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020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燕辉 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G技术及设备开通维护,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通信系 宋燕辉,任务1 WCDMA系统概述,任务2 WCDMA无线网络,任务3 WCDMA核心网络,任务4 WCDMA空中接口,任务5 WCDMA物理层,模块三 WCDMA移动通信技术,任务6 WCDMA无线资源管理,任务7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3,问题引入,WCDMA的标准由3GPP定义,3GPP协议版本分为R99/R4/R5/R6等多个阶段,那么核心网络如何演进? 各个版本具有怎样的特点? 其网络结构又如何?,核心网络的定义,5,1、 WCDMA核心网络演进策略 2、3GPP R99核心网络 3、3GPP R4核心网络 4、3GPP

2、R5核心网络 5、实践活动,3GPP网络协议发展,3GPP R99,3GPP R4,3GPP R5,3GPP R6,功能冻结时间点,2000/03,2001/03,2002/03,2006,3GPP各版本功能差异,R99:新的无线技术的引入,核心网络无根本性改变 R4:核心网络电路域MSC被拆分为MSC Server和MGW两部分组成,引入TD-SCDMA R5:引入HSDPA,支持端到端的VOIP,核心网络引入了大量新的功能实体组成IMS域,改变了原有的呼叫流程。 在R6版本中,将会实现WLAN与3G系统的融合,并加入了多媒体广播与多播业务。 R7:引入HSUPA技术 R8:LTE技术,LT

3、E技术,LTE:长期演进,3GPP制定的高数据率、低时延、面向分组域优化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标准项目,也称“准4G”技术。 LTE的技术核心:OFDM、MIMO 带宽:1.5Mhz-20MHz 峰值数据率:上行50Mbps,下行100Mbps,9,1、 WCDMA核心网络演进策略 2、3GPP R99核心网络 3、3GPP R4核心网络 4、3GPP R5核心网络 5、实践活动,R99核心网络结构,R99核心网络结构,R99核心网络特点,核心网络逻辑上划分为CS电路域和PS分组域 核心网和接入网之间的Iu接口基于ATM 语音:ATM AAL2 数据:ATM AAL5/GTP 核心网络电路域基于

4、TDM承载技术 核心网络分组域基于GPRS技术,由SGSN,GGSN,BG,CG等功能实体构成,R99核心网基础功能实体(公共实体),HLR:完成移动用户的数据管理(MSISDN、IMSI、PDP ADDRESS、签约的电信业务和补充业务及其业务的的适用范围)和位置信息数据管理(MSRN、MSC号码、VLR号码、SGSN号码等) AUC:存储用户的鉴权信息(密钥) EIR:存储用户的IMEI信息 SCP: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存储业务逻辑,负责智能业务处理,R99核心网功能实体(CS域),MSC/VLR:完成电路交换型业务的交换和信令控制 移动性管理 呼叫接续接续及业务处理 短消息控制 GMSC

5、:在某一个网络中完成移动用户路由寻址功能的MSC,可以与MSC合设,也可分设 SSP:智能网中的业务交换点,负责业务触发,可以和MSC/GMSC合设,R99核心网功能实体(PS域),SGSN:完成分组型业务的交换功能和信令控制功能 位置更新流程 PDP Context上下文激活 切换控制 短消息控制 数据包的转发功能:GTP隧道模式 GGSN:移动分组网络与Internet间的网关设备,主要功能包括 GTP隧道的管理与激活 GTP隧道的封装与解封装 CG: 计费网关,收集并合并话单,R99 CS域主要接口,R99 PS域主要接口,R99网络接口:Iu-CS接口协议栈,R99网络接口:NO7信令

