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0999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淮十校江淮十校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语 文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歌是表达情感、寄托人生情怀最精妙、最灵动的文体。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 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 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 责任与历史担当。 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忽略诗歌所要传达 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

2、。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对当时类似的风 气进行分析,认为“泥古诗之成声”和在平仄字句方面“摹仿而不敢失”的做派,会导致“无以发 人之性情”的结果。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性和实践期许及时进行创 变。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只有灵活、开放地审视格律要求,不斤斤于格律的形上法则,才能创 作出更符合当下人们精神和情感品位的古典诗歌。明代中期的诗风也表现得较为迂执。对此,何景 明曾希冀用清通简易的方式予以调适。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何景明把那种规行矩步的作诗方 式称为“稍离旧本,便自杌陧,如小儿倚物能行,独趋颠仆” 。他不否认作诗应遵循古人矩镬,但 认为应“泯其拟议之迹,以成神圣之

3、功” ,关键是要写出真的自己。而我们今天的律诗创作,却是 一种以格律为宗旨和评判法则的单维批评模式,甚至是唯一的评价矩镬,或者可以叫作一种公式化 的思维定式和批评行为。这种批评思维和批评逻辑实际上比概念化批评更缺乏艺术精神。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 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 ” “以意为主”便是诗歌创作的核 心要领。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指出, “学诗当识活法” ,而“活法” ,是“规矩备具而能出于 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诗人“以意为主” ,创作时再以“活法”运之,便可造就 鸢飞鱼跃般活泼

4、生动的诗歌境界。 作诗当“以意为主” ,当以“活法”运之,古人看得何其透彻!“意”可包容人在社会生活中 的一切精神活动。 “活法”则是诗人贯通自身与前人矩镬并“神而明之”的诗学真髓。只有写出真 景、真情,才有真诗。也只有不拘束于形式格律,不计较于尺寸得失,才能“以意为主” ,才能不 失真率自然之妙。作诗要真,就不能以律绳己,更不能以律绳人。盘活古代诗歌艺术传统,将其发 扬光大,不能“参死句” ,守“死法” 。唯有开放和包容,古典诗歌才有未来。 (选自郭鹏当前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2017.11. 6光明日报 , 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研究古典诗歌

5、的创作和批评,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是诗国后人的文化责任。 B不打破以格律为宗旨的形式主义法则,就无法创作出契合新时代精神的古典诗歌。 C清通简易的方式,重在写出真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 D “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是“以意为主”创作理念的实践运用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交待写作目的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B文章引用了多则古典文论,在增强论证说服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论题的历史延续性。 2 C文章从创作和批评两个维度切入,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造成了现代律诗的闲境。 D文章提出“作诗要真”

6、 ,是对“以意为主” “活法”这两条作诗原则的概括和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激活古典诗歌表达感情、寄托人生情怀方面的优势,就能使这种艺术形式重续辉煌。 B通过李东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律绳诗”可能给现代律诗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C格律在严格要求诗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诗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现代律诗是古典诗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格律上的进一步解放,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糖桂花 唐玉霞 炎热还未走远,桂花就开了,仿佛迫不及待。油绿的叶子里密密麻麻绽满了细细小小

7、的花朵。 雕琢般的四片花瓣,一星半点花蕊,能爆发出浓烈的芳香。来来去去的人,简直要在桂花香里迷失 了方向。开黄色花的金桂,开橘红色花的丹桂,开淡黄近乎白色花朵的银桂,在村子里次第开放, 熙熙攘攘地开着,浓浓的香气笼罩着整个村子,经久不散。 这样酽酽地香醉几日,就有桂花窸窸窣窣地往下落,像下雨一样。老娘坐在树下补衣服,儿子、 媳妇都在田里忙。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老娘插不上手。老娘已经下不了田,只能在家里烧烧 锅,扫扫地,喂喂猪,其实也是不少事,但因为不割稻不插秧,家里的事情再多人也是看不见的。 这一日老娘刷了锅,舀了两瓢子糠到桶里,余火热了洗锅水,连中午饭剩下的锅底,舀进桶里,搅 拌了,拎到

8、猪圈里。但是一拎却拎不起来。老娘不敢要强,慢慢挪到猪圈,自言自语,一定是今天 糠舀多了,水倒多了,不然昨天还拎得起今天怎么会拎不起来呢?自从耳朵开始聋,老娘就喜欢自 言自语。 揣着一点心思,老娘做事有点儿走神。她拿扫帚把苹屑扫扫,扫到桂花树下,地上铺了一层落 花。老娘索性不扫了,抱了张破床单铺在树下,她自己掇了条凳子,坐在桂花树下补衣裳。一个双 抢,小孩撕开的褂子,大人磨烂的裤子,都堆积着。只是一条裤子绽开的裤线还没有缝完,老娘就 打起了瞌睡。桂花扑簌簌地落在老娘头上、怀里,太阳暖烘烘地晒着,穿过桂花树,斑斑驳驳落在 老娘头上,晒得老娘头皮有点燥热。一阵“咯咯哒”的叫声传来,惊醒了老娘,原来一

