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643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泥的来源及其分类 污泥按照来源和成分的不同,主要可分为: 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腐殖污泥;消化污泥;化学污泥;有机污泥; 无机污泥。 污泥的性质指标 污泥的性质指标主要包括 含水率;污泥的比重;污泥的比阻;毛细吸水时间;挥发性固体和灰分;污泥 的可消化程度;污泥的肥分;污泥的卫生学指标。 污泥的处理的目标 污泥处理的目标有: 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污泥的运输 当污泥用管道运送时,必须掌握污泥流动的特性,主要有: 流速;含水率。 污泥的水分 污泥中所含水分大致分为以下 4 类: 空隙水;毛细水;表面吸附水;内部水。 重力浓缩池的运行方式 重力浓缩池的运行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间

2、歇运行;连续运行。 连续流重力浓缩池的主要工艺参数有: 固体负荷;浓缩时间;污泥含水率;有效水深;刮泥机外缘线速度。 运行效果的检测评价 在浓缩池的运行管理中,浓缩效果常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 浓缩比;固体回收率;分离率。 气浮浓缩法原理 气浮浓缩法应掌握以下几点: 气浮浓缩法的原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气浮浓缩法的特点。 气浮浓缩池的运行管理 用气浮浓缩法浓缩活性污泥时,应考虑如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混凝剂投加与否的问题;污泥膨胀的影响;刮泥周期的影响。 气浮浓缩池的工艺控制与技术参数主要包括 进泥量;水力负荷;混凝剂的投加量和停留时间;回流比;溶气罐;回流水加 压泵;加压水量;气量;泥渣的刮

3、除;上浮污泥脱气池;泥泵的选择;循环水 池。 离心浓缩装置的种类及其特点 用于污泥浓缩的离心装置和设备有: 转盘式离心机;螺旋卸料离心机;筐式离心机。 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分类 常用的污泥厌氧消化法主要有: 低负荷消化法;高负荷消化法;两相消化法。 气浮浓缩法常见异常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现象 一、气浮污泥含固量太低 产生原因 刮泥周期太短,刮泥太勤,不能形成良好的污泥层 溶气量不足,导致气固比降低,因此气浮污泥的浓度也降低 入流污泥量太大或浓度太高,超过了气浮浓缩能力 解决对策 应降低刮泥频率,延长刮泥周期 应增大空压机的供气量 应降低进泥量 二、气浮污泥含固量太低 产生原因 入流污泥 SV

4、I 值太高,SVI 值为 100 左右时,气浮效果最好,这一点与重力浓缩是一致的; 当 SVI 值大于 200 时,浓缩效果将降低。 解决对策 向入流污泥中投入适量混凝剂,暂时保证浓缩效果;从污水处理系统中寻找 SVI 值升高的原 因,针对原因予以排除。 三、气浮分离清液中含固量升高, 正常运行时, 分离清液应在 500mg/L 以下, 当超过 500mg/L 时,即属不正常 产生原因 入流污泥量太多或含固量太高,超过了系统浓缩能力 刮泥周期太长。如果长时间不刮泥,使气浮污泥层过厚,也将影响浓缩效果,导致分离液 SS 升高 溶气量不足,气固比太低 池底积泥,腐败酸化。池底的排泥常常得不到重视。

5、池底积泥时间太长,会影响浓缩效果 直接导致分离液 SS 升高 解决对策 应适当降低入流污泥量 此时应立即刮泥 应增大溶入的气量 应加强池底积泥的排除 厌氧消化系统的组成 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消化池;进排泥系统;搅拌系统;加热系统;集气系统。 消化池的日常维护操作内容: 取样分析;清沙和清渣;搅拌系统维护;加热系统维护;消化系统结垢;消化 池停运的检查与处理;消化池泡沫与控制;消化系统保温;安全运行。 消化池的异常问题分析及排除 1、VFA(挥发性有机酸)/ALK(碱度)升高 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水力超负荷;有机物投配超负荷;搅拌效果不好;温度波动太大;存在毒物。 2、产气量

6、降低 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有机物投配负荷太低;甲烷菌活性降低。 3、消化池气相出现负压,空气自真空安全阀进入消化池 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排泥量大于进泥量;压缩机的出气管路出现泄漏;碱性药剂投加过量;抽气量大于 产气量。 4、消化池气相压力增大;自压力安全阀逸入大气 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产气量大于用气量;沼气管路阻力增大;消化池液位升高。 5、消化池排放的上清液含固量升高,水质下降,同时还使排泥浓度降低 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上清液排放量太大;上清液排放太快;进入的污泥会发生短路。 6、消化液的温度下降,消化效果降低 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蒸汽或热水量供应不足;投泥次数太少;混合搅拌不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