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376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 (政法大学精品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曲新久 第五章 犯罪客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犯罪客体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层次与类型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一、犯罪客体概念 犯罪客体,又称犯罪客体要件,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的概念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在犯罪诸构成要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一)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三)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二、犯罪客体的意义 1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便于确定惩罚刑事犯罪的重点,提高人民群众与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2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确定犯罪的性质,分清此罪与彼

2、罪的界限,正确地进行定罪。 3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客观地评价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正确地制定法定刑和准确地量刑。,返回,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层次与类型,一、犯罪的一般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又称犯罪的共同客体,是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一般客体揭示的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反映的是一切犯罪的共性。,二、犯罪的同类客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又称犯罪的分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刑法将具有共同性的犯罪侵犯的客体归为一类,而这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就

3、是这类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我国刑法典根据不同的同类客体,将形形色色的犯罪划分为十类,并在分则中规定了十个罪章。,三、犯罪的直接客体 犯罪的直接客体,也称犯罪的具体客体,是指某一种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由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正确认定每一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直接客体,对正确定罪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说了解了直接客体,就能把所有的犯罪都区分开来,特别是当某些犯罪的直接客体与同类客体相同时,往往须根据其他的犯罪构成要件来认定。,犯罪客体除分为上述三个层次外,刑法学理论上还对直接客体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研究。我国刑法学理论界一般将犯罪直接客体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这是根据犯罪侵犯直接客体的不同数量所进行的一种分类。 2现实客体和可能客体。这是根据犯罪侵犯直接客体的不同状况所作的一种分类。,返回,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而犯罪对象则是犯罪行为对之施加某种影响的具体的人或物。 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区别主要表现: 1对犯罪性质的影响不同。 2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 3是否受到实际的损害不同。 4对犯罪分类的意义不同。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而犯罪对象则不是。,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