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211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卢静 第8章 封装(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实用技术,第8章 芯片封装,目录,8.1 概述 8.2 芯片封装分类 8.3 芯片封装工艺 8.4 最新的封装类型 8.5 实训封装操作入门,图8-1 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集成电路芯片封装(Packaging,PKG)是指利用膜技术及微细加工技术,将芯片及其他要素在框架或基板上布置、粘贴固定及连接,引出接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此概念称为狭义的封装。 在更广的意义上的“封装”是指封装工程,将封装体与基板连接固定,装配成完整的系统或电子设备,并确保整个系统综合性能的工程。将以上所述的两个层次封装的含义连接起来,构成了广义的封装概念。,8.1 概

2、述,芯片封装技术涵盖的技术面极广,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物理、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气与自动化等各门学科,也使用金属、陶瓷、玻璃、高分子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因此芯片封装是一门跨学科知识整合的科学,整合了产品的电气特性、热传导特性、可靠性、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及成本价格等因素,以达到最佳化目的的工程技术。,8.1 概述,芯片封装实现的功能有以下4点。 (1)固定引脚系统 (2)物理性保护 (3)环境性保护 (4)增强散热,8.1 概述,在确定集成电路的封装要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成本 (2)外形与结构 (3)可靠性 (4)性能,8.1 概述,集成电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1)芯片尺寸越来越大。 (2)工作频率越来越高。 (3)发热量日趋增大。 (4)引脚越来越多。,8.2 芯片封装分类,8.2.1 封装工程的技术层次 8.2.2 封装发展历程,8.2.1 封装工程的技术层次,第一层次(Level1):该层次又称为芯片层次的封装(Chip Level Packaging),是指把集成电路芯片与封装基板或引脚架(Lead Frame)之间的粘贴固定、电路连线与封装保护的工艺,使之成为易于取放输送,并可与下一层次组装进行连接的模块(组件Module)元件。 第二层次(Level2):将数个第一层次完成的封装与其它电子元器件组成一个电路卡(Card)的工艺。 第

4、三层次(Level3):将数个第二层次完成的封装组装成的电路卡组合成在一个主电路板(Board)上使之成为一个部件或子系统(Subsystem)的工艺。 第四层次(Level4):将数个子系统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电子产品的工艺过程。在芯片上的集成电路元器件间的连线工艺也称为零级层次(Level0)的封装,因此封装工程也可以用五个层次区分。,8.2.2 封装发展历程,1开山鼻祖DIP 2早期强豪QFP 3一代强手TSOP封装技术 4中流砥柱BGA/CSP 5主流CPU封装技术PGA 6高性能芯片封装首选LGA 7新兴力量MCM 8封装极致3D封装技术,1开山鼻祖DIP,图8-4 DIP封装,2早期强

5、豪QFP,图8-5 QFP封装,3一代强手TSOP封装技术,图8-6 TSOP封装,4中流砥柱BGA/CSP,图8-7 BGA封装,图8-8 CSP封装,5主流CPU封装技术PGA,图8-9 PGA封装,图8-10 ZIF卡槽,6高性能芯片封装首选LGA,图8-11 LGA封装,7新兴力量MCM,图8-12 MCM封装,8封装极致3D封装技术,图8-13 3D封装,8.2.2 封装的分类,1按芯片的装载方式分类 2按芯片的基板类型分类 3按芯片的封接或封装方式分类 4按芯片的外型、结构分类 5按芯片的封装材料分类,8.3 芯片封装工艺,封装流程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用塑料封装(固封)之前的工艺

6、步骤称为前段操作(Front End Operation),在成型之后的工艺步骤称为后段操作(Back End Operation)。在前段工序中,净化级别控制在1000级。在有些生产企业中,成型工序也在净化的环境下进行。但是,由于转移成型操作中机械水压机和预成型品中的粉尘,使得很难使净化环境达到1000级以上的水平。 一般来说,随着硅芯片越来越复杂和日益趋向微型化,将使得更多的装配和成型工艺在粉尘得到控制的环境下进行。,8.3 芯片封装工艺,图8-14 芯片封装技术工艺流程,8.3.1 芯片粘接,1共晶粘贴法 2焊接粘贴法 3导电胶粘贴法 4玻璃胶粘贴法,8.3.2 互连技术,图8-15 芯

