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930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衡传》文化常识最新最全20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衡传 文 化 常 识,一、作者与作品,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二、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5)史汉:史记汉书。,(6)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7)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8)通史;断代史。(例如:

2、史记;汉书) (9)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三、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 8征:征召 9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10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1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2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3下车

3、: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4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四、官职、年号、学校,1. 官职 (1)孝廉:地方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公府: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4)公车: 汉官署,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5)郎中: 始于战国,秦汉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隋唐讫清,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物,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 (6)太史令 :秦始设,西汉因之,掌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东汉专掌天时、星历。 (7)侍中:秦始置,两汉沿置,是正规官职外的加官,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 (8)河间相: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9)尚书: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属官,掌文书及群臣奏章。东汉政务归尚书台,各曹尚书令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 隋以后尚书成为六部长官,在隋唐为正三品,明朝为正二品。,2年号 永元:汉和帝年号(89105) 阳嘉:汉顺帝年号(132136) 永和:汉顺帝年号(136141) 3学校及相关词语 太学:古代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国立大学。 古代大学的名称 五帝时期:成均 夏:东序 商:右学 周:上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