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262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第I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2、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

2、位3、唐代独异志(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B.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C.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 D.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4、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5、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則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A.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B.同安接是福建商贸中心C.福建丝

3、织业发展快 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6、右图是1894年和1913年我国国内机制棉布占全国棉布产量的比重情况。此情况说明A.机器棉织业成为主流 B.传统棉织业仍占主导C.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D.政府压制近代纺织业7、辛亥革命中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辛亥革命之后,中央政府是否合法有道,其判断的标准已转移到地方,即各省是否承认中央的最高主权权威。这说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地方自治的进程 B.宣扬了民主政治理念C.加速了中央集权的衰落 D.推动了民权意识觉醒8、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

4、山。”由此可知,毛泽东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茧重要 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9、1929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宣布采用万国公制(另定市制的度量衡作为辅助),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要求各省地1933年全部完成。此做法A.顺应了列强经济侵略需求 B.旨在为关税自主创造条件C.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D.促成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0、某年9月5日,大公报在瞻望北方胜利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次晋察冀的出击,采取主动进攻,是一种进步。”由此可见,当时A.国共两党军队摩擦加剧 B

5、.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精神C.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破产 D.北方抗战已转入反攻阶段11、右图是1953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法。此宜传幽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B.男女政治平等有了宪法保障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形成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12、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A.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 B.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C.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 D.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13、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

6、质上反映了 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14、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中国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15、周恩来在谈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时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A.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B.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7、C.促进了中美间友好交往 D.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16、在古代罗马,“罗马人根据罗马法而生活,异邦人则根据自己的城邦法而生活”。材料说明当时罗马 A.公民存在着严重不平等B.国家尚未实现行政统一C.以法治国原则得到贯彻D.法律具有明显的排他性17、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A.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 B.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C.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 D.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个性解放18、据记载,美洲于1540到1700年,至少产银4万吨,可能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此记载可用于研究A.

8、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B.葡萄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C.欧洲商业革命出现原因 D.欧洲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19、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由此可知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20、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踢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惟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澎胀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21、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在统一

9、报上评论说,列宁“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旗帜”。此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A.要求推翻沙皇专制政府B.主张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主张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22、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苏俄)1921年的五一节恰巧与基督复活节同一天,一改两三年来冷漠枯寂生活,突现活泼泼的气象。”这说明当时苏俄A.成功反击了外国干涉 B.农民已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C.新经济政策己经启动 D.工业化建设提高了生活水平23、据统计,截止1946年12月,法国政府持股达到50%以上的企业从战前的11家增加到103家。这可说明当时A.科技革命推动作用显著 B.社会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C.美国经济援

10、助已见成效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度增强24、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闻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頻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亊务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D.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第II卷本卷共4个小題,共52分。2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漸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

11、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二 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

12、”,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儒家伦理观的认识。(9分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宋代,由于城市中市坊制度的破坏,以及邻近乡村地区懋迁(贸务)的方便,原有的定期市逐渐演变形成商业性的聚落,做为固定居处的市于是形成。另一方面,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 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

13、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时代,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可见,明清时“市镇”或“镇市”已经成为江南地区一般商业聚落的通称了。摘编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材料二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犁。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摘编自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到明清江南市镇的变化和影响。(5分)(2)

1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淸时期相比,近代江南市镇有何发展,并说明其原因。 (8分)27.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18世纪80年代中期,“邦联显然已奄奄一息、危若累卵。邦联拥护者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阻止美国帝国各主体部分的瓦解已迫在眉睫”。尽管费城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之间存有分歧“最终,联盟结合的重要性压倒了地方利益;9月17日这一天,毁誉参半的宪法草案呈现在美国民众面前。”摘编自托马斯 H 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 “多数人的暴政”。在设计中央政府内部分权机制时,把行政权授予了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摘编自庄嵗论美国宪法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