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405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74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课内文言文知识精讲 七上 1.论语十则 七下 2.伤仲永 七下 3.孙权劝学 七下 4.口技 八上 5.桃花源记 八上 6.陃室铭 爱莲说 八上 7.三峡 八上 8.记承天寺夜游 八上 9.湖心亭看雪 八上 10.与朱元思书 八下 11.马说 八下 12.送东阳马生序送,八下 13.小石潭记 八下 14.岳阳楼记 八下 15.醉翁亭记 八下 16.满井游记 九上 17.出师表 九下 18.公输 九下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下 20.鱼我所欲也 九下 21.曹刿论战 九下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下 23.愚公移山,七上 1.论语十则,考点知识精讲,一 知识积累,二 综合探究 1重要

2、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 2关键句子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

3、见不贤能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3文章中心概括 所选十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2、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章。,孔子主张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要以学习为乐;要向一切人学习,择善而从。孔子主张应采取的学习方法是:要“学而时习之”;要“温故而知新”;要“学”与“思”结

4、合。 4写作特色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主要特点是: (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中所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很鲜明,但它只提论点,三言两语就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立意很深刻。如谈“学”与“思”关系的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话,表明孔子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不仅说明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充满了辩证思想。 (2)篇幅简短,语言精练。论语中记录孔子的话,大多很短。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清楚、完整,这说明了语言精练、准确。用概括力很强的格言式的语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七下 2.伤仲永,考

5、点知识精讲,一 知识积累,5特殊句式 (1)还自扬州 倒装句,即“自扬州还” (2)不使学 省略句,即“不使(之)学”,二 综合探究 1关键句子翻译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华已经)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

6、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2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矣”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说明人的知识才能绝不可单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作用。 3写作特色 先扬后抑,突出主旨。本文的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先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本文

7、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及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和批判,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七下 3.孙权劝学,考点知识精讲,一 知识积累,二 综合探究 1关键句子翻译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孙权说:“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这方面哪能和我相比?而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益处。”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等到鲁肃到了寻阳,和吕蒙讨论(军务),(鲁

8、肃)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当)另眼相看,兄长怎么领悟这个事理这么晚呢!” 2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记叙吕蒙在孙权的规劝下发愤学习,才略大增,受到鲁肃赞扬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启发人们不要因工作繁忙而疏误学业。 3写作特色 (1)本文虽出自史学名著,但就其内容和表现手法而言,更像一篇小说。叙事虽然简洁,但情节却很生动。开篇只用一个“初”字,便统领全文,导出“孙权劝学”的故事,真是开门见山。行文中间一个“及”字,承上启下,引出鲁肃惊叹吕蒙学问长进的内容,衔接自然而且结构完整。 (2)本文人物个性鲜明,给

9、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孙权的深谋远虑、循循善诱;吕蒙的知错必改、坦率真诚;鲁肃的由衷赞叹,都刻画得非常真切。,七下 4.口技,考点知识精讲,一 知识积累,二 综合探究 1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有铁崖文集。 虞初新志是清朝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共二十卷,所收录的多为明末清初的文言短篇,并附有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文”。 2关键句子翻译 (1)京中有善口技者。,译文:京城里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 (3)遥闻深

10、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译文: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吠声,(接着)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译文: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上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3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是300年前京城里一次口技表演的真实记录,作者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4写作特色 正面描写与侧面

11、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等等。文中三次写听众的反应,还有对道具的交代等属侧面描写。,八上 5.桃花源记,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一 知识积累,二 综合探究 1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2关键句子翻译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译文: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洞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2)问今

12、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3文章中心概括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桃花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4写作特色 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和实写相结合的手法,也是本篇的一个特点。语言生动简练、

13、隽永,于轻描淡写中使文中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八上 6.陃室铭爱莲说,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一 知识积累,二 综合探究 1关键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

14、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我只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妖艳(的品格),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雅,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2文章中心概括 陋室铭通过对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写作特色 陋室铭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有仙之山

15、、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动人景色、往来的“鸿儒”与“陋室”主人纵情谈笑的情形、“陋室”主人“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状,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表现了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品德,既足以见“惟吾德馨”,又足以明“陋室”不陋。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 “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这是以“惟吾

16、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层层铺垫,主题十分突出。 爱莲说借花抒情,托物言志。本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作了精辟的概括: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隐逸者”;,牡丹色彩绚丽,妩媚娇艳,象征富贵华丽、趋炎附势的“富贵者”;莲清新坚贞,卓然独立,象征举止端庄、人格高尚的“君子”。在这里,作者虚写物而实写人,明写物理而实述人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三种人的不同感情、不同态度,可谓借花抒情,托物言志。,八上 7.三峡,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一 知识积累,二 综合探究 1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 2关键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江流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