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640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与碾压技术交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4中铁四局集团潍日高速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四分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摊铺与碾压工艺技术交底表格编号1301项目名称中铁四局集团潍日高速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四分部共4页交底编号JD-GS-007工程名称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摊铺与碾压工艺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17年5月25日技术交底内容:1、 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本标段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摊铺与碾压工艺。2、 设计情况本标段填方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单幅宽度13.07m,下基层12.67m,上基层12.22m,挖方段底基层单幅宽度为12.65m,下基层12.45m,上基层12.25m。针对不同的宽度,摊铺时需要有不同的摊铺机组合方式,不

2、同的水泥稳定碎石层,碾压时需要制定不同的碾压组合方式,最终的摊铺与碾压工艺,在试验段的基础上,通过各方总结,以及对各层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最合理的摊铺与碾压组合方式。三、施工工艺 1、 摊铺工艺:(1)、摊铺机组合方式:填方段底基层摊铺机组合宽度6.25m+6.75m,下基层摊铺机组合宽度6.25m+6.5m,上基层摊铺机组合宽度6.25m+6m;挖方段底基层摊铺机宽度6m+6.75m,下基层摊铺机组合宽度6m+6.5,上基层摊铺机组合宽度6m+6.25m。(2)、摊铺机起步熨平板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摊铺起步时,需要根据两侧挂线高程带线控制摊铺机熨平板下所垫方木及木板高程,待起步阶段结

3、束,及时取出方木及木板。(3)、双机联铺行进顺序: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单幅横断面高侧的摊铺机在前,横断面低侧的摊铺机紧跟其后,两摊铺机的搭接长度10-15cm为宜,并且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必须保证在5-10m。(3)、双机连铺摊铺机设定: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保证其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夯锤比值一致等,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5-2m/min,且必须匀速、不停歇地摊铺,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摊铺速度为1.5m/min时,夯锤比值设定为50;摊铺速度为2m/min时,夯锤比值设定范围为5560之间;摊铺速度大于2m/min时

4、,夯锤比值应根据速度相应增加。(4)、摊铺高程控制:摊铺过程中严格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并专人复核钢丝绳的挂线高度,确保摊铺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各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过程中随时检测。(5)、注意事项:螺旋分料器不安装在高位,螺旋分料器与前挡板刮板和熨平板之间间隙不大于25cm;采取措施降低前挡板刮板离地高度,如设塑料或橡胶挡板等;前挡板刮板两端安装塑料或橡胶挡板等,以防止两端混合料自由滚落;双机联铺,在后面的那一台摊铺机后面必须加一拖板及时消除纵缝;.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波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各层

5、碾压过程中严禁薄层贴补进行找平;运输车卸料时尽量快速,并且减少卸料次数;摊铺机尽量减少收斗次数,并且每一次收斗时料斗里面必须有存料,传送带不能外露,存料与正在等待的下一车料同时摊铺,以此类推;运输车卸料过程中撒料及时清理,特别注意摊铺机履带下面需要保持平整清洁,撒料不能直接放在摊铺机外,必须经过摊铺机二次拌合,摊铺;相邻两层之间摊铺时控制纵缝位置,纵缝错位在50cm以上;返回上基层摊铺时,下基层摊铺与碾压的距离视天气情况,运输车运距,初始含水量,摊铺速度,碾压速度等情况而定,距离控制在6080m。 2、碾压工艺(1)、碾压基本要求:初压、复压和终压作业密切衔接配合、一气呵成,中间不得停顿、等候

6、和拖延,也不得相互干扰,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部碾压作业。直线段碾压时,压路机从外侧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有超高路段,由低侧向高侧碾压。 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必须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应前后错开,要成齿状或阶梯状,出现拥包时,应配专人进行铲平处理。 压路机停车要相互错开3m以上,并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以免破坏基层结构。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碾压作业结束前,如有局部晒干和风干迹象,影响压实时及时采用喷雾形式补水。 碾压应达到规定压实度、基层表面无明显轮迹和微裂纹。否则,进行及时

