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行年终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38674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行年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支行年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支行年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支行年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行年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行年终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行年终总结xx年,我行在营业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积极适应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粮棉购销政策调整的需要,继续支持地方“三农”事业,认真执行信贷政策,全面实行规范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大力加强党建工作、干职工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业务经营保持良好的态势,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经营责任指标。s01001、新放粮棉油购销贷款物质保证率指标。累计发放贷款5850万元,实现收购值和调入值5850万元,收购和调入稻谷数量3850万公斤。新放粮棉油购销贷款物质保证率达100%。2、贷款收回率指标。1-

2、11月我行销售收入中应收回贷款累计6568万元,实际收回贷款6440万元。其中:销售货款回笼中收回正常贷款6255万元、收回其他贷款98万元、其他资金收回正常贷款87万元,贷款收回率为。3、利息收回率指标。至11月末,我行实际收回贷款利息1454万元,应计贷款利息1734万元,粮棉油贷款综合收息率,如视同中央储备贷款利息以及新增财务挂帐利息收回,粮棉油贷款综合收息率%。4、挤占挪用贷款下降率指标。挤占挪用贷款年初余额为37万元,至11月份末归还11万元,故挤占挪用贷款下降率为。5、信贷资金运用率指标。11月末,我行各项贷款旬平均余额为36623万元,资金36580万元,其中:各项存款旬平均余额

3、为1035万元,系统内存放款项旬平均余额为35905万元,资本金旬平均余额136万元,固定资产旬平均余额为496万元,信贷资金运用率为,超过99的责任制指标。一、xx年主要工作成绩一年来,全行上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中心,落实和贯彻四中全会以及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支行领导班子带领全行干职工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信贷工作卓有成效。1、对企业进行贷款资格再认定。年初,我行在去年对粮食收购企业贷款资格认定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按照购销企业,粮食储备企业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再一次对开户购销

4、企业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审定,确保粮食收购企业的市场准入关。2、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要求,切实加强信贷风险防范工作,我行根据上级行有关精神,为真实反映我行辖内经营状况,计划信贷部门深入粮食购销企业,调查了解企业负债、经营、信誉等方面情况,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全县16家购销企业经评定,AA级一家,A级一家,B级8家,C级6家,为贷款的投放奠定了基矗3、及时快捷做好粮食直补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发挥xxx行支持“三农”作用。保证财政直补资金及时准确到发放到种粮农民的手中,支行计划信贷部为此开辟绿色通道,为财政直补资金的拨付工作提供了优质服务。一是盛

5、市财政直补资金到达xxx行帐户后,及时通知县财政部门,并与县财政局协调沟通,清算各乡镇种植面积及应下拨的资金额度。二是及时调度资金,为直补资金的下拨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主动上门开展工作,我行就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多次派人与县财政部门协调,按政策要求,全县713万元的直补资金于到达后的第三天全部拨付到位,为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支持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我行应有的贡献。4、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xxx支行针对不良贷款偏高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一是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二是多次与县粮食局、县财政局领导商量讨论,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二月底三月初,我行敦促县粮食局、县房产局、县国资办三家单位,对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重新进行清理。通过实地勘测、评估,结算出评估值为47392847元,我行对其中抵押值为33174992元的资产取得了房屋他项权力证明书,办理了合法有效的抵押手续。5、较好地迎接了xx中心支行的统计工作大检查。为全面、真实地检查我行统计工作的管理,政策执行和有关具体操作等情况,根据人行及上级行有关文件精神,我行在营业部信息电脑科的正确指导下及支行党委高度重视,把本次统计自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召开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