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3497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与信号分析 第6章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整机装配工艺,6.1 装配工艺概述,6.1.1 电子整机结构特点 6.1.2 电子整机装配的工艺原则 和基本要求,6.1.1 电子整机结构特点,电子整机装配要经过多道工序,安装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 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是:牢固可靠,必须保证安全使用;不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不碰伤面板、机壳表面的涂敷层,保护产品的外观;不破坏整机的绝缘性;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正确,特别是电源线或高压线一定要连接可靠;确保产品各项电气性能的稳定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此外,操作者还必须遵守有关基本工艺守则,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规定进行工序操作。,6.

2、2 总装前准备工序中的加工工艺,6.2.1 元器件的分类和筛选 6.2.2 元器件引线成形 6.2.3 普通导线和屏蔽导线的端头处理 6.2.4 电缆的加工 6.2.5 线扎成形加工 6.2.6 印制电路板的加工,6.2.1 元器件的分类和筛选,由于电子整机功能的增强,其电路越 来越复杂,使用的元器件数量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因此装配前对所装 元器件进行检测、筛选,是保证装配顺利 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元器件的检测主要是采用外观质检的方法,检查元器件的型号、规格、供货单位及产品质量等是否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以发现元器件的缺陷及采购、运输过程中的某些失误。如对半导体集成电路采用显微镜、

3、红外线或X射线检查芯片,用检漏仪鉴定器件的密封性能,剔除有缺陷的器件。,一、器件的检测,二、器件老化筛选,元器件装入整机电路前要进行老化处理,剔除不合格品。是确保整机可靠性的重要工艺措施。 元器件老化筛选是利用各种外加应力,激发隐藏于元器件的潜在缺陷,加速其暴露,使其提前失效,是一种淘汰有“隐患”元器件的一种手段,可为整机装配所需元器件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6.2.2 元器件引线成形,一、元器件引线的加工方法和要求 二、器件引线的加工方法 三、元器件引线的加工基本要求,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在装联前对元器件的引线进行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为便于大量生产,保证元件引线产生的分布电感和电容等参

4、数的一致性,也必须对引线进行专业加工。 元器件引线成形有利于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使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整齐美观。在自动化焊接时可以避免元器件脱落、虚焊、减少元器件的热损坏,还可以起到防振、防变形、提高整机的可靠性的作用。,一、元器件引线的加工方法和要求,二、器件引线的加工方法,1、引出线的校直 引线用无刻纹尖头钳、平口钳或镊子进行的简易手工校直,或使用专用设备校直。在校直过程中,不可用力拉扭元器件线出线。校直后的元器件不允许有伤痕。,2、折弯成型元器件 折弯成型元器件需要折弯时,尺寸应符合工艺要求,可用手工和专用模具折弯,为防止元器件根部损伤,折弯时应离根部至少2mm,其折弯半径不得

5、少于1.5 mm。,3、元器件引线成形期间的标志注意 事项 元器件引线成形期间要注意保持成形后元器件型号、规格、标记朝向最易查看的位置,以便于检查与维修。,对于手工插装和手工焊接元器件,一般把引线加工为如图所示的形状。 对于采用自动焊接的元器件,最好把引线加工成如图所示形状。 集成电路引脚一般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成形。对于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引脚之间距离可利用平整的台面或其边缘来手工调整。,三、元器件引线的加工基本要求,6.2.3 普通导线和屏蔽导线的端头处理,凡有电子元件存在的部位都有导线的连接。 一、普通导线的型号和命名 二、普通导线端头的加工方法和要求,导线型号的组成 导线的牌号有时用其中一

6、部分组成或加进表征特性的内容如: FVN尼龙护套聚氯乙烯航空线。 AF 25耐温250氟塑料安装线。,一、普通导线的型号和命名,常用导线的牌号与用途,正确的导线加工,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装联工作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般的塑料导线按下列工序加工:下料、剥头、捻头(多股芯线)、浸锡、清洗和标记。,二、普通导线端头的加工方法和要求,一、电缆的基本知识. 二、电缆的加工方法 三、高频电缆的典型加工工艺 四、屏蔽导线的端头加工,6.2.4 电缆的加工,一、电缆的基本知识,电缆的基本功能和导线类似,用以传输电能和电信号。但电缆的结构和导线不同。它有较好的高频特性、绝缘性能和化学防护性能。为适应连接

