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1844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姜巧玲 第三章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构成,第三章 构图元素在平面内的编排设计,一、案例分析 二、支撑理论 1、 骨格 2、 基本形 3、 图与底,一、案例分析,1作品一(某教材封面设计),这是一本教材的封面设计,基本形的数量较多,而且是不同颜色、不同表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头部,这些形态各异的基本形在作用性骨骼的编排下,使变化的众元素得到了统一。,2作品二(某教材封面设计),该教材封面有两组基本形,在下面的一组为字母,它们在规律性骨骼的编排下,形成了整齐的底纹形式;在上面的一组为偶然形,它们在非规律性骨骼的编排下,形成自由的排列形式。该封面的设计手法很独特,兼有两种骨骼,形成两个层次,在统一中又不乏随意活泼的变化效果。

2、,3作品三(某网站页面设计 ),这个页面采用规律性骨骼来编排空间,倾斜的骨骼线本身就具有上升的动感趋势,再加上每个骨骼内不同的底色,画面呈现出较好的节奏感。网页的导航栏目分别倾斜放置在每个骨骼内,表现非常新颖独特。,4作品四(某汽车广告),这款汽车广告是采用规律性骨骼来组织画面的。不同的基本形、相同的骨骼、相同的背景色使画面在变化中又达到了统一。六个基本形中五个是近似的,都是气体的名称,只有一个是汽车的形象,视线被集中在这一中心对象上,使人产生类比和联想。,1、 基本形,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单位。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都可以成为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是具象图形的意象表现,也可以是抽象图

3、形的创意。基本形的设计是平面设计的起点。,二、支撑理论,一、概念: 是规定、管辖、限制基本形的区域线,是基本形在二次元空间中排列方式的编排指导。 二、分类: 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 三、作用: 1 . 固定基本形的位置 。 2 . 编排画面的空间 。,2、骨格,(1)规律性骨格:主要指规律性较强的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有重复骨格、渐变骨格、发射骨格。,(2)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骨格的规律是根据整个构成的非正式均衡而定,编排十分自由。,(3)有作用性骨格:是将画面分成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骨骼单位,每个骨骼单位就

4、是基本形的存在空间,基本形在骨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当基本形大于骨骼单位时,逾越的部分将被切除,使基本形发生变化。,(4)无作用性骨格:骨骼本身不会将空间分割成相对独立的骨骼单位,只决定基本形的位置。当完成编排、填色后,骨骼线都需要擦掉,骨骼就好像不起作用。,3、图与底,形象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通常把形象称为“图”,把其周围的空间称为“底”。有时也把“图”称为正形,“底”称为负形。在平面空间中,“图”与“底”是共存的,而且总是相互陪衬着的。 一般情况下,具有前进性,在视觉上具有凝聚力的,容易成为“图”;相反,起陪衬作用的,具有后退感的,依赖图而存在的则成为“底”。 “图”

5、与“底”两者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有时两者间可以进行互换。,在平面构成中,有时“图”与“底”的关系很明确,有时却很难辨认。要使“图”与“底”关系明确,在设计时要注意把握以下一些特点。 被封闭的形容易看作“图”。 在相同条件下,面积较小的形容易成为“图”。 统一规整的形比较零散的形容易成为“图”。 凸起的形较凹陷的形容易成为“图”。 动的形比静的形容易成为“图”。 形的内部质地密度相对大的形容易成为“图”。 根据视觉经验常常引发联想的形容易成为“图”。 明暗或色彩对比度强的形容易成为“图”。,有时候“图”与“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区别,就产生了“图”与“底”互换的现象,我们把“图”与“底”关系不明确,可以互换的构图形式称为暧昧图形。 按照形态和结构特点,暧昧图形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图”与“底”等量等形,而且相互包围。,“图”与“底”等量但不等形,而且都是容易产生联想的具象形。,“图”与“底”等量但不等形,边缘错位,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形。,在暧昧图形的设计方面,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许多作品堪称典范,他把数学的、理智的思维注入到了浪漫的造型艺术中,借助特殊骨骼线的编排,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暧昧图形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