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0407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8章 磁盘接口(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磁盘接口,8.1 磁盘概述 8.2 软盘驱动器接口电路 8.3 硬盘驱动器接口电路 8.4 现代硬盘及接口技术的发展 8.5 磁盘驱动器接口软件,本章学习目标,l 磁盘的工作原理 l 软盘接口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l 硬盘接口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l 磁盘接口电路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应用,返回本章首页,8.1 磁盘概述,8.1.1 磁记录原理 8.1.2 写入数据原理 8.1.3 读出数据原理及过程 8.1.4 读写过程 8.1.5 磁盘的种类 8.1.6 软盘驱动器的类型 8.1.7 磁盘数据和数据格式 8.1.8 其他外部存储设备,返回本章首页,8.1.1 磁记录原理,磁记录是以磁介质受外磁场

2、的磁化,当去掉外磁场后仍有介质剩余磁化状态这一性质为基本原理。磁盘机(HDD、FDD)是由介质、读写磁头、读写电路、马达及伺服驱动电路等组成。磁盘的读写原理如图8.1所示。,图8.1 磁盘读写原理示意图,返回本节,8.1.2 写入数据原理,当要记录的电流通过线圈时,为了保持磁化强度,记录信号的脉冲需要一个周期内使磁场方向改变一次,当磁头中写电流从正向稳态变为反向稳态时,使记录在介质上的正向饱和磁化强度翻转到反向饱和磁化强度。,返回本节,8.1.3 读出数据原理及过程,读出是写入的逆过程。当磁头与磁介质作相对运动时,由于磁介质与磁头铁芯的缝隙相接触,使铁芯中出现原记录的散磁通,并且在读出线圈两端

3、产生感生电动势。经过读出电路就可还原成读出电流,读出电流的方向、大小正好与原记录信号相同,使原数据信号还原。,返回本节,8.1.4 读写过程,读写磁头与转动平面垂直接触,在读写窗做前后方向运动;当线圈通过不同方向电流时,在磁铁芯中形成磁场,并产生不同方向的磁通;磁通透过读写缝隙与涂磁盘面接触,使磁化因子运动。这样盘面上的磁化运动与代表数据的电流构成了关系。磁盘读写电路如图8.2所示。,图8.2 磁盘读写控制电路示意图,返回本节,8.1.5 磁盘的种类,1硬磁盘(如图8.3、表8.1所示) 2软盘驱动器,图8.3 硬盘的外形图,正面,反面,接口面,表8.1 常见硬盘的主要性能参数,返回本节,8.

4、1.6 软盘驱动器的类型,软盘驱动器一般分为5.25英寸及3.5英寸,5.25英寸的磁盘容量一般为1.2MB和360KB两种;3.5英寸的磁盘容量一般为1.44MB和720KB两种类型。现在使用的是3.5英寸,且容量为1.44MB。,1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当软磁盘放入驱动器时,通过软盘驱动器控制电路指示主轴电机和磁头步进电机动作,进行读/写操作。 2磁盘数据的错误校验: 常用数据校验的方法主要有循环冗余码校验及补码校验。,返回本节,8.1.7 磁盘数据和数据格式,1磁盘的磁道和扇区,磁盘基本是按磁道来存储数据的,都含有三类字段:索引字段、标识字段和数据字段。这三种字段有时组合起来,构成几个

5、区域,如地址区、数据区等。 一般1.44MB软盘的磁道为80个磁道,每个磁道为9个扇区。,2磁盘数据的编码格式,图8.4 磁记录的编码,返回本节,8.1.8 其他外部存储设备,其他存储设备主要是光盘。一般光盘驱动器主要有CD-ROM、MO磁光盘、CD-RW、DVD-ROM驱动器等。光盘盘片的尺寸一般为5.25英寸。光盘介质的存储容量各不相同。如CD-ROM光盘的存储容量一般为650MB;MO光盘的存储容量一般为230MB;DVD-ROM的存储容量可达4.7GB。,返回本节,8.2 软盘驱动器接口电路,8.2.1 软盘适配器 8.2.2 软盘控制器 8.2.3 FDC控制器命令与端口寄存器,返回

