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4474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空间设计-电子教案-刘莉 模块二(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内空间设计,目 录,1,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的关系,2,室内空间划分与组织,3,室内各界面的造型设计,4,项目任务:单元式办公空间设计,1,课题2.1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人体工程学含义、内容及应用;了解在设计空间中家具及各种设施的尺寸;了解在室内设计时,色彩、造型、材质这些涉及人体生理感受、心理感受,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感受。根据人的需求、行为规律、活动特点、心理反应和变化等进行空间的构思,设计创造出人性的空间,以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 学习任务 (1)人体工程学含义、内容及应用 (2)设计空间中家具及各种设施的尺寸要求 (3)室内设计

2、时,色彩、造型、材质这些涉及人体生理感受、心理感受,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感受 (4)人的需求、行为规律、活动特点、心理反应和变化对空间的要求 任务分析 人体工程学包含了室内空间设计的含义、内容及应用,是室内空间设计基础的内容。这些基础性内容为后续内容的研究及实训环节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2.1.1人体工学与室内空间设计及应用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种产品及设计在“方便”、“舒适”、“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与人体工程学息息相关。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3、)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又叫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效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1.1.1 尺寸 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室内中各物体的大小、空间尺寸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先确定设计空间中各部分尺寸的大小才能正确的设计室内空间中家具、设施的大小。而在设计空间中家具及各种设施的尺寸时,人体测量数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1.2色彩、造型、材质 在室内设计时,色彩、造型、材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涉及人体生理感受、心理感受,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感受。,2.1.1.3活动空间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人体的活动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人体的活动空间除了

4、在人体生理方面必须具备的空间外,还有人体在心理上必须具备的空间。人体生理上必须具备的空间,是保证人体活动的必须空间。比如在卧室中就必须在床的两侧各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方便用户上下床及整理床铺,并且必须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留出用户进出室内及在室内中活动的必须空间。,2.1.1.4人体作业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为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人体动作域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它可以用于确定空间中各种工作台面的大小、高低;各种贮存家具的放置及安装位置;各种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等等。再有,在各种空间中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如开关、拉手、扶手的高度,

5、都与人体的动作域有关。,2.1.2行为心理学与室内空间设计 2.1.2.1人的生活与空间 人们每天都要展开和进行自身的各种行为:早上起来洗漱、梳妆、早餐、上班、上学,有开车的、骑自行车的、走路的。似乎每个人行为活动各不相同无规律可言然而仔细分析和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规律性。,2.1.2.2人的行为与空间的设计 空间是服务于人的。建筑空间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场所,没有特定的环境与场所,人的许多行为也就不会发生,同时,人的行为也影响着空间的设计。 2.1.2.3基于人的行为模式设计空间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模式有三种:一是必要性行为,指带有功利性的,有直接目标的行为:

6、二是自主性行为,指自发的、随机选择的行为,有相当的随意性:三是社会性行为。,2.1.2.3基于人的行为模式设计空间 人对空间环境的一些基础性的心理需求,如开敞感、封闭感、舒适感、可识别性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是我们在设计之初能够预见到的,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是我们在设计空间时必须认真考虑的: (1)领域意识与人际距离 (2)安全性和依靠感 (3)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4)参与与交往愿望 (5)从众心理 (6)喜新、求异心理,2.1.3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

7、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2.1.3.1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

8、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2.1.3.2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3)依托的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2.1.3.3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

9、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 (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既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作为使用者的人的个性

10、对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适当地动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对个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意义上的“制约”,在设计中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2,课题2.2室内空间划分与组织,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室内空间概念;熟练掌握室内空间形式与构成;了解室内空间组合与分割;了解室内空间序列与设计手法 学习任务 (1) 室内空间概念 (2)室内空间形式与构成 (3)室内空间组合与分割 (4)室内空间序列与设计手法 任务分析 室内空间形式与构成、室内空间组合与分割和室内空间序列与设计手法是是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之上的空间设计中形式应用,可以引导学

