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40769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44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教材: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熊诗波 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3 版第二次印刷。 绪 论 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 P45,二、法定计量单位。 0-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解答: (参考教材 P46,二、法定计量单位五、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 2、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 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2、。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解答: (教材 P810,八、测量误差) 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1.0182544V7.8V (25.048940.00003)g (5.4820.026)g/cm2 解答: -66 7.8 10 /1.01825447.6601682/10 6 0.00003/25.048941.197655/10 0.026/5.4824.743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 1980 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 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 解答: (1)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

3、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亦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 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要点:见教材 P11。 0-6 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为什么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 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 150V 的 0.5 级电压表和量程为 30V 的 1.5 级电压表分 别测量 25V 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例如,精度等级为 0.2 级的电表,其引用误差为 0.2%) ,而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 其中的引用值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或量程),所以用

4、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量程越 大,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2)从(1)中可知, 电表测量所带来的绝对误差=精度等级量程/100, 即电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 这样,当被测量值越大,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就越小,测量准确度就越高,所以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 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 (3)150V 的 0.5 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0.5150/100=0.75V;30V 的 1.5 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 差=1.530/100=0.45V。所以 30V 的 1.5 级电压表测量精度高。 0-7 如何表达

5、测量结果?对某量进行 8 次测量, 测得值分别为: 802.40, 802.50, 802.38, 802.48, 802.42, 802.46,802.45,802.43。求其测量结果。 解答: (1)测量结果=样本平均值不确定度 或 x s Xxx n =+=+ (2) 8 1 802.44 8 i i x x = = 8 2 1 () 0.040356 8 1 i i xx s = - = - 0.014268 8 x s = 所以 测量结果=802.44+0.014268 0-8 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 10m的距离,设丈量 1m距离的标准差为 0.2mm。如何表示此项间接测量的 函数式?

6、求测此 10m距离的标准差。 解答:(1) 10 1 i i LL = = (2) 2 10 2 1 0.6mm i LL i i L L = = 0-9 直圆柱体的直径及高的相对标准差均为 0.5%,求其体积的相对标准差为多少? 解答:设直径的平均值为d,高的平均值为h,体积的平均值为V,则 2 4 d h V = ()( ) 2 222 2 2222 22 22 24 2 Vdhdh dh VVdhd dh VV dh =+=+ =+ 所以 22 22 44(0.5%)(0.5%)1.1% Vdh Vdh =+=+= 第一章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1-1 求周期方波(见图 1-4)的傅里叶级数

7、(复指数函数形式) ,划出|cn|誥 和 n誥 图,并与表 1-1 对比。 解答:在一个周期的表达式为 0 0 (0) 2 ( ) (0) 2 T At x t T At - - 的频谱。 解答: (2) 22 0 22 0 (2) ( )( ) (2)2(2) ajf t jf tatjf t eAA ajf X fx t edtAeedtA ajfajfaf -+ - - - = -+ p pp p ppp 22 ( ) (2) k X f afp = + Im( )2 ( )arctanarctan Re( ) X ff f X fa = - p j 1-4 求符号函数(见图 1-25a

8、)和单位阶跃函数(见图 1-25b)的频谱。 |cn| n /2 -/2 0 0 30 50 30 50 2A/ 2A/3 2A/5 幅频图 相频图 周期方波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图 2A/5 2A/3 2A/ -0 -30 -50 -0 -30 -50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频谱图 f |X(f)| A/a 0 (f) f 0 /2 -/2 a)符号函数的频谱 10 ( )sgn( ) 10 t x tt t + =- =- t sgn(t) 0 1 -1 t u(t) 0 1 图 1-25 题 1-4 图 a)符号函数 b)阶跃函数 b)阶跃函数频谱 10 ( ) 00 t u t t = = 的频

9、谱密度函数为 11 22 0 1 ( )( ) j tatj t aj Xfx t edteedt aja - - - = + ww w ww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 1010 2222 00 222 000 22222222 0000 ()()11 ( )()() 22()() ()2 () () () () ajaj XXX jj aa aa j aaaa -+ =-+=- +-+ - =- +-+-+ wwww wwwww wwww wwww w wwwwwwww 1-7 设有一时间函数 f(t)及其频谱如图 1-27 所示。现乘以余弦型振荡 00 cos() m t 。在这个关

