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365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3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二)附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绝绝密密 启启用用前前 2019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历历 史史(二二)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卷卷(选选择择题题) 本本卷卷共共 12 个个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4 分分,共共 48 分分。在在每每小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

2、项中中,只只有有一一项项是是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求求 的的。 24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 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 时期( ) A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B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C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D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25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进行宫廷雅乐改革,以求“用乐以合周礼 ”,但均收效甚微。从北宋周敦颐到 南宋朱熹,理学家们批评这些改革“求古乐太深”,而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音乐纳入心性修养和天理的 范畴,赋予

3、雅乐以新的内涵。这表明当时( ) A理学和心学的社会竞争加剧 B对音乐的理学化解释逐渐形成 C传统雅乐的思想资源被摈弃 D雅乐已经丧失社会和政治功能 26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 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 A遵循私法至上 B重视诉讼程序 C注重诉讼诚信 D崇尚科学理性 27在独立之初,虽然美国组建了邦联政府,但并未赋予它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所应有的权力;1787 年联邦宪 法也通过分权制衡、列举政府权力等方式,对联邦政府作了全方位约束,导致这一历史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 A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

4、影响 B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 C南北各州存在严重的分歧 D广大民众的利益无从体现 2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对下面二图的认 识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 B两者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两者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抗争 D两者都发生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91954 年 10 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 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 ”“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 ”这反映了中国( )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

5、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3020 世纪 60 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 年,几乎所有的第三 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 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31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 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

6、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32下表为 1930 年代中期河南省部分城镇地价一览表(单位:元/亩) ( ) 由此推知,这一时期的郑州 A商业中心成为城市核心 B城市绝对人口数量庞大 C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开封 D依然为典型的传统城市 33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理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 达国家。 ”该现象( ) A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 B导致混合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D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 34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 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

7、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 从侧面说明( ) A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35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 3 “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卜赛女郎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尖锐 C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得到反映 D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第第卷卷(非

8、非选选择择题题) 本本卷卷包包括括必必考考题题和和选选考考题题两两部部分分。第第41 题题第第 42 题题为为必必考考题题,每每个个试试题题考考生生都都必必须须作作答答。第第45 题题第第 47 题题为为选选考考题题,考考生生根根据据要要求求作作答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 年) ,地 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 年) , 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 18 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

9、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 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 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 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 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 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 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 ,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 1894 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 ,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 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 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 年

10、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 幕在江苏的“上江” (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 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 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洛议局章程 、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府厅州县议 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但地方自治未脱离 “官治” ,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 1909 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 制。 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

11、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 结果的原因。 (13 分) 42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史实 秦汉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了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 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设置节舶式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 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

12、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 、 天工开物 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 合。 ) 45 (历史一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唐代科举每次录取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宋代重文治,宋太祖时取士仍比较严格,但总数已 有所增加。宋太宗时,因州县缺官,大规模录用士人,参加省试的举人往往多达一、二万人,每次平均录取进 4 士 230 人。至徽宗时期,每次平均多达 680 余人。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 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录取

13、的人数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 “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 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日特奏名。 ”真宗 成平三年时,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十人及第、同出身。落第后,自愿考试武艺及量才录用的,又有五百余 人,全部赏赐辦装费抚慰并发遣他们,命礼部列为一次科举。 “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 ” 摘编自梁玉浅谈宋代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的原因。 (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8 分) 4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4、(15 分) 材料 1970 年,拉美 21 国通过了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宣言 ,宣布各签字国在 200 海里海域内享 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美苏则鼓吹“公海自由”论,极力抵制拉美国家的海洋权主张。1973 年,非 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 ,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 围。同年,在美苏等国推动下,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开幕,拟缔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会期长达 10 年。 1981 年里根政府上台后,立即宣称对公约中的第十一部分“国际海底区域制度”不满。该部分规定,将国家 管辖范围以外的海洋底土及其资源规定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建立“国

15、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这 一权利。还规定海底资源开采者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无偿转让深海采矿技术,并要求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时要保 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到 1982 年,与会国最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该公约,但美、英、法、德四国反对。 摘编自苗蓿蕾美国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结的原因。 (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反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行为。 (7 分) 47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攻占桂林、象郡等,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十一年(公元前 1

16、96 年) ,刘邦 遣陆贾使南越。 陆贾至南越,见赵佗梳南越人的发式,箕倨而坐,便生气的说:足下是中国人,亲戚和祖坟都在真定。 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予以区区之越与汉抗衡,祸将临头。他继续说:秦失政,诸侯豪杰并起,汉王最先入 关灭秦,项羽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最强。然汉王起巴蜀,率诸侯鞭笞天下,五年剪灭项羽, 平定天下,此天助也。足下非但未助汉王诛暴逆,反而自立为王。汉朝将相对此很生气,欲移兵诛足下。天子 怜悯百姓遭受战争之苦,欲令百姓休息,故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非但不去郊迎,北面称臣,反而欲以 新造未集之越,称强于此。如汉闻之,掘足下先人之冢,夷灭宗族,遣一偏将,率十万之众临越,越人杀足下 降汉,易如反掌。 赵佗听后,承认由于久居蛮夷之中,有失礼仪。后留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