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39782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9.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_2004年_2020年(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2004 年 一202 0 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 05 年 l月 第一部分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总则 城币性质 、 发展目标与策略 城币规模 第二部分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 乡协调发展 新城发展 中心城调 整优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三部分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资源节约 、 保护与利用 市政基础设施 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近期发展与建设 规划实施 附录 汗 : 文扫阴专津i该日士为日 _式内容 仪为文

2、本正式条款内容的 1必要说明 第一部分 科学 确定城市性质 、 目标 与规模是编制城市总体 规划 的前提和基础 。 本次规划 立足于 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 , 认真贯彻党的 十六 大提出的 “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 坚特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协 调发展 ,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道路 ” 的 方针 , 并以此作为思想理论基础 , 认真研究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北京城 市发展所 面临的矛质与问题 , 正 确认识北京城市发展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地位 和作用 , 深入分析城 市发辰的重要 条件 , 尤其是资源环境的承载能 力 , 在此基砒上明确城市发展面临的形 势和要求 , 科学

3、地 确定城 市性质 、 目标与规模 , 为有效配笠城市发展资源 、 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 , 促 进北 京经济 、 社会和环境的和 谐 、 协 调和稳定发展莫定基础 。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199 3年以来 经国务院批准 的北 京城市总体规划 (19 9 1年一201 0 年) ) )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 , 规划确定的20 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 现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 阶段 。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充分 利用好城 市发展 的良好机 遇和承办2 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 动作用实现 首都经济社 会的持续快

4、速发展解决城市发 展 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 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 发展确定新的目标 . 开拓 新的空间 , 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00 2 年5月北京市 第九 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 京城 市总体规 划的工作任务 . 根据200 3年国务院对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 示精神 , 以及200 4 年 1月建设部 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 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 , 特编 制 北京城市总体规 划 (2 00 4年 一20 2 0 年) 。 了 99 乙年国务院批准 ( ( 4 匕京城市总体规划 (19 9 1 年 一 20 10年)以来 , 总体规划得到认真

5、贯彻执行 , 首都经济社 会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 人民生活水 平逐 步提高 。 实践证明 , 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方针和原则 是正确 的 , 在指导首都各项建设 , 促进协调发展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 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2 01 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 前实现 , 城市发展到 目前阶段 ,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 新问 题 。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功 能的不断集聚 , 交通拥 堵状 况日趋紧张 , 水资源 、 能源供应不足 , 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压力巨大 , 建成区呈现无序 蔓延的趋势 , 城乡二元 结构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 城 乡差距明显 ,

6、京津 冀地区整体发展需要更好地协调 。 单中心的发展格局已经 难以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 , 迫切需要对上版总体 规划进行总结和调整 , 从总体规 划的战略性 、 全 局性的角 度 , 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 设的需要 , 充分利用好城市发 展的良好机遇和举办2 00 8 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 , 2。 。2 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 党代会提出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 工作任务 。 2 0 0 3 年7月 ,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北京市委 、 市 政府领导下组织完成了(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2 0饰 ) , 经 首都规划建 设委员会 第二十三次会议 审议后上 报国务

7、院 , 得到充分肯定 , 并批示据此修编北京城市总体 规划 。 2 00 4年 !月 , 建设部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求尽快 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 第2条指导思想 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 。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 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 的科学 发展观 牢固树立抓住机遇 、 加 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 促 规划北京建设 6 文本 进经济社会 和人的全面发展 , 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 的能力 。 川 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 、 为日益 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 、 为国家教育

8、、 科技 、 文化和卫生事 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 (2)贯彻 “ 五个统筹 “ 的原则 。 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 统筹城乡发展 , 推进郊区城 市化 进程 . 实现城区与郊区的 统一规划 ; 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 区与郊区 、 南城与北城 、 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 划 积 极推动区域协调 发展 ; 统筹 经济与社会发展 , 规 划好产业 与社会事业 发展 的空间布局 ; 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 , 协 调好人口 、 资源和环境 的规划配置 :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要求 , 提高城市现代化 、 国际化水平 。 (3 )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

9、配置的基础性作 用的原则 。 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 综合协调作用 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 重视科技 、 教育 、 文化 、 卫生 、 体育 、 社会福利等社会事 业的发展 。 (引贯 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 。 把握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 , 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 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 (5 )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 。 处 理好经济建设 、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 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 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 充分考 虑资源

