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141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9.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雪涛 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7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7.1 项 目 说 明,该项目主要介绍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 项目以典型信号发生器为例,通过对信号发生器各功能键钮的介绍,使学习者对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种类以及使用特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然后,该项目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置身”于实际场景中,通过对各种元器件、电子产品、电子电路中的实际检测应用,从实操的角度诠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技巧,使学习者的学习不是停留在课堂的层面,而是深入实践。 项目充分发挥“图解”特色,让学习者能够真切看到信号发生器实际应用的具体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细节,真正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等操作技能。,7.2 相

2、关 知 识,7.2.1 信号发生器的种类及功能特点 (一)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和随机信号发生器 1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图7-1 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2随机信号发生器,图7-2 随机信号发生器,(二)射频信号发生器和扫描信号发生器,1射频信号发生器,图7-3 射频信号发生器,2扫描信号发生器,图7-4 扫描信号发生器,(三)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高频信号发生器,1低频信号发生器,图7-5 低频信号发生,(1)输出波形应尽可能的接近正弦波,非线性失真不应超过1%2%。 (2)在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整个频率范围内,输出信号的幅度应不随频率而变化。 (3)信号频率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或分段连续调节,

3、而且输出频率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4)输出信号电压应能连续调节,并且能准确地读出输出电压数值。,测量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录音机电路时,必须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送入被测电路和设备,然后测量它的输出,可测量输出信号的失真、放大倍数、频率特性、信噪比等项指标。,2高频信号发生器,图7-6 常见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实物图,(四)实验用信号发生器和检测用信号发生器,1实验用信号发生器,图7-7 实验用信号发生器实物外形,2检测用信号发生器,图7-8 调幅/调频广播信号发生器,图7-9 电视信号发生器 图7-10 标准视频信号,7.2.2 信号发生器的按键功能,(一)实验用信号

4、发生器的键钮功能,图7-11 学生信号发生器控制面板,(二)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的键钮功能,图7-12 EE1411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正面面板,图7-13 EE1411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背面面板,1调幅按键 选择正弦波,第二功能为进入调幅功能。 2调频按键 选择方波,第二功能为进入调频功能。,3频移控制按键 选择脉冲波,第二功能为进入频移键控功能。 4相移控制按键 选择三角波,第二功能为进入相移键控功能。,5脉冲串按键 选择锯齿波,第二功能为进入脉冲猝发控制功能。 6本地键按键 复用键功能,辅助功能为从远控状态进入本地状态。,7主函数/音频源 设置输出信号的频率,第二功能为主函数和音频源之间

5、的切换。 8峰峰值和有效值 设置输出信号的幅度,第二功能为切换幅度显示的峰峰值/有效值。,9调用按键 进入状态存储功能,第二功能为进入状态调用功能。 10占空比按键 设置频率扫描功能,第二功能为调整脉冲波占空比。,11调制开关 关闭调制,第二功能为切换内外调制源。 12偏置开关 直流偏置开关切换,第二功能为进入立体声功能或外部测频及测幅功能。,13数字输入键 用于输入数字19的数字,第二功能为进入存储调用时用于输入存储号。 14低通频道开关 输入数字0时,第二功能为在进入外测频时,开关低通滤波;进入立体声时,进行频道选择;进入存储调用时,用于输入存储号。,15输入小数点和衰减方式 输入小数点,

6、其第二功能为在进入外测频时选择是否衰减信号,进入立体声时进行立体声调制方式的选择。 16DC/AC按键 在输入数字时进行退格操作,第二功能为在进入外测幅时进行交直流选择。,17触发按键 频率、幅度输入时的单位触发,第二功能为手动触发BURST。 18确认按键 频率、幅度输入时的单位确认,第二功能编码器状态切换。,19左翻屏按键 频率输入时的单位,第二功能为左翻屏。 20右翻屏按键 占空比,扫描时间,相位输入时的单位,第二功能为右翻屏。,21射频信号输出端口 射频信号主函数输出。 22音频信号输出端口 音频信号的输出。,23TTL/CMOS输出端口 当选择内部调制源时,该端口提供1kHz的音频调

7、制信号输出;当选择外调制时输出为主函数的同步信号(在正弦、方波、脉冲波时),信号电平为标准TTL或CMOS电平。 24外标频输入端口 后面板时基输入,当外部时基输入时,仪器自动切换时基信号,并与外部时基同步,当没有外部时基输入时,仪器使用内部时基。,25外触发输入端口 后面板AM、FM、FSK、BPSK、BURST信号等的外调制信号输入端口。 2650Hz输出端口 后面板50Hz信号的输出。,27测频/测幅输入端口 后面板外测量信号的输入。 28左声道输入 后面板外部立体声调制的左声道输入。,29右声道输入 后面板外部立体声调制的右声道输入。 30RS-232接口 RS232连接口。,(三)低

8、频信号发生器的键钮功能,图7-14 GFG-8216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正面面板,图7-15 GFG-8216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背面面板,1电源开关(POWER Switch) 2内部计数指示灯(Gate Time Indicator) 3计数范围指示灯(Over Indicator) 4LED显示屏(Counter Display) 5频率显示值(Frequency Indicator) 6外部计数显示值(Gate Time Indicator),7频率选择键(Frequency Range Selector) 8波形选择键(Function selection) 9周期旋钮(Duty F

9、unction) 10TTL/CMOS选择键(TTL/CMOS Selector) 11直流准位控制键(DC Offset Control) 12Output Amplitude Control with Attenuation operation,13SWEEP ON Selection and Frequency 14INT/EXT Counter Selector: 15EXT Counter Input Terminal 16TTL/CMOS Output Terminal 17VCF/MOD Input Terminal 18Main Output Terminal 19电源电压选择

10、开关,7.3 实 训 演 练,7.3.1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 (一)实验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1音频信号输出,图7-16 打开电源开关,图7-17 将示波器的探头接在音频 图7-18 调节频率选择开关,图7-19 低频增幅旋钮到零时的波形图,2高频信号输出,图7-20 示波器探头接到高频信号的输出端,图7-21 频段开关扳到“”,图7-22 频段开关扳到“”,图7-23 “等幅”挡,图7-24 “调幅”挡,图7-25 高频信号等幅、调幅开关扳到“等幅”挡,图7-26 调幅不要调得太深,(二)检测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1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产生,图7-27 按下电源开关,图7-28 未

11、输入按键指令时的屏幕显示,图7-29 按下正弦波开关,图7-30 旋转频率调节旋钮,图7-31 旋转幅度调节旋钮,图7-32 旋转直流调节开关旋钮,图7-33 按下20dB衰减开关,2单次波的产生,图7-34 频率开关置于“Hz”挡,图7-35 按下“方波”开关,3斜波的产生,(三)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仪器应该接地良好 2仔细阅读警示标识和指标数据 3避免信号源过载 4保护射频接头 5正确维护射频电缆和接头,6静电防护 7适当的通风以及湿度 8正确搬运仪器 9运输时使用适当的包装,7.3.2 信号发生器的应用实例,(一)音频放大器的调试,图7-37 最佳偏转电阻的选择方法,图7-38 上下波形同时出现削顶,图7-39 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二)视频电路的调试,图7-40 视频信号发生器,图7-41 信号发生器与电视机的实际连接操作,图7-42 信号发生器与电视机的连接示意图,图7-43 检测示意图,图7-44 实际检测,图7-45 R信号的检测,图7-46 G信号的检测,图7-47 B信号的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