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4292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佟震亚 杨风暴 第10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广域网和异步传输模式(ATM),10.1 X.25分组交换网协议 10.2 帧 中 继 10.3 异步传输模式(ATM) 10.4 我国的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简介,10.1 X.25分组交换网协议,图10.1 X.25与OSI的对应关系,10.1.1 X.25的分组格式,图10.2 X.25控制分组格式,图10.3 X.25数据分组格式,表10.1 X.25控制分组的类型举例,:有效, P:捎带, S:序号, M:待续位,1控制分组 2数据分组,图10.4 呼叫请求包格式,10.1.2 X.25的呼叫服务过程,10.2 帧 中 继,10.2.1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正是利用

2、光缆链路低误码率这一优点,力求减少每个节点上的处理时间,每接收到一个帧时,只需检测到目标地址,就立即进行暂存、转发,只要没有检测到错误就继续接收、转发下一帧。,图10.5 一般分组交换与帧中继差错控制能力的比较,10.2.2 帧中继的帧格式和拥塞控制,图10.6 帧中继的帧格式,其中各个字段的定义说明如下。 (1)标志位: (2)信息段: (3)FCS: (4)地址字段: (5)C/R:,(6)地址扩展位(Extended Address,EA) (7)向前显式拥塞控制位(For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FECN):,(8)向后显式拥塞控制位(

3、Back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BECN): (9)丢弃资格(Discard Eligibility,DE):,10.2.3 帧中继的连接和工作过程,图10.7 帧中继网络工作过程,10.2.4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1丢弃帧 2拥塞避免,图10.8 帧中继网络示意图,表10.2 4种设置状态,(1)当AB和BA两个方向都没有拥塞时,则BECN与FECN都设置为0; (2)当AB和BA两个方向都发生拥塞时,则BECN与FECN都设置为1;,(3)当AB方向发生拥塞时,相当于A为源端,B为目标端,则在AB方向上BECN1,FECN0,在BA方向上B

4、ECN0,FECN1;,(4)当BA方向发生拥塞时,相当于B为源端,A为目标端,则在AB方向上BECN0,FECN1,在BA方向上BECN1,FECN0。,10.3 异步传输模式(ATM),10.3.1 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 1ISDN的综合性 2ISDN的经济性 3ISDN的发展,10.3.2 ATM的基本特征 1固定长度的ATM信元 2面向连接的传输 3动态分配带宽 4QoS保证,图10.9 ATM协议参考模型,10.3.4 用户平面 1高层 2ATM适配层(AAL层),图10.10 AAL1 SAR-PDU格式,(1)AAL1:,(2)AAL2: (3)AAL3/4:,图1

5、0.11 FEC的数据格式,(4)AAL5:,图10.12 AAL3/4格式图,3ATM层 (1)一般流量控制(Generic Flow Control,GFC): (2)虚路径标识符(VPI)和虚通道标识符(VCI):,(3)净荷类型(Payload Type Identifier,PTI): (4)优先丢弃位(Cell Loss Priority,CLP): (5)信元头差错控制(Header Error Control,HEC),图10.13 UNI和NNI上的信元头格式,4物理层 (1)TC子层: 信元速率适配: 信元边界确定: HEC生成校验和 (2)PMD子层:,图10.14 信元

6、定界算法示意图,10.3.5 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 1控制平面 2管理平面,10.3.6 ATM交换 1ATM连接和VP/VC交换 2ATM交换原理,图10.15 VPC和VCC的构成,10.4 我国的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简介,10.4.1 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10.4.2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10.4.3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1用户环路系统 用户接入DDN网一般有以下3种方式。, 四线全双工基带传输:适合于距离较短,传输速率较高的场合。 二线全双工基带传输:适合于距节点较远的用户。 模拟传输方式:是前两种的补充,具有模拟传输的固有缺陷,应避免使用。,2数字通道 3DDN节点 4网络管理 5DDN网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