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8938679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食用菌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食用菌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食用菌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食用菌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项目建议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用菌调查报告 食用菌是一类可食用的菌类。本文将介绍食用菌调查报告。 食用菌调查报告第一篇: 前言 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报告分析了食用菌生产、销售、价格、保鲜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等情况,结合郴州食用菌产业的现状,浅谈了几点关于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一、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全球食用菌销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04年全球食用菌消费量为1,953万吨,2010年达到3143万吨,年均增长8.2

2、6%。世界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双孢菇、香菇和平菇等。其中,双孢菇是欧、美国家的主栽品种,而香菇则在亚洲国家占主导地位。美国、荷兰、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是世界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其中中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居世界首位。美国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品种为双孢菇,还有少量香菇、平菇等其他品种。据美国农业统计部门统计,2009-2010年产季,美国食用菌总销量为36万吨,总销售额为9.25亿美元。荷兰、法国、西班牙是欧洲的食用菌主产国,生产的主要品种均为双孢菇,2010年上述三国的产量分别达到23万吨、14吨和14万吨。日本是亚洲食用菌生产大国,主要生产品种有香

3、菇、滑菇、金针菇、平菇、真姬菇等,2010年日本食用菌总产量约为42万吨。韩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很快,产量居前的品种分别为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等。1978年韩国食用菌产量为3万吨,2010年约为20万吨。、 二、我国食用菌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一)我国食用菌总体市场容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食用菌栽植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真菌物种资源。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统计,全国现已查明真菌种类达1,500种以上,其中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有60多种。我国不仅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所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

4、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还不足10万吨,产值不足1亿元,而到201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261.8万吨,总产值达到1272.7亿元,其规模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菜、果而居第六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产业大国,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银耳、滑菇、灵芝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容量不断增加,食用菌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二)食用菌出口情况 我国食用菌主要是国内消费,出口量不大,但2003年至2008年我国食用菌出口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年均增长9.53%。近几年来,因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出口量有所回落。2010年出口量为49万吨,

5、创汇17.5亿美元,食用菌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为2.23%。 (三)我国食用菌产业主要生产区域 我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从南到北,从山区到平原,食用菌产业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食用菌区域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结果表明,产量超百万吨的省有山东、江苏、河南、福建、河北、四川、黑龙江等7省,占全国总产的63%;50-100万吨的有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辽宁、吉林、安徽等9省。这16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93.8%。 三、食用菌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传统五菇三耳 香菇:2011年,香菇的价格在不同的栽培方式和不同时期和区域差异较大。大棚

6、反季节香菇,比传统栽培香菇在价格上高出约15%左右。2010年香菇栽培数量有所减少,2011年出口货源也相应减少,香菇干品收购每千克的价格在往常收购基础上高出58元,出口规格菇收购价每千克在部分地区达42元左右。 草菇:草菇由于产区有限,生物转化率较低。市场价格在2011年相对平稳,只是节假日期间,受需求量增大的影响,高于平常价格。草菇全国年均价格在10元左右徘徊,节假日期间一般维持在1516元。 金针菇:作为常见的菇品,金针菇近年供应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金针菇适宜工厂化的特性,导致金针菇在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鲜品价格与一般蔬菜价格持平,全国年均价4元左右。但是绿色无公害养殖

7、方式培育的金针菇特别是白金针菇依然维持在较高的价格水平,比常规栽培的价格要高出约2倍左右。 平菇:平菇是菇品中供应量明显高于需求量的一个食用菌品种。近年来,平菇价格一直是菇品中价格最低的一个品种。2011年平菇全国市场价格一直在每千克1.22元之间浮动。 凤尾菇:凤尾菇因其特性,一直是酒楼饭店菜谱和食客中较受欢迎的一个品种,凤尾菇鲜品在消费市场中的需求远远大于干品需求,干鲜品利润差异不大,所以凤尾菇加工品及干品极少。2011年全国均价每千克售价8元左右。 黑木耳:2011年黑木耳出口内销销量同比增加13%左右,价格稳定在每千克干品3646元,小朵形、色黑、质脆的品种市场价格和利润空间都比较大,

8、而黄褐色或红褐色的大叶品种市场则受欢迎程度不高,木耳鲜品的价格主要维持在5元左右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在2元左右。 银耳:2011年银耳市场销量持平,银耳价格出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北京新发地均价70元/公斤,呼伦贝尔均价达到80元/公斤,北方地区辽宁价格最低,也达到60元/公斤。南方大部分地区则维持在42元/公斤左右。广东东莞银耳跌幅最大,由最高价100元/公斤下跌至56元/公斤。银耳每千克干品产地收购价变化不大,一直稳定在2026元,国内主要地区银耳价格集中在55-65元/公斤,目前市场均价58元/公斤。 毛木耳:2011年毛木耳每千克鲜品全国均价在23元,干品则在1014元区间范围内波动,由于毛

9、木耳容易栽培,产量高,价位与蔬菜接近,受欢迎程度也比较高。 (二)新兴的10种菇品价格 白灵菇:白灵菇属于低温型菇类,产区限于北方,市场仍处于供求不平衡态势。2011年国内主要地区白灵菇价格集中在10-16.4元/公斤,地区间的差距差价缩小。 杏鲍菇:是秋冬主栽品种,从南到北秋冬均适生产,近年被白灵菇冲击,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国内多数地区杏鲍菇市场价格走势平稳,价格基本维持在每千克鲜品810元,价格波动幅度在1.0-2.0元/公斤。 茶薪菇:国内主要地区茶树菇鲜品价格集中在8-12.6元/公斤,鲜品消费市场仍处于升温,产区不断扩延,2011年秋冬产量将同比增加23%,干品价格每千克保持在324