7、片互联示意图,8.3.2 互连技术,芯片互连常见的方法有打线键合(Wire Bonding,WB)、载带自动键合(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倒装芯片键合(Flip Chip Bonding,FCB)三种。,8.3.3 成型技术,芯片互连完成之后就到了塑料封装的步骤,即将芯片与引线框架“包装”起来。目的: (1)防止湿气等由外部侵入。 (2)以机械方式支持导线架。 (3)有效地将内部产生之热排出于外部。 (4)提供能够手持之形体。,8.3.3 成型技术,图8-17 塑料封装好的芯片,8.3.3 成型技术,图8-18 塑料封装原料和塑封模具,8.3.3 成型技术,图8

8、-19 塑料封装工艺过程,8.3.4 去毛边飞刺,去飞边毛刺工序工艺主要有:介质去飞边毛刺(Media Deflash)、溶剂去飞边毛刺(Solvent Deflash)、水去飞边毛刺(Water Deflash)。另外,当溢出塑封料发生在框架堤坝(Dam Bar)背后时,可用所谓的树脂清除(Dejunk)工艺。其中,介质和水去飞边毛刺的方法用得最多。,8.3.5 上焊锡,对封装后框架外引脚的后处理可以是电镀(Solder Plating)或是浸锡(Solder Dipping)工艺,该工序是在框架引脚上做保护性镀层,以增加其可焊性。 电镀目前都是在流水线式的电镀槽中进行的,包括首先进行清洗,

9、然后在不同浓度的电镀槽中进行电镀,最后冲洗、吹干,放入烘箱中烘干。 浸锡首先也是清洗工序,将预处理后元器件在助焊剂中浸泡,再浸入熔融铅锡合金镀层(Sn/Pb=63/67)。工艺流程为:去飞边去油去氧化物浸助焊剂热浸锡清洗烘干。,8.3.6 切筋成型,切筋成型实际是两道工序,但通常同时完成。有时会在一台机器上完成,但有时也会分开完成,如Intel公司,先做切筋,然后完成焊锡,再进行成形工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没有镀上焊锡的截面面积,如图8-20所示。,8.3.6 切筋成型,图8-20 经过切筋成型处理后得到的芯片,8.3.6 切筋成型,所谓的切筋工艺,是指切除框架外引脚之间的堤坝(DamBa

10、r)以及在框架带上连在一起的地方;所谓的成型工艺则是将引脚弯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合装配(Assembly)的需要,如图8-21所示。,8.3.6 切筋成型,图8-21 成型工艺,8.3.7 打码,打码就是在封装模块的顶面印上去不掉的、字迹清楚的字母和标识,包括制造商的信息、国家、器件代码等,主要是为了识别和跟踪。 打码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印码(Print),印码又包括油墨印码(Ink Marking)和激光印码(Laser Marking)两种。,8.3.8 元器件装配,元器件装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波峰焊(Wave Soldering),另一种回流焊(Reflow Soldering)

11、。波峰焊主要在插孔式PTH封装类型元器件的装配,而表面贴装式SMT及混合型元器件装配则大多使用回流焊。,8.3.8 元器件装配,图8-22波峰焊接的简略示意图,8.4 最新的封装类型,8.4.1 球栅阵列封装(BGA) 8.4.2 芯片级封装(CSP) 8.4.3 倒装芯片技术(FC) 8.4.4 晶圆级别封装(WLP) 8.4.5 多芯片组装(MCM) 8.4.6 三维封装技术(3D),8.4.1 球栅阵列封装(BGA),1定义及特点 球栅阵列式(Ball Grid Array,BGA)封装约于1990年年初由美国Motorola与日本Citizen公司共同开发的先进高性能封装技术。BGA意

