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5207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领导小组:组长:贺青山副组长:张学金 庄晓春成员:全体班主任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

2、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实行“一岗双责”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防制,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工作职责1.德育处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3.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4.建立学生缺课跟踪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6.确保师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7.及时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发生的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

4、准的。(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镇以外的学校。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造成人员死亡。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30人以上,或者死亡3人以

5、上。8.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30人以上,或死亡3人及以上。9.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4.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

6、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以上,或死亡3人以下。7.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10以上,或死亡3人以下。8.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以上,无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4.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

7、中毒师生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5.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五、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一)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凉州区怀安镇芦家沟小学责任报告人:贺青山(二)突发事件报告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

8、导小组应在2小时内用书面形式(或电话)向教育局报告,并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向卫生监督所报告)。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3.在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六、应急处置措施1.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2.停止

9、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黄训峰同志负责做好书面记录。3.相关班级班主任与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4.总务处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察工作。5.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并请求支持和帮助;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

10、施,稳定师生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6.德育处督促并检查门卫人员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7.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执行人:张学金 庄晓春办公室负责通过广播、信息等渠道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准确把握宣传导向,避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七、保障措施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负责人:王子成 殷世荣八、善后与恢复工作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2.总结经验,进行整改。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3.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校内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经卫生部门确定康复后方可复学;污染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九、责任追究学校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