强还是削弱输入信号,加强的(即净输入信号增大)为正反馈,削弱的(即输入信号减小)为负反馈。,(判断举例),本级反馈或局部反馈 级间反馈 本级负反馈只改善本级放大器的性能, 而级间负反馈可改善多级放大器的性能。 本章主要讨论级间反馈。,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分析信号瞬时极性变化是在中频区进行的,所以应不考虑耦合元件产

4、生的附加效应,即大电容视为短路,小电容视为开路等; 第二,引入反馈(正反馈或负反馈)并没有改变放大器的本身的极性,故反相输入端仍与本级的输出反相,同相亦然。,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如上所述,如果反馈回来的信号是直流量,则为直流反馈;如果反馈回来的信号是交流量,则为交流反馈。直流负反馈多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馈则用于改善放大器的性能。此外,如果反馈回来的信号既有交流分量、又有直流分量,则同时存在交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可以通过观察反馈信号是直流量还是交流量来判断,也可以画出反馈放大器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来判断。,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根据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连接方式的不同,

5、反馈放大器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如果在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如果基本放大器(一部分或全部)和反馈网络并联,则反馈信号xf与输出电压uo成正比,或者说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称为电压采样),这种方式称为电压反馈,如图(a)所示。 如果在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基本上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串联,则反馈信号x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或者说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称为电流采样),这种方式称为电流反馈,如图(b)所示。,判断电压反馈的电流反馈可采用短路法。 例如,图(左图)中,若把RL短路,这时ioic仍在Re上形成反馈电压,故为电流反馈。图(右图)中基把RL短路,这时Rf接在反相输入端与在之间,不构成反馈通路,反

6、馈就不存在了,故为电压反馈。,4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根据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连接方式的不同,反馈放大器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a)串联反馈 (b)并联反馈,如果在输入端,如果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串联,即反馈电压uf与输入电压ui共同作用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在负反馈时使净输入电压ui uiuf变小(称为电压比较),这种方式称为串联反馈,如图(a)所示; 如果在输入端,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并联,即反馈电流if与输入电流ii共同作用于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在负反馈时使净输入电流iiiiif变小(称为电流比较),这种方式称为并联反馈,如图(b)所示。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很容易直接从电路中判

7、断别出来。事实上,串联负反馈适于用电压比较的方式来反映反馈对输入信号的影响,即输入信号反馈信号是以电压相减的形式出现:uIufui ; 而并联负反馈则适用于用电流比较的形式来反映反馈对输入信号的影响,即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是以电流相减的形式出现: iiifii 。,(判断举例) 图(a)为并联负反馈放大器。图(b)为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仔细观察图 (a)、(b),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如果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到放大器两个不同的输入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可以看成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如果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都加到放大器的同一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a)并联反馈 (b)串联反馈,由于

8、串联负反馈的uiuiuf ,故当输入电压ui一定时,若反馈越强,uf也越大,则净输入电压ui就越小。显然,若信号源为一恒流源,由图(a)可知,此时ui与uf无关,反馈不起作用;而当信号源为一恒压源时(图中Rs0),uius ,反馈的影响最大。换言之,信号源的内阻越小,串联负反馈的作用就越强,即串联负反馈宜采用电压源作为激励信号源。 由于并联负反馈的iiiiif ,故当输入电流ii一定时,若反馈越强if也越大,则净输入电流ii就越小,显然,若信号源为一恒压源,由图(b)可知,此时ii与if无关,反馈不起作用;而当信号源为一恒流源时,(图中Rs), iiis ,反馈的影响最大。换言之,信号源的内阻

9、越大,并联负反馈就越强,即并联负反馈宜采用电流源作为激励信号源。,7.1.2反馈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器的方框图,基本放大器为正向传输,即净输入信号只通过基本放大器到达输出端而得到输出信号,反馈网络为反向传输,即输出信号只通过反馈网络到达输入端而得到反馈信号。上述两点称为单向化条件。在实际电路中,由于基本放大器的寄生反馈和反馈网络的直通作用很小可忽略,所以单向化条件可近似成立。,基本关系: 净输入信号 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闭环放大倍数 对于不同的组态的负反馈, 和 有四种表示形式,故 与 一样,也有四种表示形式。(见表4.2.1),负反馈放大器的方框图,有时还要用到闭环源放大倍数(闭环增