7、上的需要,电缆端头多数要用专用零件和专用插头进行连接,故在设备中成为独立的构件或套件。因此,电缆加工包括装配和焊接等内容,比一般导线加工要复杂得多。,(一)高频电缆的加工方法 (二)高压电缆的加工 (三)多芯电缆的加工 (四)软性导线的加工,二、电缆的加工方法,(一)高频电缆的加工方法,通常的高频电缆由高频插头座和同轴射频电缆两部分组成。 (1)屏蔽层用钩沓方式与地相接。外部连接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种为屏蔽层直接焊在有弹性的外壳端面上;另一种是屏蔽层直接焊在衬套螺母上。 (2)屏蔽层用机械压紧的方式与壳体相边。,(二)高压电缆的加工,将高压导线焊接至高压插头之前,必须先对高压导线的绝缘端头进行修

8、剥绞合、浸锡等处理。高压导线,常用细棉纱线或用聚氯粘带卷缠使之毛口封结。 具体的装联程序和方法取决于高压插头座都是非标准件,结构差异大。,(三)多芯电缆的加工,多芯电缆线的装联过程与高频电缆、高压电缆大体相似,但端头修整和焊接导线的数量多一些。焊接时应注意导线的接头号,焊接的顺序应合理,焊完后应检查接线的正确性。,(四)软性导线的加工,软性导线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多芯带状电缆,它具有柔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印刷板与外电路的电气连接。 1、软性电缆的结构 2、规格 3、软性电缆端头的接出处理,三、高频电缆的典型加工工艺,电缆加工方式常常采用手工与少量的 专用夹具和工装相结合的方法。一

9、般可按下列五 个工序进行: 1、切料 2、端头修整 3、端头装接 4、测量 5、标记,四、屏蔽导线的端头加工,屏蔽导线是多股镀锡的细铜丝编织的套状导线。屏蔽套可以防止外界静电场的干扰。屏蔽导线的端头加工方法和步骤如下: 1屏蔽套内拉出绝缘导线 2不接地屏蔽层的紧固方法 3一般情况下,屏蔽导线的屏蔽层应两端分别就近接地,长度在200以下的屏蔽导线可以一端接地,但要保证可靠。,6.2.5 线扎成形加工,整机装配中的线扎可分为软线扎和硬线扎两种。 线扎加工步骤为: 1、剪裁 2、线头加工 3、制作导线标记 4、制作配线板 5、排线 6、线绳捆扎中几种结点的打法 7、捆扎,1、剪裁,按工艺文件接线表中

10、规定的导线规格和尺寸剪裁导线。,2、线头加工,按前述绝缘导线加工要求,将导线进行剥头、捻线、预焊等工艺处理。,3、制作导线标记,为了区分线扎中的每根导线,方便安装、调试及维修,给每根导线做标记是不可缺少的。标记一般打在导线端头820处。常用标记方法有3种 : (1)印字标记 (2)用标记套管 (3)色环标记,4、制作配线板,配线板的制作如图所示。将1:1的配线图样贴在木板上,制成样板。在走线拐弯处和交叉点上钉上无帽的铁钉,铁钉入板深度为815(线扎直径较大时,应钉得深些),再在铁钉上套一段聚氯乙烯套管,以便扎线。,5、排线,在配线板上,根据接线图和接线表排列放置导线。排线时,线扎拐弯处的半径应

11、比线扎大两倍以上;屏蔽导线尽量放在下面,粗硬导线放中间,细软导线放外围;先排短导线,后排长导线;输入和输出线、电源和信号线不要扎在一起,如必须排在一起,则应使用屏蔽线;靠近高温热源的线扎,应采取隔热措施,以免破坏导线绝缘层;高频导线不能扎成扎,走向尽可能垂直,不要平行放置;线扎内应留的适量的备用导线,每一线扎内至少要留有两根备用导线,备用导线应为线扎中长度最长、线径最粗的导线,以便于更换。 操作中导线较多不易放齐时,可先用细导线临时捆扎,待所有导线排完捆扎后拆除。,6、线绳捆扎中几种结点的打法,导线通常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捆扎成形: (1)线绳绑扎 (2)粘结 (3)套管 (4)线扎搭扣,7、捆扎