12、为球形触点阵列,也有人译为“焊球阵列”、“网格焊球阵列”和“球面阵”。它是在基板的背面按阵列方式制出球形触点作为引脚,在基板正面装配IC芯片(有的BGA的芯片与引脚端在基板的同一面),是多引脚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用的一种表面贴装型技术。,8.4.1 球栅阵列封装(BGA),2BGA的类型 BGA的四种主要形式为:塑料球栅阵列(PBGA)、陶瓷球栅阵列(CBGA)、陶瓷圆柱栅格阵列(CCGA)和载带球栅阵列(TBGA)。,8.4.1 球栅阵列封装(BGA),3BGA的制作过程,图8-25 OMPAC结构示意图,8.4.2 芯片级封装(CSP),1定义和特点 芯片尺寸封装(或芯片规模封装),简称

13、CSP,它的英文全称是Chip Scale Package或Chip Size Package。按照EIA、IPC、GEKEC、MCNC和Sematech共同制定的J-STD-012标准,是指封装外壳的尺寸不超过裸芯片尺寸1.2倍的一种先进封装形式。它主要是由最近几年流行的BGA向小型化、薄型化方向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封装概念。按照这一定义,CSP并不是新的封装形式,而是其尺寸小型化的要求更为严格而己。,8.4.2 芯片级封装(CSP),2CSP的结构和分类 CSP产品已有100多种,封装类型也多,主要有如下五种: (1)柔性基片CSP (2)硬质基片CSP (3)引线框架CSP (4)圆片级CS

14、P (5)叠层CSP,8.4.2 芯片级封装(CSP),3CSP封装产品工艺流程 (1)柔性基片CSP产品的封装工艺流程 (2)硬质基片CSP产品的封装工艺流程 (3)引线框架CSP产品的封装工艺流程 (4)圆片级CSP产品的封装工艺流程 (5)叠层CSP产品的封装工艺流程,8.4.2 芯片级封装(CSP),4开发CSP封装产品技术问题 (1)CSP产品的标准化问题 (2)CSP产品的封装技术问题 (3)与CSP产品相关的材料问题 (4)CSP的价格问题 (5)组装CSP产品的印制板问题,8.4.3 倒装芯片技术(FC),1简介 倒装芯片封装技术为1960年IBM公司所开发,为了降低成本,提高

15、速度,提高组件可靠性,FC使用在第1层芯片与载板接合封装,封装方式为芯片正面朝下向基板,无需引线键合,形成最短电路,降低电阻;采用金属球连接,缩小了封装尺寸,改善电性表现,解决了BGA为增加引脚数而需扩大体积的困扰。,8.4.3 倒装芯片技术(FC),2倒装片的工艺和分类 (1)控制塌陷芯片连接(C4) (2)直接芯片连接(DCA) (3)胶粘剂连接的倒装芯片,8.4.3 倒装芯片技术(FC),3倒装芯片的凸点技术 (1)UBM的制作。 (2)几种不同的凸点。 由于制作方法不同,凸点大致可分为焊料凸点、金凸点及聚合物凸点三大类。 (3)焊料凸点的制作。,图8-27 芯片凸点结构,8.4.4 晶

16、圆级别封装(WLP),1定义 晶圆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e,WLP)以BGA技术为基础,是一种经过改进和提高的CSP。有人又将WLP称为圆片级-芯片尺寸封装(WLP-CSP),它不仅充分体现了BGA、CSP的技术优势,而且是封装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标志。 晶圆级封装技术采用批量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可以将封装尺寸减小至IC芯片的尺寸,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并且把封装与芯片的制造融为一体,这将彻底改变芯片制造业与芯片封装业分离的局面。,8.4.4 晶圆级别封装(WLP),2WLP的两个基本工艺 (1)薄膜再分布技术 (2)凸点制作技术,8.4.4 晶圆级别封装(WLP),3晶圆级封装的可靠性 当需要对新型晶圆级封装技术进行评价时,封装厂应向用户提供必要的可靠性资料,如果未提供,用户应向封装制造厂索取。焊点的典型失效机理、可靠性试验的条件都应包括在所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