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6778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 鲁迅.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5/24,1,第二章 鲁迅,2019/5/24,2,鲁迅,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从小受到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在南京与日本求学期间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著作等身。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等十六部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和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2019/5/24,3,鲁迅是新文学的先驱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和周作人一起译介欧美小说,出版了两册域外小说集。

2、文学革命中,鲁迅以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开了新文学灿烂的一页。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鲁迅的杂文则开拓了现代杂文的文体形式。 鲁迅前期是个进化论者,1927年后由于“血的教训” 和“革命文学论争的启迪” ,鲁迅认识到“唯新兴的无产阶级才有将来” ,从而“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 后期的鲁迅已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和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2019/5/24,4,第一讲 呐喊与彷徨,鲁迅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

3、话短篇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 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2019/5/24,5,(一)独特的题材、视角与小说模式,、新题材的开创 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两大题材。着力刻画两类主体启蒙者和被启蒙者,表现了启蒙者内心觉醒却无路可走,以及对被启蒙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启蒙者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药中的夏瑜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

4、子君、涓生等。 被启蒙者形象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等。,2019/5/24,6,、独特的观察与表现视角,鲁迅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表现了他们精神的愚昧(药中的华家),心灵的麻木(故乡里的闰土),孤独与空虚(明天里的单四嫂子),封建神权下的恐惧(祝福里的祥林嫂),英雄的孤独者命运(在酒楼上),对爱情的争取与抗争的失败(伤逝)。 鲁迅小说实质上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的伟大拷问,其称之为“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其实是最深刻的现实了他的小说的现代性的。鲁迅由此来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这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

5、摧残,更是在咀嚼人的灵魂。鲁迅的独特性在于,他确实残酷的鞭打着人的灵魂,但他并不以拷问自身为目的,更从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的最终指向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2019/5/24,7,3、两大情节、小说结构模式,A、看与被看:例如示众、孔乙己、药。 B、离去归来再离去:例如祝福、故乡、在酒楼上。 (三)“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完全自觉的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直到今天,人们也同样关注和强调鲁迅小说的实验性。 1、在艺术表现和结构方式上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传统(例狂人日记)。

6、2、将读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置身于复杂的叙述网络之中,呈现出既非单一的,又是动态的复杂心理、情绪、美感反映。 3、从读者、作者、叙述者与人物关系出发,鲁迅将作者(及一定程度上的读者)的主体精神、生命体验介入小说的叙述与表现中。充分体现鲁迅小说“主观抒情性”的特征。,2019/5/24,8,4、对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的探索以及对含蓄、节制、凝练的语言表现风格的追求。 (四)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贡献 1、思想贡献 A、揭示封建社会及其文化对国民精神的毒害,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B、确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人民的文学主人公地位,真正开始了新文学创作对文学主人公地位的历史调整。 C、密切关注社会

7、生活问题 ,是新文学“问题小说” 的源头。 2、艺术贡献 呐喊彷徨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里程碑。,2019/5/24,9,A、把典型人物塑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B、打破古典小说的故事性框架,开始根据题材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 “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 C、表现手法上的新的开拓既娴熟于传统白描,又广泛运用象征、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纯属现代形式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多种创作方法结合的源头。 D、鲜明的个性风格热烈与冷峻结合,寓深厚情感于冷静的客观描写之中。 从本讲分析中,不难发现鲁迅的实验的广泛性:他实际上是借鉴了诗歌

8、、散文、音乐、美术以及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试图将它们熔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散文体小说”,以至“戏剧体小说”等等。鲁迅的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的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不自觉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呐喊与彷徨正是“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的统一。,2019/5/24,10,第二讲 阿Q正传,阿Q正传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经典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角度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

