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692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_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小捞 第八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高级扫描特征,8.1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8.1.1 可变剖面扫描工具 8.1.2 Trajpar参数和关系式的应用 8.1.3 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8.1.4 创建恒定剖面扫描特征,8.1.1 可变剖面扫描工具,1概述 可变剖面扫描工具可以建立一个扫描特征,该特征是由一个截面沿着一条原点轨迹线和多条轮廓线(链轨迹)进行扫描得到的。在扫描的过程中,如果剖面的边界与扫描轨 迹线、扫描轮廓线对齐的话, 则扫描剖面的形状和大小将随 着原点轨迹以及轮廓线的变化 而变化。,2可变剖面扫描操控板,选取【插入】【可变剖面扫描】,或在右工具箱中 单击工具图标 ,打开可变剖面扫描操控板:,【参照】面板:

2、,在面板中可以选取用于控制扫描截面大小和形状的扫描轨迹,定义扫描过程中的剖面控制方式、水平/垂直控制方式以及起点的X轴参照。,两类:原点轨迹和链轨迹。 (1)原点轨迹 用于引导截面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截面的原点始终落在该轨迹上。即原点轨迹是扫描截面原点的运动路径。 原点轨迹可由多段线条组成,但这些线条之间必须相切。 原点轨迹不可以删除,但可以在轨迹 列表中选取原点轨迹后,在图形区再 选另外一条曲线,替换原来的原点轨 迹。,3 扫描轨迹,(2)链轨迹 用于控制扫描过程中截面的变化,它和截面的交点形成控制点,以控制截面的形状和大小。 对于不是X轨迹、法向轨迹或相切轨迹的链轨迹,可以在其右键菜单中

3、选取【移除】,或按下Ctrl键在图形区单击该轨迹将 其移除。,(1)【X轨迹】 在【剖面控制】栏选取【垂直于轨迹】或【恒定的法向】选项,并在【水平/垂直控制】栏选取【X轨迹】选项,需要选取某链轨迹作为X轨迹以确定剖面的X轴方向。 即截面的X轴通过选定的X轨迹和 扫描截面的交点。 注意原点轨迹不可以成为X轨迹, 并且X轨迹只能有一条。,4 轨迹属性含义,(2)【法向轨迹】 在【剖面控制】栏选取【垂直于轨迹】,需要选取某轨迹为法向轨迹以确定剖面的Z轴方向。 即在扫描过程中扫描截面将始终与选定的法向轨迹垂直。 法向轨迹只能有一条,但是一条 轨迹可以既是X轨迹,同时又是 法向轨迹。 (3)【相切轨迹】

4、 用来确定剖面绘制时的相切参照。 如果某轨迹和一个或多个曲面相 切时,可以选取该轨迹为相切轨 迹,【参照】面板【剖面控制】列表框中可选取剖面的定向方式: (1)【垂直于轨迹】:剖面在扫描过程中与法向轨迹线保持垂直。即剖面的Z轴方向沿着法向轨迹的切线方向。 (2)【垂直于投影】:剖面的Y轴垂直于指定的投影参照平面,Z轴沿着原点轨迹在投影参照上的投影曲线的切向方向。 (3)【恒定法向】:剖面的Z轴方向始终沿着指定的参照所定义的方向。,5 剖面控制,用于控制剖面扫描时的扭转形状: 【自动】:自动定位剖面的旋转方向,该方法可使扫描特征有最小程度的扭曲。 【垂直于曲面】:当原点轨迹位于曲面上时,该项为缺

5、省选项。此时剖面的Y轴会垂直原点轨迹所在的曲面。,6水平/垂直控制,8.1.2Trajpar参数和关系式的应用,“trajpar” 参数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变量。在扫描的起点处,该参数值为0,在扫描的终点处该参数值为1。而在特征创建的过程中,参数值将在0到1之间以线性方式变化。 trajpar参数必须和关系式配合使用来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a):不使用关系式。 (b):使用关系式“sd6=23+30*trajpar”。 (c):使用关系式“sd6=23+8*sin(trajpar*3*360)”,可以将Trajpar参数、关系式以及图形模型基准相结合来控制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方法:在【插

6、入】主菜单下依次选取【模型基准】、【图形】选项,为创建的图形模型基准输入名称后,进入二维草绘模式,创建一个“图形”模型基准。然后使用可变剖面扫描与关系式,让扫描特征与创建的图形模型基准相结合。,计算函数evalgraph(“graphname”,x) graphname:图形模型基准的名称 x:沿着图形模型基准X轴的坐标值。 函数返回值:图形模型基准y坐标的值。 例如:evalgraph(“图形1”,100*trajpar): 图形模型基准名称为“图形1”,变量x的值在0到100之间变化,函数的返回值是图形1在x坐标从0到100变化过程中y坐标的值。,图(a):图形模型基准特征,名称为“图形1