6、接口,MSC/VLR,GMSC,Node B,RNC,HLR/AuC,GGSN,SGSN,PSTN,Internet,GPRS IP骨干网,CGF,BG,SS7,SCP,Inter-PLMN网络,C N,UTRAN,Iub,R99网络接口:Iu-PS传输面,R99网络接口:Gn接口,MSC/VLR,GMSC,Node B,RNC,HLR/AuC,GGSN,SGSN,PSTN,Internet,GPRS IP骨干网,CGF,BG,SS7,SCP,Inter-PLMN网络,C N,UTRAN,Iub,Gn,R99核心网络小结,基本沿用GSM机制 承载基于TDM及ISUP信令构建 分组域网络基于IP

7、技术构建,是GPRS网络的延续和发展,23,1、 WCDMA核心网络演进策略 2、3GPP R99核心网络 3、3GPP R4核心网络 4、3GPP R5核心网络 5、实践活动,3GPP R99与R4网络差异,MSC,SCP,HLR,MSC,RAN,RAN,RAN,TDM,MSC Server,SCP,HLR,RAN,RAN,RAN,TDM/ATM/IP,MGW,MGW,MSC Server,TUP/ISUP/BICC,TUP/ISUP,注:R99与R4的分组域无变化,图中未画出。,R99,R4,H.248,H.248,MAP Over TDM,MAP Over TDM/IP,CAP Over

8、 TDM,CAP Over TDM/IP,R4核心网结构优势分析,灵活的组网方式:TDM/ATM/IP组网 承载网络融合: TDM/ATM/IP组网电路域与分组域采用相同的分组传输网络,可与城域网进行融合 可扩展性:控制面MSC Server、承载面CS-MGW可分别扩展 可管理性:控制面MSC Server集中设置在中心城市,承载面CS-MGW分散设置在边缘城市,更利于新业务迅速普及开展 向NGN的演进:R4 控制与承载相分离,具备NGN网络的基本形态,3GPP R4协议组网,R4本地网组网模式,R4分组长途网,R4 MSC SREVER功能,继承了R99 MSC的所有电路域控制面功能,不在

9、其内部实现承载面的交换功能(由MGW以多种承载方式实现); 对外提供纯粹的信令接口; 集成了R99 VLR功能,以处理移动用户业务数据及CAMEL相关数据; 对电路域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涉及的MGW中承载终端及媒体流的控制,是通过3G扩展的H.248协议来实现的; 与其他MSC server间通过BICC信令实现承载无关的局间呼叫控制; 支持MGW及自身的登记及故障恢复操作,并可要求MGW主动上报其终端特性,R4 GMSC SREVER功能,由GMSC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控制组成,只完成GMSC的信令处理功能。 具有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如MS被呼时,网络如不能查询该用户所属的HLR,则需要通过GMS

10、C server查询,然后将呼叫转接到目前登记的MSC server中。 通过H.248协议控制MGW中媒体通道的接续。 支持BICC与ISUP的协议互通;,R4 MGW功能,MGW是3G R4核心网的用户承载面的网关交换设备,位于3G CS核心网通往无线接入网(UTRAN/BSS)及传统固定网(PSTN/ISDN)的边界处;是Iu接口、PSTN/PLMN接口的承载通道,以及分组网媒体流(如RTP流)的终结点。 MGW不负责任何移动用户相关的业务逻辑处理。 MGW 可以支持媒体转换、承载控制及业务交换等功能,如GSM/UMTS各类语音编解码器,回音消除器,IWF,接入网与核心网侧终端媒体流的交

11、换,会议桥、放音收号资源等。 MGW可通过H.248信令,接受来自 MSC server及 GMSC server的资源控制命令。 支持电路域业务在多种传输媒介(基于AAL2/ATM, TDM,或基于RTP/UDP/IP)上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承载控制。,R4 SG功能,信令网关(SG)在基于TDM的窄带SS7信令网络与基于IP的宽带信令网络之间,完成MTP3用户的传输层信令协议栈的双向转换 (SIGTRAN M3UA /SCTP/IP SS7 MTP3/2/1)。 SG在物理实现上可与(G)MSC server或MGW合一,H.248协议基本概念,在R4网络连接模型中,对MGW内可被MSC s