10、系 中,函数 f(t)叫做调制信号,余弦振荡 0 cos t叫做载波。试求调幅信号 0 ( )cosf t t的傅里叶变换,示意 画出调幅信号及其频谱。又问:若 0m = 解:这是一种能量有限的确定性信号,所以 () 0 1 ( )( ) () 2 ata ta h Rh t h tdteedte a tt tt -+- - =+= 5-2 假定有一个信号 x(t),它由两个频率、相角均不相等的余弦函数叠加而成,其数学表达式为 x(t)=A1cos(w1t+j1)+ A2cos(w2t+j2) 求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解:设 x1(t)=A1cos(w1t+j1);x2(t)= A2cos(w

11、2t+j2),则 11 22 12 1212 1112 2122 1 ( )lim( )( ) ()() 2 11 lim( )()lim( )() 22 11 lim( ) ()lim( )() 22 ( )( )( )( ) T x TT TT TTTT TT TTTT xx xx xx Rx tx tx tx tdt T x t x tdtx t x tdt TT x t x tdtx t x tdt TT RRRR ttt tt tt tttt - - - =+ =+ + =+ 因为w1w2,所以 1 2 ( )0 x x Rt=, 2 1( ) 0 x x Rt=。 又因为 x1(t

12、)和 x2(t)为周期信号,所以 () 1 1 1 11 1 111111 0 1 2 1 11111111 0 12 1 1111 00 1 22 11 11 1 0 1 ( )cos()cos() 1 cos()cos() 2 cos 22cos() 2 0cos()cos() 22 T x T TT T RAtAtdt T A ttttdt T A tdtdt T AA t T twjwtj wjwtjwjwtj wwtjwt wtwt =+ =+-+- =+- =+= 同理可求得 1 2 2 2 ( )cos() 2 x A Rtw t= 所以 12 22 12 12 ( )( )(

13、)cos()cos() 22 xxx AA RRRtttwtw t=+=+ 5-3 求方波和正弦波(见图 5-24)的互相关函数。 解法 1:按方波分段积分直接计算。 00 3 44 3 0 44 11 ( )( ) ()() ( ) 1 ( 1)sin()1 sin()( 1)sin() 2 sin() TT xy TT T T T Rx t y tdtx ty t dt TT tdttdttdt T ttt wwtwwtwwt wt p =+=- =-+-+- = ? 解法 2:将方波 y(t)展开成三角级数,其基波与 x(t)同频相关,而三次以上谐波与 x(t)不同频不相关,不必 计算,

14、所以只需计算 y(t)的基波与 x(t)的互相关函数即可。 411 ( )coscos3cos5 35 y ttttwww p = -+- LL 所以 00 0 00 114 ( )( ) ()sin()cos() 41 sin()sin() 2 2 sin(2)sin() 22 0sin()sin() TT xy T TT Rx t y tdtttdt TT ttttdt T tdtdt T T T ttwwwt p wwwtwwwt p wwtwt p wtwt pp =+=-+ = -+- = -+- = -= 解法 3:直接按 Rxy(t)定义式计算(参看下图)。 0 3 44 3 0

15、 44 1 ( )( ) () 1 ( 1)sin()1 sin()( 1)sin() 2 sin() T xy TT T T T Rx t y tdt T t dtt dttdt T tt t t tt wwwwt wt p - - - =+ =-+- = ? t y(t) t x(t) 1 -1 1 T -1 图 5-24 题 5-3 图 sin(wt) 0 0 参考上图可以算出图中方波 y(t)的自相关函数 4 10 2 4 ( )3 2 ()0, 1, 2, y y T T T RT T RnTn tt ttt t - =- += LL 5-4 某一系统的输人信号为 x(t)(见图 5-25) ,若输出 y(t)与输入 x(t)相同,输入的自相关函数 Rx(t)和输入 输出的互相关函数 R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