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4144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6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II 两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2、卷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 “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某一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况的改变 A. B. C. D. 【

2、答案】C 【解析】 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 “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对。地理 环境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区域之间,错。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对。某一 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况的改变,对。C 对,A、B、D 错。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 175 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 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B. 土壤C. 水文D. 生物 2

3、 3. 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易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生产性B. 平衡性C. 差异性D. 整体性 【答案】2. C 3. D 【解析】 试题分析: 【2 题详解】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下游水位升高达 175 米,与上游方向的水位差减小,使得库区水流明显放缓,属于水 文要素的变化引起的。故选 C。 【3 题详解】 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故选 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是我国杏树开花盛期物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导致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

4、流C. 地形D. 洋流 3 5. 造成石家庄与太原杏树开花盛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洋流 【答案】4. A 5. C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 【4 题详解】 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杏树开花盛期越晚,故导致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5 题详解】 石家庄比太原纬度稍高,但石家庄杏树开花盛期更早,主要是因为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杏 树开花盛期晚。 图甲为“吉林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 、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图丙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读 图,回答下列各题。 6. 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

5、理环境(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规律 7. 在塔克拉玛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为风成地貌,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中( ) A.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B. 水文对地貌的影 C. 地貌对气候的影响D.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6. B 7. A 4 【解析】 【分析】 地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 的影响,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6 题详解】 甲为森林,乙为草原,丙为荒漠,甲乙丙呈东西方向,自然带由森林到草原到

6、荒漠的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 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正确。 【7 题详解】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成地貌,属于气候对地貌的影响,A 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 A. 原始低增长阶段B. 加速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D. 低速增长阶段 9. 缓解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 开发劳务市场B. 实行计划生育 C. 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 加大教育投入 5 10.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

7、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 B.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C. 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D. 人们的离婚率较低 【答案】8. A 9. C 10.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技巧。 【8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国目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故人口增长处于原始低增长阶段,故选 A。 【9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应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故选 C。 【10 题详解】 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人们生育意愿低,离婚率较高,导致人口

8、出生率低,故选 A。 【点睛】人口老龄化 (1)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 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占人口总数的 10%,或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 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2)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 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 6 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

9、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关键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 低。) (3)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 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4)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12. 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B.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

10、式属于阶段 C. 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D.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阶段向阶段的过渡阶段 【答案】11. B 12. D 【解析】 7 试题分析: 【11 题详解】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故也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12 题详解】 目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故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阶段,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 口增长环境,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由阶段向阶段的过渡阶段, 这也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即从阶段向阶段的过渡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和目前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

11、长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根本性因素,并能结合两类国家的经济发展等 内容判断两类国家和世界的人口增长模式。 13.下列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 A. 叙利亚内战导致的难民迁移B. 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 C. 上海赴泰山旅游的游客D. 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分类,意在考查学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详解】叙利亚内战导致的难民属于国际人口迁移,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属于国际人口迁移,上海赴泰山 旅游的游客定居地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三峡工程建设出现的移民属于人口国内迁移,故选

12、 D。 14.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 A. 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 定居人口减少 C. 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D. 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8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二战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是: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 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特 点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 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 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 发地区 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 洲 二战后各国经济

13、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 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 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 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 15.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 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9 C.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16.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 改善城市环境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4、 【15 题详解】 从表格数据 15-29 岁年龄段人口迁入比重最大,则可以看出该市人口迁入以青壮年人口为主,该市原有人口 年龄构成不相同,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男性人口小于女性人口,所以选 C。 【16 题详解】 由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迁入人口以 1544 岁人口为主,是以劳动力为主,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迁入人 口对该市的影响有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对城市环境有一定影响,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即选 D。 阅读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7. AD 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 A.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B. 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 小学失业率上升D. 文盲增多 18. 对

15、 E 栏的说明,错误的( ) 10 A. 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社会问题逐渐严重 B. 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 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 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地区 【答案】17. B 18.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本题难度一般,能从题干和表格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我国 老龄化的形成主要原因和地区分布差异。 【17 题详解】 资料反映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十万人中,文化程度与 90 年代相比的变化情况” ,故可反映人口素质水平的逐 步提高,故选 B。 【18 题详解】 E 栏为“大于 65 岁人口”的老年人口比重,

16、其增长反映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将带来养老压力增大,A、B 项 正确;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 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均寿命延长,则使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C 项正确;而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较集中在经济较 发达地区,故 D 错误。 19.读下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城市迁往农村 农村迁往城市 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11 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本题取材于课本原图,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中国国情的理解能力。从图中看,主要迁出地区是中东部 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和城市,主要迁往东北和西部边疆地区,即两项符合图中情况。当时主要是为了开 发边疆和开发矿产资源而进行人口迁移,故不可能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应主要是青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