10、益),它定义为 也有四种表示形式,对于电压并联负反馈, ;对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对于电流并联负反馈, ;对于电流串联负反馈, 。由于串联负反馈希望信号源内阻 Rs小,理想情况下Rs=0,故这时 即 , )。而对于并联负反馈,要求Rs大,故经常用到 ( 和 )。式是负反馈放大器的重要关系式。 该式表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为不引入反馈时开环放大倍数的1(1 )倍。 (1 )是衡量反馈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量,称为反馈深度D。 不同组态反馈的意义及表达式见表4.2.1,7.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根据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在输出、输入端连接方式的不同,负反馈放大器可以分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1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四种组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如图所示。 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 输入端:串联连接,即输入端为电压比较; 输出端:并联连接,即输出端为电压采样。,输出量:输出电压uo; 输入量:输入电压ui ; 反馈量:反馈电压uf ; 净输入量:净输入电压ui 。 因此,定义基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电压放大倍数(电压增益,无量纲)。 而反馈系数 (无量纲)。,在ui一定时,若由于RL减小使输出电压uo(指幅值,下同)下降,则有下述自动调整过程: 其结果使输出电压趋于稳定,即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特点。

12、 显然,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信号源应为电压源。,2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如图所示。其中A为基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F为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 输入端:并联连接,即输入端为电流比较; 输出端:并联连接,即输出端为电压采样。,输出量:输出电压uo; 输入量:输入电流ii; 反馈量:反馈电流if ; 净输入量:净输入电流ii 。 因此,定义基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互阻放大倍数(互阻增益),它具有电阻量纲。 而反馈系数 , 它具有电导量纲,在ii一定时,若由于RL减小使输出电压uo(指幅值,下同)下降,则有下述自动调整过程: 其结果使输出电压趋于稳定, 即电

13、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具 有稳定输出电压的特点。 显然,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的信号源应为电流源。,3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如图所示。 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 输入端:并联连接,即输入端为电流比较; 输出端:串联连接,即输出端为电流采样。,输出量:输出电流io ; 输入量:输入电流ii; 反馈量:反馈电流if ; 净输入量:净输入电流ii 。 因此,定义基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电流放大倍数(电流增益,无量纲)。 而反馈系数 (无量纲)。,在ii一定时,若由于RL增大使输出电流io(指幅值,下同)下降,则有下述自动调整过程: 其结果使输出电流趋于 稳定,即电流并联负反 馈放大器具

14、有稳定输出 电流的特点。 显然,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的信号源应为电流源。,4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如图所示。 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 输入端:串联连接,即输入端为电压比较; 输出端:串联连接,即输出端为电流采样。,输出量:输出电流io; 输入量:输入电压ui ; 反馈量:反馈电压uf ; 净输入量:净输入电压ui 。 因此,定义基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互导放大倍数(互导电压增益,电导量纲)。 而反馈系数 (电阻量纲)。,在ui一定时,若由于RL增大使输出电流io(指幅值)下降,则有下述自动调整过程: 其结果使输出电流趋于稳 定,即电流串联负反馈放 大器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

15、特点。 显然,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的信号源应为电压源。,综上所述, 凡是电压负反馈都能稳定输出电压, 凡是电流负反馈都能稳定输出电流, 即负反馈具有稳定被采样的输出量的作用。,例 试分析如图所示放大电路对交流信号引入反馈的性质和组态。,由式 可以得到: (1)若1 1,则 ,即放大器引入反馈后放大倍数下降,说明电路引入的是负反馈。 (2)若1 1,则,满足1 1条件的负反馈,称为深度负反馈。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放大倍数只取决于反馈系数,而与基本放大器几乎无关。,(3)若1 1,则 ,即放大器引入反馈后放大倍数增大,说明电路引入的是正反馈。 (4)若1 =0,则 ,此时因 ,则 ,即 ,表明放大器虽然没有输入信号,也有信号输出,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激振荡,发生自激振荡时,放大器变成振荡器,失去了放大作用,应当加以避免。,7.3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虽然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却从多方面改善了放大器的性能,如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扩展频带,改变输入、输出电阻等,下面分别加以讨论。,7.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