12、erver所控制的实体或对象的描述,主要通过“上下文”和“终端”2个抽象概念来描述: 终端(Termination) : 一个终端是MGW中媒体/控制流的起源或终结点。一个终端由一系列特征属性来描述。而相关特征属性则通过包含在命令中的一系列描述符来表征。每个终端都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TerminationID); 终端属性(Property): 终端属性用来描述终端的功能特性,具有紧密关联的终端属性被封装在“描述符”内,每个终端属性都自己的唯一标识符(PropertyID); 上下文(Context): 一个上下文是一组终端的关联的抽象。若上下文关联中包含了多于一个的承载终端,则该上下文描

13、述了终端间的拓扑关系(如谁听取/看到谁)、媒体混合和/或交换参数;,R4呼叫流程举例,运营商A,运营商B,假定一个移动用户O从运营商A的网络呼叫移动用户T,移动用户T在运营商B的网络。其中RNC-O、BSC-O、MSC SERVER-O、MGW-O为运营商A的网络设备;对应RNC-T等其它设备为运营商B的网络设备。假定从A运营网络不能直接到B运营网路取漫游号码。,R4的移动呼叫移动流程-前向承载建立,R4的移动呼叫移动流程-后向承载建立,R4核心网络小结,控制承载分离 承载多元化TDM/ATM/IP 引入了BICC/H.248等协议 信令在IP承载,38,1、 WCDMA核心网络演进策略 2、

14、3GPP R99核心网络 3、3GPP R4核心网络 4、3GPP R5核心网络 5、实践活动,R5核心网络结构,3GPP R5主要特点,新增IP多媒体域IMS,提供实时IP多媒体业务 基于SIP的多媒体呼叫信令 PS域和IMS为网络发展的重点 基于IPV6协议,增强的QoS保证功能 增强的业务 CAMEL IV PUSH 增强的OSA/VHE业务环境,P-CSCF功能,SIP终端接入IMS的汇聚点,包括 SIP Proxy 支持终端注册过程、管理注册后的连接信息 QoS 控制(PCF) 安全管理 资源优化 SIP压缩/解压缩 SIP消息优化 紧急会话检测处理 计费,S-CSCF功能,IMS网

15、络的业务交换中心,包括: 用户管理,处理用户登记请求,对用户进行鉴权及业务合法性检查; 业务交换与业务控制,根据签约信息确定SDP,根据定制的规则执行会话控制,连接到业务服务器; SIP消息处理,处理SIP请求及回应消息;将 E.164地址转化为SIP URL;在SIP消息中插入或剥离相关参数及加密; 计费,I-CSCF功能,IMS域的互通关口局,其功能包括: 对SCSCF的管理,包括分配一S-CSCF处理用户的登记请求 将SIP请求路由给相关的S-CSCF。 把网络的拓扑,容量,配置隐藏起来(THIG)。会话穿过不同的运营商的网络时,将由I-CSCF 进行网络之间的交互,起到关口局作用。 产

16、生相关计费数据,MRF功能,MRF 包括 MRFC 和 MRFP 两部分,提供三种主要的功能: Tones and announcements Ad hoc conferences (multiparty calls) Transcoding MRF与MGW的功能有些相象,一般说来,MGW实现异质网络的互通,MRF解决同质网络的互通,MGCF 功能,呼叫处理、媒体网关控制 执行ISUP/BICC与IMS呼叫控制协议(SIP)间的协议转换 根据入局呼叫的路由号码,选择CSCF 当MGCF收到带外信息时,转发给CSCF或IM-MGW,HSS,HSS是HLR功能的扩展 IM子系统请求的用户控制功能 PS域请求的有关HLR功能子集 CS域部分的 HLR功能 HSS支持鉴权、授权、名称/地址解析、位置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