9、个历史过程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一)阿Q形象 瘦伶仃,黄辫子,癞疮疤,破毡帽,大搭链,瞪眼睛,懒洋洋一个穷困不幸的流浪雇农。 (二)阿Q特征 1、精神胜利法自尊自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遣自责。 2、农民革命观改朝换代式的“造反” (复仇抢东西,做新主子)。 3、因袭传统封建思想。 4、看客的无聊、空虚与麻木。,2019/5/24,11,例1 自尊自大 鄙薄城里人未庄叫“长凳” ,他也叫“长凳” ,城里人却叫“条凳” ,他想,这是错的,可笑! 鄙薄未庄人 油煎大头鱼 ,未庄都加上半寸长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 例2 自欺欺人 说起家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

10、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挨了打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嘲笑他头上癞疮疤报复:“你还不配”,2019/5/24,12,例3 自轻自贱 挨了打,别人又要他说“是人打畜生” 阿Q觉得他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除了“ 自轻自贱 ”不算外,余下的就是“ 第一个 ”。状元不也是“ 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于是又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例4 自遣自责 赢来的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被人抢了阿Q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的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刺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

11、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刺刺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2019/5/24,13,例5 农民的革命观 阿Q躺在土谷祠里做他的革命梦: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 阿Q饶命,谁听它!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 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 : 元宝 ,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的快,搬的不快打嘴巴 ”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

12、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她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2019/5/24,14,例6 因袭传统思想 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为惩治他们起见,所以他往往怒目而视,或者大声说几句“诛心”的话,或者在冷僻处,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 例7 看客的麻木无聊 阿Q向吴妈求婚,闹出了一场风波后,出去舂米一番便都忘了。此时却听得外面很热闹。 阿Q生平本来最喜欢看热闹,便即寻声走出去了。寻声渐渐的寻到赵太爷的内院里,虽然在黄昏中,却辩得出许多人吴妈只是哭 阿Q想:“哼,有趣,这小孤孀不知道闹着什么

13、玩意儿了?”他想打听,走近赵司晨的身边。这时他猛然间看见赵太爷向他奔来,而且,2019/5/24,15,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他看见这一支大竹杠,便猛然间悟到自己曾经被打,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些相关。他翻身便走。 阿Q被枪毙以后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 坏,被枪毙便是他坏的证据;不坏何至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了一趟了。,2019/5/24,16,阿Q既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在他的身上又集中了封建文化所产生的各种精神特征,即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将传统的悲剧和喜剧融

14、于一体:一切可笑的,同时也是可悲的;一切可悲的,又都同时是可笑的。阿Q形象寄寓着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阿Q是非常个性化的。有人剖析出阿Q性格的十大矛盾因素: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直任性又正统正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势附炎;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阿Q 又是高度概括化的,既是一个人,又是封建时代的所有的人。从一个人展示了整个现实世界。鲁迅将阿Q的命运置于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中,从而赋予了阿Q形象深广的社会内涵: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暴露,对国民劣根性的描绘,对辛亥革命不彻底

15、的批判,对农民问题的思考,等等。,2019/5/24,17,第三讲 野草与朝花夕拾,(一)野草 野草写于1924到1926年,共24篇。是人生苦闷与时代苦闷的结晶,是诗人诗化了的心理历程。是中国散文诗的里程碑。 1、野草的艺术探索: A、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把人生感悟通过主观想象化为象征性形象。淘汰西方象征主义对非理性的强调,代之以理性的认识和观念,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新的意象。(如秋夜) B、多种艺术方法并用,既有象征主义的,又有现实 主 义的( 如风筝 ) 和浪漫主义的 (如 在淡淡的血痕中)。在具体手法上多样化,采用了多层次的结构,戏剧体叙述法,以及动态的描写方式等等。 2、颓败线的颤动,2019/5/24,18,意蕴: 由一个母亲的悲剧(为了生存,为了儿女,她牺牲了名誉甚至自己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儿女们对她的蔑视),来表现新文化先驱者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以及爱人者的悲剧。 艺术: 写实与象征相结合,以梦境构思意象。 (二)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旧事重提,共10篇。10篇散文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反映了鲁迅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 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1、刻画社会人情世态,如“百草园” ,“三味书屋”的描绘。 2、塑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