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2082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捷 杨绪业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2.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2.1.1电路的组成 2.1.2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1.3共发射极电路图解分析法 2.1.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2.1.1电路的组成,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如图2-1所示。,图2-1共发射极电压放大电路,2.1.2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图2-1(b)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分别如图2-2所示。 将图2-1(b)所示电路中的两个电容断开,便得到它的直流通路。 在其交流通路中的直流电源相当于短路,故集电极电阻并联在三极管的c-e之间。,图2-2电容耦合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2.1.3共发射极电路图解分析法,

2、图解法的分析步骤是:在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上,画出输入信号的波形,根据输入信号波形的变化情况,在输出特性曲线相应的地方画出输出信号的波形,并分析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在形状、幅度、相位等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3所示。 图2-3(a)所示为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入信号的波形,图2-3(b)所示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图2-3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及波形,1. 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2. 输出信号波形分析,图2-4电容耦合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当放大器的工作点选得太低或太高时,放大器将不能对输入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3. 波形失真的类型,图2-5所示为工作点太低时的截止失

3、真的图解分析。,(1) 截止失真,图2-5截止失真的图解分析,图2-6所示为工作点太高时的饱和失真的图解分析。,(2) 饱和失真,图2-6饱和失真的图解分析,2.1.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图2-7(a)所示为折线化的输入特性,图2-7(b)所示为直流模型。,图2-7三极管的直流模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指的是,在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器所处的状态。 当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器各部分的电参数都保持不变,电容器两端的电路互不影响,相当于电容器断路,由此可得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的直流通路如图2-8(b)所示。 图2-8(c)所示为交流等效电路。,1. 放大器的静态分析,图2-8共射极放大电路和它的直流通路与交流

4、等效电路,2. 放大器的动态分析,因动态分析是计算放大器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所以计算动态分析的电路是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由原电路画微变等效电路的方法如下: 将电路中的三极管画成图2-8(b)所示的微变等效电路; 因电容对交流信号而言相当于短路,用导线将电容器短路;, 因直流电源对交流信号而言可等效成一个电容,所以直流电源对交流信号也是短路的,用导线将图中的+VCC点与接地点相连。 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对原电路进行处理后,再整理电路,可将微变等效电路整理成便于计算的电路图,如图2-8(c)所示。,由式(2-8)可见,要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大小,还必须知道电阻rbe。rbe是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的

5、输入电阻,计算rbe的电路如图2-9所示,计算rbe的公式为 (2-9),图2-9三极管等效电路,【例2-1】在图2-1(b)所示的电路中,已知VCC6V,Rb150k,50,RCRL2k,RS200,求: (1)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Q; (2)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源电压放大倍数的值; (3) 若Rb改成50,再计算(1)、(2)的值。,由此可得结论:进行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计算时,若VCEQ的结果为负数,说明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 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时不必进行动态分析的数值计算。,【例2-2】用万用表测得放大电路中三只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图2-10所示,请在圆圈中画出三极管的类型

6、。,图2-10例2-2题图,解图2-10(a)所示的最低电位点是0V,最高电位点是6V,中间电位点是0.7V,说明该三极管的电流是从6V点往0.7V点流,再流向0V电位点,所以0.7V点所在的管脚内部是P型半导体,另外两个引脚是N型半导体,说明该三极管是NPN硅管。 在电路中NPN硅管发射极的电位最低,所以0电位点是发射极e,6V点是集电极c,0.7V点是基极b。,图2-10(b)所示的最低电位点是-6V,最高电位点是0V,中间电位点是-0.2V,说明该三极管的电流是从0电位点往-0.2V点流,再流向-6V点,所以-0.2V点的管脚内部是N型半导体,另外两个就是P型半导体,说明该三极管是PNP

7、锗管。 在电路中,PNP管发射极的电位最高,所以0电位点是发射极e,-6V点是集电极c,-0.2V点是基极b。,图2-10(c)所示的最低电位点是-5V,最高电位点是0V,中间电位点是-4.3V,说明该三极管的电流是从0电位点往-4.3V点流,再流向-5V点,与图2-10(a)一样,它是NPN硅管,在电路中NPN硅管发射极的电位最低,所以-5V点是发射极e,-4.3V点是基极b,0电位点是集电极c。 三只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排列如图2-11所示。,图2-11例2-2题解图,2.2放大电路的分析,2.2.1稳定工作点的必要性 2.2.2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 2.2.3复合管放大电路,2.2.1稳定

8、工作点的必要性,图2-1所示的电压放大器电路结构虽然简单,但工作点不稳定。 工作点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过程是:当温度T上升时,本征半导体的本征激发现象加强,基极电流BQ将上升,引起集电极电流CQ也上升;集电极电流CQ上升,将引起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VCEQ下降。,图2-12工作点变化的流程图,这种变化的过程可用图2-12所示的流程图来表示。 图2-12中的符号“”表示上升,符号“”表示引起,符号“”表示下降。,2.2.2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1. 电路的组成,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如图2-13所示。,图2-13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由上一节的内容可知,静态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电路的