10、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 全面推进土地 、 水 、 能源的节 约与合理利用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 先的发展战略 .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 、 减少污染的发展模 式 , 实现城 市可持续发展 。 北规京划建设 第3条发展重要条件 (1 ) 党中央 、 国务院要求北京率 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 北京承办2 008年夏季奥运会是北京经 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 要机遇 。 ( 2 ) 巩固首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保 持经济社 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 是北 京在国 家重要战略机遇 期内实现持续 快速 、 健康发展的 良好基 础和重要保障 。 北京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处

11、于全国领先地 位 , 尤其是在社会事业发展 、 金融产业 、 科技创新 、 人文 人才资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 首 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 , 为北京在国家重要战略机 遇期内实现持续 、 快速 、 健康发展莫定了良好基础 , 提供 了重要保障 。 随着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 , 北京经济发展处于快速 、 稳定的增长时期 , 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保持在1 0 %以上 , 首 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 、 二 、 一 ” 的产业发展格局 全面 形成 ,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 , 经济增长 的质量和效益显 著提高 ; 各项重大改革稳步推进 ; 城 市建 设和管理水平进 一步提

12、高 ; 科 技 、 教育 、 文化 、 卫生 、 体育 、 社会福利 等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 ; 全方位 、 多层 . 次 、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 。 但在发展 中 还存在着市场化程度较低 , 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 、 质量 、 效 益不够协调 , 城市化进程巫需加快等一些 问题 。 金融产业 : 北京是全国性金融管理中心 , 具有政治 、 经 济决策和国 际化程度 高的独特优势 。 2 。 。3年 , 全 国9 0%的 信货 资金 、 6 5%的保 费资金以及超过8 0%的金融机构的业 务 总部和研发中心都集聚在北京 , 北京金融业的产值占地 区生产总值

13、(GD P )的 比重已经超过了15% , 成为北京 第一 大支柱产业 , 发展潜力巨大 。 科技创新 : 北京无论在拥有科 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 , 还是在科学家 、 工程师占科技活 动人员的相对数上 , 都处 于 全 国前列 。 在科技产 业化方面 , 已形成较好的市场运行 机制 , 并形成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 共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的格局 。 人文人才资源 : 人文人才资 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 北京具有丰富的人文 资源 , 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 , 文化 名人荟革 。 北京是全 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 , 人 才拥有量 、 培养力度及高等院校数量为全 国第一 。 城市基础设

14、施 : 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始终处于优先 发展的地位 。 到2 00 3年底 , 全市道路总长度约5500公里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11 4 公里 , 公路密度 、 道路密 度 、 城市运营轨道长度 、 人均拥 有道路面积居全国前列 ; 一 大批城市供水 、 供气 、 供热 、 供电 、 交通 、 园林 、 环卫设 施相 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 大大增强了城市的承载 能力 , 综 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 ( 3 )土地 、 水 、 能源等自然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是 保障北 京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城 市发展规模应严 格控制在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承载能 力之内 。 北京市山 区 面

15、积约 1。 。72平方公里 , 是维持北京良好 环境的重要生态屏障 , 应重点 加以保护 。 北京平原地区面 积约 6 358平方公里 , 扣 除农 、 林 、 水域以及其它维持生态 所必需的用地 , 可用 于城 乡建设的 用地只有2 4。平方公里 左右 。 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 年人均水资源 量不足 30 0 立方米 , 仅为全 国人均的八分之一 , 世界人均 的三十 分之一 , 是资源性缺水地区 。 北京市现状可供水量 在平水年份为4 0亿立方米 , 在枯水年份只有3 4 亿立方米 , 平原地区平均地下水开发率达到10 9% 。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 影响首都现代化建 设的 突

16、 出矛盾 。 北京能源供应体系的安全可靠性 不够 , 衬外依存度较 高 。 北京的能 源资源极为有限 , 能源供应以外地调入为主 。 7 自产煤炭主要分布在 京西门 头沟区和房山 区 , 有少量的水 力发电资源 , 石油和天然气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工业储量 。 电力供应 6 0%从华北电 网调入 , 天然气来自陕甘宁 长庆气 田和华北油田 , 原油全部由外地调入 , 原煤主要由山西调 入 。 另外 ,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 北京能耗水平过高 , 能 源浪 费严重 。 能 源结构仍不够合理 , 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 要因素之一 。 能源 问题直接关系到 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 必须 坚持把节约能源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保障能 源安全 放在首位 。 ( 4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是制约北京城市发展 的重要因 素北京城市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环 境与生态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目标 。 根据目前研究结论表明 , 北京若要维持相对良好的生 态环境条件 , 平 原地区应至少保证 55。平方公里 的绿色生 态空间 。 若要实现更高的城市与地区环境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