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8941536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图文.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大斑病“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琴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一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湖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震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一28“C。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E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

2、欧定。“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5%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一1000倍,或80%甲基托布津800一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一75公厂,隔7一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一3次。二、玉米小斑病“疳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榈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涨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发病规律。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3百越冬,但成活率低。“C,孢子萌发适温为丝发育适温为28一3026一3

3、2“C。河南省夏玉米地降水多,病害易流行。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一8月份,月平均气温25CC以上,E米连荃种植,B力差,播种过迟等易3F发病。-壤“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_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硕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栎抗病力。4.药剂防治用505%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5%代森锰锋800倍液,每亩用50一75千克,隔7一10天喷1次,共

4、防2一3次。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圹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软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震层。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一。史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1或秸秆垛上残留均病株残体义厂件适置时鼻仕分严抱于传播到,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雨传播,进行再侵校。“防治办法。|,加强检疫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篮二一要是吉63巨交系2.药剂防治可E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一10天。菌田闸吴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