7、补压或返工处理。压实度检测后的坑洞及时采用同类材料分层回填,并用铁锤砸实。(2)碾压方案: 底基层碾压方案确定为:阶段压路机类型及组合碾压速度工艺要求遍 数初压双钢轮压路机1.51.7 km/h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1遍复压振动压路机1.82.2 km/h先弱振1遍,再强振不低于3遍。4遍终压胶轮压路机或与双钢轮压路机组合1.51.7 km/h以弥合表面微裂纹、松散,以及消除轮迹为停压标准。2遍下基层碾压方案确定为:阶段压路机类型及组合碾压速度工艺要求遍 数初压胶轮压路机1.51.7 km/h胶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1遍复压、终压振动压路机1.82.2 km/h先弱振1遍,再强振不低于3遍 4

8、遍上基层碾压方案为:阶段压路机类型及组合碾压速度工艺要求遍 数初压双钢轮压路机1.51.7 km/h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静压一遍 1遍复压振动压路机1.82.2 km/h先弱振1遍,再强振不低于3遍 4遍终压胶轮压路机或与双钢轮压路机组合1.51.7 km/h以弥合表面微裂纹、松散,以及消除轮迹为停压标准。2遍(3)横缝处理:底基层与下基层,下基层与上基层的施工横缝留置位置错开3m以上的间距。禁止上下层的横缝位置重叠影响基层整体性。底基层横分处理:底基层宜连续摊铺,当日摊铺结束后,两台摊铺机收边必须平齐,摊铺完成后,按照底基层碾压方案进行碾压,待碾压结束,横向带线,人工按线清理至标高以下10

9、cm,次日摊铺完成后,压路机横向碾压2-3遍,过程中3m靠尺及时检测横缝位置平整度,需满足规范要求。下基层横缝处理:基层双层连铺,下基层在前一摊铺段结束后,水稳边立即采用单钢轮碾压1-2遍,碾压结束后,立即人工带线清理至表面以下4-5cm,待下一摊铺段下基层施工时,摊铺机熨平板直接落在下基层表面,摊铺完成后压路机横向碾压2-3遍,过程中3m靠尺及时检测横缝位置平整度,需满足规范要求。上基层横缝处理:基层双层连铺,上基层在前一摊铺段结束后,按照上基层碾压方案进行碾压,待碾压结束,横向带线,人工按线清理至标高以下10cm,下一施工段摊铺完成后,压路机横向碾压2-3遍,过程中3m靠尺及时检测横缝位置

10、平整度,需满足规范要求。(4) 注意事项:、碾压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碾压方案执行,不得擅自改动。、基层碾压时,保证整个碾压工序结束时间小于混合料的最大延迟时间、压路机的振频与振幅控制,底基层与下基层采用高频低幅,上基层采用低频高幅,并且碾压速度不得过快。、碾压顺序严格按照遵循由低向高的顺序进行,重合1/2-1/3轮交替碾压。、采用插旗法碾压,每压完一个段落后,必须45拦压一道。、层边压路机压不倒的地方,平板夯找补夯实。、严格控制碾压遍数,不得过压。、找准碾压时机,配合实验室,在混合料最接近最大含水量的时候碾压。 四、施工安全文明措施 (1)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3名,各作业队设兼职安全员1名,负责日常

11、检查、评比、事故报告工作。(2)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评比,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3)加强安全教育,使之制度化、经常化,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贯彻专业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针,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做到随时检查督促,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严禁违章作业。(4)每周进行一次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施工人员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特种工必须全部持证上岗;每周进行一次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学习。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施工现场做到有固定标语和针对性醒目标牌,确保安全生产。(5)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和检查。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均佩戴安全帽和其它必须的安全用具;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场

12、作业。五、成品保护与养生(1)碾压结束后,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并开始养生。(2)养生方法:底基层,应将土工布湿润,然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底基层顶面。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在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上基层采用喷洒慢裂乳化沥青养生,养生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干净。(3)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水稳层结构,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湿润。(4)水稳层养生期不应少于7d。养生期内洒水车必须在另外一侧车道上行驶,工人手持水笼带,跨过中央分隔带喷洒水养生。(5)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交底人: 复核人: 生产队队长:施工班组长: 安质部接收: 施工班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