9、静态工作点Q(BQ、CQ、VCEQ的值),计算所用的电路是直流通路,画直流通路的方法与前面介绍的相同,该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2-14所示。,2. 静态分析,图2-14直流通路,图2-13所示电路稳定工作点的流程图如图2-15所示。,图2-15稳定工作点的流程图,放大器动态分析的任务就是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计算的电路是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考虑电容Ce对Re的旁路作用,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16所示。,3. 动态分析,图2-16微变等效电路,图2-17工作点稳定的电路,实际的电路为了改善放大器的交流特性,通常将直流反馈电阻Re分成Re1和Re2,旁路电容Ce并在

10、Re2旁边,如图2-17所示。,图2-18微变等效电路,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18所示。,2.2.3复合管放大电路,1. 复合管的组成,图2-19(a)、(b)所示为两只同类的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图2-19(c)、(d)所示为两只不同类的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图2-19复合管的组成,三极管组成复合管的原则如下: 在正确的外加电压下,每只管子的各极电流均有合适的通路; 在正确的外加电压下,每只管子均要正常工作在放大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三极管VT1的c、e必须和三极管VT2的b、c相连,相连时应保证Vce1Vbc2; 复合管在接法正确的前提下,复合管的类型和引脚与三极管VT1的类型和管脚相

11、对应。,复合管共发射极电路如图2-20所示。,2. 复合管共发射极电路,图2-20复合管共发射极电路,图2-21微变等效电路,2.3共集电极电压放大器,前面讨论的电路公共端是发射极,所以称为共发射极电路。 电压放大器的公共端也可以是集电极,以集电极为公共端的电压放大器称为共集电极电路。,共集电极电压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如图2-22所示。 与图2-1所示电路比较,差别在于集电极支路的电阻、电容和输出电路都移到发射极。,1. 电路的组成,图2-22共集电极电路,计算静态工作点用的直流通路如图2-23所示。,2. 静态分析,图2-23直流通路,进行动态分析用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24所示。,3. 动态分

12、析,图2-24微变等效电路,2.4共基极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除了可以用发射极或集电极作为公共端外,还可以用基极作为公共端,以基极为公共端的电压放大器称为共基极电路。,共基极电路的组成如图2-25所示。该电路的组成与图2-13所示的电路很相似,差别在于输入端移到晶体管的发射极,旁路电容Ce移到基极下偏流电阻Rb2旁边,变成Cb。,1. 电路的组成,图2-25共基极电路,用于静态分析的直流通路如图2-26所示。,2. 静态分析,图2-26直流通路,3. 动态分析,用于动态分析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27所示。 根据图2-27所示的参考方向可得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为,图2-27微变等效电路,前面讨论

13、的是三种基本组态的电压放大器,为了比较它们的特点,将计算电路动态参数的公式列成表2-1。,表2-1三种基本组态电压放大器动态参数计算公式表,从表2-1所示的结果可得三种组态电压放大电路的特点是:共发射极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增益都比较大,在电子电路中应用广泛;共基极电路因高频响应(后面讨论)好,主要用在高频电路中;共集电极电路独特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多用于多级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路。,2.5多级放大器,2.5.1阻容耦合电压放大器 *2.5.2共射共基放大器 2.5.3直接耦合电压放大器,小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一般都是微弱信号,为了推动负载工作,输入信号必须经多级放大,多级放大

14、电路各级间的连接方式称为耦合。 通常使用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阻容耦合在分立元件多级放大器中广泛使用,在集成电路中多用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现仅在高频电路中有用。,2.5.1阻容耦合电压放大器,1. 电路的组成,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是利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耦合电路实现放大器级间信号的传递,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电路如图2-28所示。,图2-28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图2-28所示两级放大器的直流通路与图2-7完全相同,计算静态工作点的方法也相同,这里不再赘述。,2. 静态分析,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29所示。,3. 动态分析,图2-29微变等效电路,*2.

15、5.2共射共基放大器,1. 电路的组成,已知,共发射极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较大,共基极电路的高频特性较好,将两个放大器组合起来可获得电压放大能力较强,又具有较好高频特性的共射共基电路,该电路可作为彩色显示器或电视机的视频放大器。 共射共基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如图2-30所示。 由图2-30可见,三极管VT1为共射电路,三极管VT2为共基电路。,图2-30共射共基电路,2. 静态分析,图2-31直流通路,计算此类问题的静态工作点时通常不要计算VCEQ,只要计算VCQ即可。利用支路电流法可对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进行精确计算,计算的方法如下:,将上面的方程组整理成矩阵为,进行动态分析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32

16、所示。,3. 动态分析,图2-32微变等效电路,2.5.3直接耦合电压放大器,1. 电路的组成,阻容耦合放大器是通过电容实现级间信号的耦合,因电容的容抗是频率的函数,所以阻容耦合放大器对低频信号的耦合作用较差,采用直接耦合放大器可解决这一问题。 直接耦合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如图2-33所示。 由图2-33可见,只要将阻容耦合放大器中的电容全部拿掉,用导线直接相连即可组成直接耦合放大器。,由前面的分析中已知,静态分析的任务是确定放大器在输入信号等于零时所处的状态。 输入信号等于零,相当于信号源短路,计算静态工作点的直流通路如图2-34所示。,2. 静态分析,图2-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图2-34直流通路,根据节点电位法可得,第一级放大器,因VCEQ1Von20.7V,限制了该级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使它工作在接近饱和的状态;而第二级放大器因BQ2太大,将工作在饱和区,不能对输入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提高第二级三极管发射极的电位,使两级放大器都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具体的电路如图2-35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