9、只母鸡下了 蛋。 老娘拍打着身上的桂花,把缝了一半的裤子放下来。近来一坐下来就瞌睡,可是真上床躺下, 又睡不着,这让老娘心里疑惑得很,上了年纪的老人就怕这样,这可不是个好兆头。黑蛋爷爷就是 坐着打瞌睡,身子一歪死了。老娘虽然整天把死挂在嘴边,可她不想死。孙子还没有长大成家,她 还想抱个重孙子再闭眼。老娘站在树荫里越想心里越不甘,索性不坐了。她取了支竹竿,竹竿的一 头绑着一只兜,这是打柿子用的。老娘不等桂花落,她去给树们帮帮忙。竹竿在桂花树之间游走, 轻轻触碰。桂花像急雨一样落下来。老娘胳膊举得酸了,看看破床单上落了一层,老娘拎起床单四 角,把桂花倒进一只筲箕里。老娘有一只装雪花膏的玻璃罐子,装

10、了何湾的豆糖、雍家镇的玉带糕, 或者墨子酥、柿饼,都是娘家来人带给老娘,或者儿子去集镇里买给老娘的。一个夏天,什么样的 东西都吃完了。老娘将桂花倒进玻璃罐子里,倒一点,加一点红糖,再倒一点,再加一点红糖。这 红糖是老娘的宝贝,老娘不相信白糖,她相信红糖最补。她年轻时坐月子,想喝口红糖想巴了心。 满满装了一只罐子,老娘将罐子收到床档下。想了想,老娘蹲下身,将罐子往床档深处推了推。 老娘做的是糖桂花,总要等上月余的光景,红糖慢慢溶在桂花里,桂花由金黄转成巧克力色, 若是白糖,颜色要明艳一些。打开罐子,浓香甜蜜。煮元宵的时候舀一勺,或者做桂花糕的时候舀 一勺,甜还在其次,香味的醇厚最是销魂。前两日过

11、中秋,乡下自己蒸月饼,糯米面里面包了糖 3 粉。隔水蒸了,软软糯糯甜甜。媳妇就说,要是有糖桂花,包了糖桂花馅儿才叫又香又甜。桂花馅 儿的月饼是做不成了,老娘要等到儿子冬日里下塘踩了藕,做桂花糯米藕。糯米和藕同煮,到糯米 黏稠,藕也烂了,盛起来舀一勺糖桂花,就是老娘也能满满吃上两大碗。除了做糖桂花,老娘还会 做桂花酱。前些年和儿子媳妇一起下田,桂花开了谢了,没有人管,这几年,老娘有心思了。 太阳西斜的时候,儿子媳妇扛着锄头回来了。老远就听见猪在猪圈里嗷嗷叫,拱着圈门,家里 大门开着,却没有人影。桂花树下的凳子上,放着针线笸箩,一支长长的竹竿横在地上。儿子捡起 竹竿说,这是谁放在这里,把娘绊倒了不

12、是小事情,边说便往屋里走。 屋里,老娘趴在床沿上一动不动,一只手还扶着床沿,她将罐头瓶子往里推一推,扶着床沿想 站起身来,但是没有起得来了。一阵风吹过,桂花香从屋外飘进来,老娘觉得有点儿醺醺的,就此 闭上了眼睛。 (选自唐玉霞悠然岁时迁 ,有改 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老娘” “媳妇” “儿子” “黑蛋爷爷”等称谓不仅交代了亲密的人物关系,而且散发着浓郁的 乡土气息。 B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对老娘的心理描写着力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 与寂寞。 C太阳西斜时, “儿子媳妇扛着锄头回来了” ,透露出正是孩子们的勤劳,让老娘的

13、晚年生活甜 美而安心。 D文章哀而不伤,虽然写老娘之死,却不渲染死亡之悲切,而是努力营造“桂花静落”般动人 的艺术情境。 5 “糖桂花”在文中有什么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 6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16 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未来 7 年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 买敏感产品。 2018 年 4 月 19 日,针对中兴被美国“封杀”的问题,商务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进展,随时 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20

14、18 年 4 月 20 日,中兴通讯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 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来说极不公平, “不能 接受!” 2018 年 5 月,中兴通讯公告称,受拒绝令影响,本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 (摘编自“网易” “新浪” “凤 凰网” ) 材料二: 芯片贸易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最大“黑洞”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最近几年集成电路 进口额均超过 2000 亿美元,甚至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2017 年,这一数额达到了 2601 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最高值的 1932.6 亿美元。 Strategy A

15、nalytics 分析师杨光表示,危机肯定会刺激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但想依靠国产 芯片帮助中兴渡过危机确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芯片行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而 4 且有些必要的学费恐怕也是绕不过去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内,比如 SG 开始这几年,国内芯片 恐怕还是要靠国际市场供应。 (摘编自“芯痛”背后国产芯片征途漫漫, “中国芯”短板何在 ,2018.4.19新京报 ) 材料三: 美国商务部日前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 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业以更长远眼光,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不断追赶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

16、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 “领跑”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重大 突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足够令人自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以及中 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 当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 时时警醒。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 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念兹在兹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坚实。 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的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 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 业,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 , 都能从容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