7、”。 图(b):将“图形1”与可变剖面扫描、关系式相结合创建的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特征的截面尺寸“sd4”的值为计算函数的返回值。由于计算函数的返回值随着图形1的y坐标值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得模型的高度尺寸也随之进行变化。,8.1.3 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1.以下使用垂直于轨迹剖面控制方式创建图示模型 。,2. 以下使用三条曲线创建图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3.以下使用两条曲线并结合trajpar参数和关系式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以下用图形模型基准、关系式、trajpar参数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4. 以下使用可变剖面扫描工具创建恒定剖面扫描特征 。,8.2 螺旋扫描特征,8.2.1 创

8、建螺旋扫描的方法 8.2.2 创建螺旋扫描实例,8.2.1 创建螺旋扫描的方法,使用螺旋扫描工具可以将一个截面沿着一条假想的螺旋轨迹线进行扫描,从而得到螺旋状的实体或曲面特征。 创建特征时需要设定: 螺旋扫描属性 绘制螺旋扫描外形轮廓线 指定螺旋扫描的节距值 绘出扫描截面图,1. 属性设定 选取【插入】【螺旋扫描】【伸出项】,弹出【螺旋扫描】特征定义对话框和【属性】菜单。前者列出了创建螺旋扫描特征需要定义的选项。而后者则包含了三类属性选项: (1)节距类型 螺旋扫描的节距类型有两类:常节距和变节距。,(2)截面放置 截面放置方式有:【穿过轴】和【轨迹法向】。 (3)螺旋旋向 旋向属性包含【右旋

9、】和【左旋】两种 。,2. 绘制螺旋扫描轮廓线,设定螺旋扫描属性后,需要绘制螺旋轮廓线。轮廓线的起点即为螺旋扫描的起始点。 绘制螺旋扫描轮廓线时需注意: (1)必须绘制中心线,该中心线将作为螺旋扫描的旋转轴。 (2)绘制的轮廓线必须为开放截面,且轮廓线任意点的切线不能与中心线垂直。,3. 变节距螺旋扫描,如在属性设置中选取【变节距】,则在绘制完螺旋扫描轮廓线后需要依次输入轮廓线起点和终点处的节距值,而中间部分的节距值将以线性方式进行变化。 也可以在节距图中通过定义轮廓线中间某点处的节距值,使中间部分的节距呈非线性变化。,4. 螺旋扫描截面,节距定义完后,系统将切换至草绘模式,以绘制螺旋扫描截面

10、。注意截面需要绘制在两条正交的中心线处,该处为扫描轮廓线的起始点。,8.2.2 创建螺旋扫描特征,1. 创建定节距螺旋扫描特征,2. 更改为变节距螺旋扫描特征,8.3 扫描混合特征,8.3.1 扫描混合特征方法 8.3.2 创建扫描混合特征,8.3.1扫描混合特征方法,扫描混和方法可将多个截面沿着一条轨迹线扫描来创建特征 1. 【混合选项】菜单 【选取截面】:选择已有的曲 线或边为截面边线。 【草绘截面】:在草绘模式下 绘制所需截面。 【垂直于原始轨迹】:扫描混 合时特征截面将始终 与原始轨迹线垂直。,【轴心方向】:扫描混合时特征截面的Y轴方向 将保持与选定的轴心方向平行。轴心方向 可以用平面

11、、曲线/边/轴或坐标系等为参 照来定义。 【垂直于轨迹】:扫描混合时截面垂直于选定的法向轨迹线,而不垂直于原始轨迹,2. 扫描轨迹,建立扫描混合特征时,可以草绘轨迹或选取已有轨迹作为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 注意,当轨迹线是由多段曲线组成的开放曲线时,必须将起始点放置在轨迹线的起点或终点处。 更改轨迹起始点的方法是在选取某点后,右键菜单中选取【起始点】选项。,系统缺省在扫描轨迹起点和终点处均放置混合截面。如果轨迹线是由多段曲线组成或在绘制扫描轨迹时已经添加了断点,则系统弹出【确认选择】菜单,以指定在扫描轨迹的哪些位置点放置截面。 由于扫描混合特征具有混合特征的特点,因此,每个截面的起始点位置必须一致,且截面顶点数也必须相同,3. 指定截面位置,8.3.2创建扫描混合特征,以下通过实例介绍图示扫描混合特征的创建:,扫描轨迹,混合截面2,混合截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