10、8元区间范围内浮动,节假日前后波动幅度较大,一般波动幅度在每千克45元左右。 鸡腿菇:2011年鸡腿菇价格基本平稳,但地区间差价较大,在同期不同地区差价达三倍之多。从全年价格统计情况看,鸡腿菇每千克鲜品为8元左右,干品2835元,尽管地区间差价较大,但鸡腿菇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收益明显。 大球盖菇:口感好,加工盐渍品市场受欢迎,但是目前仍没有形成大规模栽培,2011年价格维持在均价每千克鲜菇12元左右,地区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差价幅度最高可达五倍之多。 滑子菇:市场逐步扩展,盐渍品销往全国市场每千克1618元。滑子菇市场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其涨幅度在1.0-1.5元/公斤,国内主要地区滑子菇

11、价格集中在14-15元/公斤。 金顶蘑:又名黄金菇、玉皇蘑、榆黄蘑。产区不普及,市场缺货,每千克鲜品区间在56元。 黄落伞:因其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效果,黄落伞消费呈现逐年扩大趋势。市场售价每千克在40元左右浮动,干品价格则在110120之间波动,市场较为稳定。 真姬菇:也被称为蟹味菇,每千克鲜品收购价1012元,零售价格30元左右。 灰树花:又名粟蘑,灰树花2011年每千克价格约在3035元,在不同时期有3元左右的浮动。 (三)野生菇菌六奇珍 松茸:国际市场活跃,供不应求,每千克鲜品收购价60160元不等,主要保鲜出口,市场价格较高。 牛肝菌:天然珍稀菇品,鲜菇收购价每千克1516元,可切片

12、加工成干品,每千克收购价7080元。 红菇:东南亚市场热销,主要是干品,河南、福建、四川产区正红菇收购价每千克80120元,货源紧缺。 鸡枞菌:风味清甜营养丰富,市场奇缺,每千克鲜菇收购价1218元,加工盐渍品每千克2630元。 虎掌菌:肉质柔软,风味独特,成为菜馆不可多得山珍,每千克鲜菇1215元,加工盐渍品2528元。 绣球菌:干品每千克150200元。 四、食用菌行业主要技术 食用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其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食用菌具有含水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

13、等特点,加强实用型的食用菌贮藏保鲜和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 我国从事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我国在国际上首先人工驯化栽培猴头和银耳取得成功。70年代初,木耳、香菇、银耳的纯菌种生产的制种技术获得突破,并广泛用于栽培。70年代中期,我国发明了香菇袋料栽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了双孢蘑菇堆料二次发酵技术。80年代实现了平菇、凤尾菇、滑菇、金针菇毛木耳的袋料栽培。随后,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先后在灰树花、鸡腿菇、杨树菇、长根菇等10余个品种的人工栽培技术上获得成功,极大地丰富了人工栽培食

14、用菌的种类,使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迅速上升。 (二)食用菌保鲜技术 由于食用菌含水量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因此严重地制约了食用菌的生产。为了减少损失,调节、丰富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效益,大力推行实用型的食用菌保鲜贮藏和深加工技术显得日趋重要。生产中常用的保鲜方法有辐射保鲜法、冷藏保鲜法、休眠保鲜法、气调贮藏保鲜法、硅窗袋保鲜法、化学药剂保鲜法等,上述方法各有其自身的优点。 一是辐射保鲜法。对防止开伞、保持质地、抑制呼吸和微生物繁殖有较好的效果,缺点是对色泽维持的效果不理想。 二是冷库保鲜法。

15、采收的鲜菇经整理后,放入筐中,用多层湿纱布或麻袋片覆盖。阴凉处放缸,缸内盛有少量清水,水上放置木架,将筐放于木架上,再用薄膜封闭缸口。 三是休眠保鲜法。采收后于25摄氏度以上室内放置3-5小时,使其旺盛呼吸,然后再于0摄氏度左右的冷库中静置处理12小时左右,20摄氏度左右保鲜期约为4-5天。 四是气调贮藏保鲜法。以纸袋包装,加上天然去异味剂,在5左右条件下贮藏,可保持蘑菇15天基本无褐变。该技术使用简便,适用于农村生产条件下的食用菌保鲜,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五是硅窗袋保鲜法。将硅橡按比例地镶嵌在塑料包装袋壁,就形成了具有保鲜作用的硅窗保鲜袋。该塑料袋能依靠硅窗自动调节袋内氧与二氧化碳的比例。

16、从而达到使鲜菇安全贮藏的目的。 六是化学保鲜法。化学保鲜就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抑制食用菌的呼吸强度,并防止腐败性微生物的活动。食用菌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 (三)食用菌深加工技术 食用菌食品多为传统的干鲜品和盐渍品,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改变目前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困境,需要认真探索、深入研究食用菌的化学组成、物化性质和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为食用菌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加强深入研究食用菌深加工新技术和各种食用菌的活性功能成分,为开发食用菌药用价值打下基础;加强食用菌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现场在线快速检测技术,为食用菌产业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生产建立起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