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0913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07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主要阐述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与识别、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影响和调节政策,国际收支差额与结构演变、外资利用效果、经济外向度的测量等国际收支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71 国际收支的基本问题,72 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与识别,73 国际收支动态分析,74 外汇储备分析,75 经济外向度的综合测度,第7章 国际收支分析,湖南商学院信息系 龚曙明,7.1 国际收支的基本问题 7.1.1 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狭义国际收支: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外汇资金的收支。 广义国际收支: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对外交易的收支。 7.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反

2、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误差和遗漏四大项。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增减额+误差和遗漏 1.经常项目: 括货物进出口 、服务进出口 、收益(劳动者报酬和投资收益)及经常性转移. 2.资本和金融项目: 资本项目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储备资产增减额: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如货币、存款、可转让、贴现的证券及其他债权等,特别提款权、使用基金信贷等本年末与上年末余额之间的差额。,7.2 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与识别 7.2.1 国际

3、收支失衡的类型 1.性质: 国际收支顺差(盈余)、国际收支逆差(赤字)和国际收支均衡 2.程度: 低度失衡、中度失衡和高度(严重)失衡. 3.原因: 偶然性、周期性、收入性、结构性和货币性失衡。 7.2.2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识别 根据各项目差额的性质和大小来识别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例7.1】,7.2.3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 经济发展不平衡:周期性经济波动引起国际收支的周期性不平衡。 (2) 经济结构性原因: 产业结构不合理会造成国际收支出现结构性失衡。 (3) 货币因素的变动: 物价、币值、利率、汇率的变化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4) 偶然性因素影响:突发的偶然事件引起的暂时性的国际

4、收支失衡。 (5)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的频繁变动使国际游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不停的穿梭以赚取投机利润,从而对国际收支造成影响。 上述原因中,经济发展和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更多地反映在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差额)上;货币性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则主要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相关;而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上,还会进一步影响到经常项目收支。 7.2.4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1.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 2.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引起本国外汇

5、市场中外汇的供应增加,本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本币升值,又会增加出口的压力。,7.2.5 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 (1) 外汇缓冲政策: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货币当局可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货币当局可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外汇缓冲政策对于调节一次性或季节性的国际收支失衡比较有效。 (2) 货币政策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中央银行可以调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即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调节。 (3) 财政政策 :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可采取削减财政开支或提高税率的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 当

6、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可采取扩大财政开支或降低税率等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 (4) 汇率政策: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可利用本国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以改善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可实行本国货币升值以增加进口。 (5) 直接管制 :指一国政府运用行政命令的方法,通过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来调节国际收支。前者主要有对汇价的管制和对外汇交易量的控制,后者是通过关税、配额、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这一做法不影响经济全局,灵活且收效迅速,但却容易遭到国际报复。,7.3 国际收支动态分析 7.3.1 国际收支差额动态分析 利用国际收支平衡提供的数据,列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误差和遗漏四大项及其

7、中的主要分类项目的收支差额,通过动态比较来考察国际收支差额的性质、形成和演变趋势,并找出原因,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扭转不平衡状况。【例7.2】 7.3.2 国际收支结构演变分析 利用国际收支平衡提供的数据,可从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利用国际收支平衡提供的数据,可从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增减额三个层面来考察国际收支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1. 经常项目差额构成分析主要是考察货物进出口差额、服务进出口差额、收益差额及经常性转移差额占经常项目差额的比重及其演变趋势. 【例7.3】 2.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构成分析主要是考察资本项目差额和金融项目差额(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

8、资差额)差额占资本和金融项目总差额的比重及其演变,揭示国际资本流动中资本和各投资项目的变化趋势。【例7.4】 3.储备资产增减额形成分析主要是考察经常项目和主要分类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及主要分类项目差额、误差和遗漏占储备资产增减额的比重及其演变趋势,揭示各收支项目在储备资产增减额形成的地位和作用.【例7.5】,7.3.3 利用外资效果分析 利用外资: 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其实质是国际资本和金融对我国的流入。 以1995-2007年的国民总收入GNI、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额、货币供应量(M2)等为因

9、变量,以t、t-1、t-2、t-5年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FTI)为自变量,并引入时间变量(T)为自变量(代表其他因素),回归模型分别如下:,7.4 外汇储备分析 7.4.1 外汇储备的形成分析 1.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的流动性资产。 2.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中每年外汇储备增减额累积的结果。 3.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果。 1990-2007年期间,我国t年的外汇储备的形成与 t-5、t-7和 t-12年的国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高度相关。 3外汇储备主要是货物进出口贸易扩大的结果 1990-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TE和TI决定FER的函数为,7.4.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10、 1保持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必要性 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应能保证满足调节短期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使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最小,而且还能够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汇率。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2.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度量 1.外汇储备占进口比率法 :一般来说,一国外汇储备量占贸易进口额40%即为适度规模。20%为下限,若低于35%就应采取调节措施。 2. 外汇储备与债务分析法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货物进口额40%+外债余额(1+10%) 3综合比率法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货物进口额40%+外债余额(1+10%)+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国内投资收益率15%。,7.5 经济外向度的综合测度 7.5

11、.1 经济外向度测评的指标体系 经济外向度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逐步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进入国际经济循环的过程,既包括对国际的产品、服务、资本等要素的输出,又包括国际的产品、服务、资本等要素的输入。 1.外债风险度评价:外债债务率 、外债偿债率 、外债负债率 。 2产品与服务外向度评价: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 3投资外向度评价:对外经济合作额占GDP的比率、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占GDP的比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比重、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率。 4资本结构外向度评价 :规模工业总资产中外资比重、限额批零贸易业总资产中外资比重、外

12、资企业投资总额中外方资本比重 7.5.2 经济外向度综合测评的方法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外向度可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来测评,计算公式为 【例7.12】,问题研讨7 1.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有哪些? 应如何识别?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 2.国际收支差额动态分析和国际收支结构演变分析有何作用? 3.在本章表7-6的数据的基础上, 更新和补充2007年以后的数据,重新进行利用外资效果分析和外汇储备的形成分析,并解释你的分析结论。 4.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应如何度量? 何种度量方法比较合理? 5.区域性的经济外向度评价指标体系应如何构建? 应采用何种测评方法? 6.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有哪些? 应如何应用?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应如何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