6、本章首页,8.2.1 软盘适配器,图8.5 软盘适配器电路框图,1总线缓冲器 2FDC NEC765A软盘控制器 3时钟时序电路 4数字信号控制电路(如图8.6所示) 5译码器 6写预补偿电路(如图8.7所示)。 7数据分离电路其原理图(如图8.8所示) 8信号驱动电路 9总线上的接口信号 10传输数据线,图8.6 数字信号控制与译码器示意图,图8.7 软盘适配器写预补偿电路,图8.8 数据分离电路示意图,表8.2 软盘驱动器线缆各引脚信号用途,返回本节,8.2.2 软盘控制器,软盘控制器是磁盘控制的主要部件。通常采用驱动器专用微控制器芯片。软盘控制器的接口部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与系统接口的D

7、MA控制逻辑、MPU控制逻辑;与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的驱动器控制逻辑;与磁盘读写串行数据接口的串行控制逻辑。,1FDC NEC765A的主要特点,FDC可分别受CPU和DMA的控制来自主机系统或直接存储器存取DMA的数据传送;可连接并控制4个磁盘驱动器,可以按MFM/RLL方式读/写单密度或双密度磁盘;可编程记录长度分别为:128、256、512、1024字节;可以与大多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CPU相兼容;NEC765A FDC采用LSI DIP的封装形式。,图8.9 软盘驱动器控制器(FDC)内部框图,2NEC765A FDC控制器的接口信号,NEC765A FDC控制器的引脚可分为三类:,()系

8、统接口信号 ()经过串行控制接口(如图8.10所示) ()由驱动器控制接口的若干信号,图8.10 软盘驱动器控制器(FDC)NEC765A外形图,返回本节,8.2.3 FDC控制器命令与端口寄存器,1软盘驱动器的控制命令,软盘驱动器的控制命令如下: READ DATA 读扇区、磁道及磁面数据 READ DELETE 读删除数据的扇区、磁道及磁面 数据 WRITE DATA 写数据到扇区、磁道及磁面数据 WRITE DELETE DATA 写删除的数据到扇区、,磁道及磁面数据 REDA A TRACK 读一个完整磁道上的数据 READ ID 读扇区标识 FORMAT TRACK 格式化所选择的扇

9、区、磁道及磁面数据 SCAN EQUAL 查找信息相等时设置标志 SCAN LOW & EQUAL 查找信息小于相等时设置标志,SCAN HIGH & EQUAL 查找信息大于相等时设置标志 RECALIBRATE 磁头复位 SENSE INTERRUPT STATUS 检测驱动器的中断状态 SPECIFY 设置参数 SENSE DRIVE STATUS 检测驱动器中断状态 SEEK 搜索,2软盘控制器的端口寄存器,软盘控制器FDC共有4个端口寄存器: 3F2H(写):方式选择寄存器 3F4H(读):主状态寄存器 3F5H(写):命令系列寄存器 3F5H(读):结果系列寄存,图8.11 FDC

10、 3F2H方式选择寄存器各位说明,3各寄存器内容,图8.12 FDC 3F4H主状态寄存器各位说明,返回本节,8.3 硬盘驱动器接口电路,8.3.1 硬盘驱动器的组成原理 8.3.2 硬盘适配器 8.3.3 硬盘驱动器数据线的线缆标准 8.3.4 增强IDE(EIDE或ATA-2)接口,返回本章首页,8.3.1 硬盘驱动器的组成原理,硬盘驱动器是将硬盘机构与控制机构的电路密封在一起构成的,硬盘驱动器通过数据电缆线与计算机主板中的硬盘适配器相连。硬盘适配器电路主要包括硬盘接口电路、硬盘控制器电路。其结构如图8.13所示。,图8.13 硬盘驱动器的基本组成示意图,1硬盘主轴系统,主轴的作用是传递硬

11、盘主轴电机的转速,使硬盘盘片以额定的速度稳定地转动。硬盘主轴系统由主轴电机和电机控制电路组成。其工作过程如图8.14所示。,图8.14 主轴电机稳速电路示意图,2硬盘读写磁头系统,硬盘读写磁头系统由悬浮式或浮式磁头、读写头控制电路组成。硬盘采用悬浮式磁头而不是软盘驱动器的接触式磁头,读写头电路如图8.15所示,由磁头选择逻辑、磁头写驱动电路、磁头驱动线圈、读出电路及状态检测电路组成。,图8.15 硬盘写电路组成示意图,3磁头定位系统,()初始定位 ()准备定位 ()检查出错标志 ()磁头小车启动 ()返回信息,需要分成以下几步进行:,4硬盘驱动器的控制逻辑,硬盘驱动器的控制逻辑包括控制与检测两