12、,绑扎线绳常用上蜡的棉线、亚麻线、尼龙线等,上蜡的作用是增加绑扎线绳的涩性,使线扣不易松脱。用绑扎线绳加工线扎的常用方法有: (1)连续结 (2)点结,6.2.6 印制电路板的加工,手工自制印制电路板的方法有:刀刻法、腐 蚀法等。下面是用腐蚀法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的 具体操作步骤,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减成法制作: (1)清洁铜箔 (2)复写图形 (3)涂保护层 (4)腐蚀加工 (5)定位钻孔 (6)涂助焊剂,6.3 总装前部件加工工艺,6.3.1 印制电路板装配工艺 6.3.2 其他部件的装配工艺,6.3.1 印制电路板装配工艺,是电子整机装配的关键部件的装配, 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电路性能

13、 和安全使用性能。 印制电路板装配主要包括把元件插入 印制电路板以及焊接两道工序。 1、印制电路板装配的工艺流程 2、元器件的安装方法,1、印制电路板装配的工艺流程,印制电路板装配依据元件的引脚不同,有两种 装配技术:通孔插装技术(THC)和表面安装技术 (SMT)。 (1)大部分元器件由机器自动插装、自动焊接,这种形式适用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 (2)手工插装、自动焊接,其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较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手工插装、手工焊接,每个工位只负责装配几个元件,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小批量生产。,2、元器件的安装方法,元器件的安装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贴板安装 (2)悬空安装 (3

14、)垂直安装 (4)埋头安装(嵌入式安装) (5)有高度限制的安装 (6)支架固定安装,6.3.2 其他部件的装配工艺,1、散热器件的装配 2、紧固件的连接装配,1、散热器件的装配,常见的晶体三极管管散热器及其装配工艺 : (1)晶体三极管散热器基本原理 (2)晶体三极管散热器的类型 A、铝形材型散热器 B、叉指型散热器 C、辐射状型散热器 D、针状型散热器,2、紧固件的连接装配,在整机机械装配中常见有螺装、铆装、胶装 (粘接)、卡装、销装和键装等连接。 (1)螺装 螺装是螺纹连接方式的简称,属可拆卸的固定 连接 (2)铆装 通过机械方法,用铆钉将零件、部件连接起 来的操作过程称为铆接。它有冷铆

15、和热铆两种方 法。,6.4 整机总装工艺,6.4.1 整机总装的工艺流程和原则 6.4.2 总装操作对整机性能的影响,6.4.1 整机总装的工艺流程和原则,整机总装应包括电气装配和结构安装两大部分,电子整机产品是以电气装配为主,以其印制电路板组件为中心进行焊接和装配的。,1、零件、部件的配套准备,电子整机产品在总装之前,应对装配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装配件(包括单元电路板)和紧固件等从数量的配套和质量的合格两方面进行检查和准备,并准备好整机装配与调试中的各种工艺文件,以及装配所需要的仪器设备。,2、整机装配,整机装配是将合格的单元功能电路板及其他零部件,通过螺装、铆装和粘装等工艺,安装在规定的位置

16、上,在整机装配过程中,各工序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应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并在装配过程的一定阶段设置相应的专检工序,分段把好装配质量关,以提高整机生产的一次合格率。,3、整机调试,整机调试包括调整和测试两部分工作,即对整机内可调部分(如可调元器件及机械传动部分)进行调整,并对整机的电气性能进行调试。各类电子整机在装配完成后,进行电路性能指标的初步调试,调试合格后再将面板、机壳等部件进行合拢总装。,4、整机检验,整机检验应按照产品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检验整机的各种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外观等。通常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对总装的各种零部件的检验 (2)工序间的检验 (3)电子整机产品的综合检验,5、包装,包装是电子整机产品总装过程中起保护产品、美化产品及促进销售的重要环节。电子整机产品的包装,通常着重于方便运输和储存两个方面。,6、入库或出厂,合格的电子整机产品经过合格的包装,就可以入库储存或直接出厂运往需求部门,从而完成整个总装过程。,6.4.2 总装操作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电子设备的质量好坏,与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