11、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形式。,2.2.1室内空间概念 2.2.1.1室内空间概念 空间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物体都占有着一定的空间。惟有人类才是真正有意识、有目的的空间创造者。早在人类的原始社会,人类为适应其生存环境,维护其生存的利益,就采用“穴居而野处“的方式,构建了人类最初的建筑室内形式。 中国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这样阐述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意说明了就建筑来说,人们围合、构建建筑空间的目的在于利用其空间本身。,2.2.1.2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建筑空间的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的多重性和多义性决定了它的存在形式和命名的多种类型。

12、从不同角度为建筑空间称为建筑空间的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 室内空间是指被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同时围合而成的建筑内部空间;室外空间是指仅有底界面,侧界面围合形成的建筑外部空间,如天井、庭院、广场等。 由此可见,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顶界面。 室内空间是有限的,这是相对自然空间而言。室内空间作为组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有序进行的物质产品,其与众多人工物质因素如室内围护结构(顶棚、墙面、地面)、家具、灯光及陈设、设施等产生关系。由室内空间中的形式、照明、采光、家具、陈设、装饰等诸因素构成的室内空间形象,其相对室外空间而言,予以室内空间中的主体人在心理、生理上的感受力更为强烈。因此室

13、内空间具有贴近性、人工性、局限性、确定性、封闭性、隔离性等特点。,2.2.1.2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室外空间是无限的,这是相对于建筑物而言。室外空间包括了人类居住、工作、游乐等场所及这些场所所在的自然环境。室外空间基本上是由各类建筑物组成,其更多地同大自然的天空、阳光、山水、树木花草等产生关系。因此室外空间具有自然性、开放性、开敞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对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划分,是为了区分建筑空间的不同层次,更有效地创造积极、开放的室内空间环境及完整、和谐的并与环境融合的建筑空间形象。 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是一个统一联系体。室外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反映,室内空间又是构成室外空间的手段。现代室

14、内设计十分注重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交融。现代科学技术亦为扩大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实现室内空间“室外化“,最终达到调适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目的,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和现实性,同时在具体设计手法上也开辟了广泛的途径。,2.2.2室内空间形式与构成 2.2.2.1重复与渐变 重复,即是以不分主攻关系的相同形象颜色、位置距离做反复并置排列。以一种形象做左右或上下反复并置称为二方连续式。上下左右同时反复并置,称为四方连续式。重复并置的特点具有单纯、清晰、连续平和无限之感。但有时因为过分的统一,也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2.2.2.1重复与渐变 渐变含有渐层变化的阶梯状特点或渐次递增、或逐次减少。,2.2.

15、2.2对称与均衡 对称即在画面中心画一条直线 以这条直线为轴,其上下或左右对称称为对称,或称均齐。对称具有定的规律性,是统一的、正面的、偶数的、对生的。在办公空间中,对称的手法常被采用,是种较好的陈列形式,有庄重、大方、稳定之感。,2.2.2.2对称与均衡 均衡,即在无形轴的左右或上下各方的形象不是完全相同,但从两者形体的质与量等确有雷同的感觉。均衡富有变化,具有一种活泼感,是侧面的、奇数的、互生的、不规则的。在办公空间中,常常把支持点偏放在焦点之上,距离中心点较远方陈列物品较多较近一方陈列物品较少,但在感觉上却能获得平衡。,2.2.2.3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变化) 调和,是把两个相同性质不同量

16、的物体,或把两种不同性质但相近似的物体并置在一起,给人以融合统一的舒适感觉。在艺术表现形式中,常常体现在形的统一、色的统一、主调的统一。,2.2.2.3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变化) 对比,是当两种物体并置在一起时,其形象感觉既不相同,又不相近,有明显的差异,形成明显的对照。在办公空间艺术形式中通常表现为形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虚实、肌理等方面的对比。适度的对比会给人以“万绿丛中一点红”那样的愉悦美感。 在办公空间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其主题与整体结构的需要侧重调和给人以舒适统一的感觉或充分运用对比造成生动活泼新奇动人的最佳传播效果。,2.2.2.4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在一个形体之内将其各部分关系安排得体如大小高低、长短宽窄等形成合理尺度关系。 尺度则指标准是设计中的计量、评价等的基准。换言之尺度是设计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尺寸或人的某种特定标准问的计量关系。完美的设计形式离不开协调匀称的比例尺度。办公空间设计中常用的比例主要有黄金分割比和数列比。,2.2.2.4比例与尺度 (1)黄金分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