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8944572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64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讲义教育法律法规(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法律法规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工作方针总的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

2、重点。3.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区域公平正确答案A4.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

3、量的根本标准。【例题】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A.提高质量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正确答案A一、战略目标总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例题】国家中长期教

4、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正确答案A【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A.60%B.70%C.80%D.90%正确答案D【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A.30%B.40%C.50%D.60%正确答案B【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年。A.13B.13.5C.14D.1.6正确答案B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是()

6、。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B.基本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C.全面实施素质教育D.优质教育资源总重不断扩大正确答案D【例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规划纲要(20102020),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不合理的是()。A.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C.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D.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正确答案A二、战略主题总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

7、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题】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A.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B.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D.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正确答案A1.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3.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

8、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视()教育。A.03岁婴幼儿B.25岁幼儿C.36岁儿童D.47岁学龄前儿童正确答案A【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年教育。A.三、二、一B.一、二、三C.二、三、一D.一、三、二正确答案B二、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一、巩固提高九年

9、义务教育水平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2.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河北2013下中综纲要单选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是()。A.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B.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C.以生

10、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主D.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主正确答案B【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A.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B.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辅C.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辅D.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辅正确答案A3.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4.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

11、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1.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2.加快缩小城乡差距。3.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三、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1.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2.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3.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4.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12、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6.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例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可以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A.修改课程方案B.调整教材内容C.改进教学方法D.减少考试次数正确答案A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

13、.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

14、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一、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二、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三、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2.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