12、个过程。前者包括对主轴电机、磁头控制电机等进行的稳速控制、位置控制、启动停止控制过程;后者包括主轴索标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测量的索标周期、定位标记和磁头运动速度的检测过程。,返回本节,8.3.2 硬盘适配器,硬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硬盘适配器部分它位于微机系统的一侧 ;二是读写逻辑,位于硬盘驱动器内。它们通过数据及控制电缆线相连接。,硬盘适配器的组成,1)扇区缓冲器 2)数据缓冲器 3)硬盘控制器 4)接口控制器 5)驱动器选择控制器 6)数据分离电路 7)写预补偿电路 8)驱动电路 9)系统接口信号 10)硬盘驱动器接口信号,(1)硬盘适配器(如图8.16所示),

13、图8.16 硬盘适配器电路框图,常见几种硬盘接口的数据及信号电缆: 1)进出数据分离电路的信号线 2)到达写预补偿和同步电路的信号线 3)进出缓冲/接收(I/O)的信号线,(2)硬盘驱动器数据电缆信号,图8.17 Intel 8272A 内部结构示意图,(3)硬盘控制器INTEL 8272A,(4)HDC的硬盘命令及端口寄存器 (如表8.38.6、图8.18所示),1)硬盘驱动器命令 2)硬盘驱动器控制器的端口 3)序列寄存器 4)端口编程,表8.3 硬盘驱动器控制器的端口寄存器地址、内容、用途,驱动器、工作模式等选择,表8.4 320H命令序列寄存器的内容,表8.5 320H错误序列寄存器字

14、节的格式,7 6 5 4 3 2 1 0,表8.6 命令序列寄存器字节0的错误类型,图8.18 321H硬件寄存器各位的含义,返回本节,8.3.3 硬盘驱动器数据线的线缆标准,硬盘驱动器最常用的数据线缆有五种线缆标准。变频锁相环(MFM/PLL)式数据线缆、行程长度受限制(RLLC)式线缆、增强小型设备接口(ESDI)线缆、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式线缆和集成驱动接口(IDE/EIDE)式线缆五种。,表8.7 增强小型设备接口(ESDI)20线数据线缆,1增强小型设备接口(ESDI),表8.8 增强小型设备接口(ESDI)34线控制线缆,2小型计算机接口(SCSI),小型计算机接口(SC

15、SI)的数据线缆有50线和80线两种形式的数据线缆。如表8.9所示为50线的SCSI数据线缆,其尺寸一般有5.25英寸和3.5英寸两种。,表8.9 SCSI接口驱动器50线缆,返回本节,8.3.4 增强IDE(EIDE或ATA-2)接口,EIDE接口规范中还通过一种被称为ATAPI的新标准,使IDE(或ATA)接口支持CD-ROM驱动器。EIDE接口外形如图8.21所示。应用在硬盘接口上时,EIDE接口一般都采用PIO模式,表8.11定义了EIDE传输模式及其最小总线周期时间。,图8.21 EIDE接口插座外形,表8.11 EIDE传输模式及其最小总线周期时间,1超级DMA/33接口协议,超级

16、DMA/33接口协议是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新型协议。通过标准的总线主控制器IDE的接口电路来启动和控制这种传输。超级DMA/33通过一个源同步信号协议来传输数据,以支持数据传输的突发操作。是采用总线主控制方式,在硬盘上安装控制硬盘读写的DMA控制器。,2超级DMA/33接口信号,当工作在超级DMA/33模式时,只是对一些标准的IDE控制信号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这些重新定义的信号如表8.12所示。从IDE设备到IDE接口的数据传输定义为读周期,从IDE接口到IDE设备的数据传输定义为写周期。,表8.12 超级DMA/33接口控制信号的重新定义,3超级DMA/33工作过程,使IDE接口工作在超级DMA/33模式时,必须预进行初始化编程,这种初始化编程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对IDE接口的使能和配置,一个是对IDE设备的使能和配置。对于IDE接口,必须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