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5202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以下行为有关计算机的行为,哪个属于网络行为():A.电脑安装B.卸载程序C.电子商务D.病毒扫描2. 下列规则中,哪项属于制定网络法应遵循的规则()。A.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相结合的规则B.意思自治规则C.网络行为自由规则D.自律为主的规则A 目前中国的域名管理机构是()。A.CNNICB.WIPOC.NGOD.IETF4网络的核心是()。A.计算机B.各种软件C.操纵系统D.各台形态各异的计算机能够相互连接共享资源共享的规则5下列行为中哪项一般不涉及网络坏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A.域名抢注B.信息网络传播行为C.技术规避D.浏览网页6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网络行为应适用的技术性法律规范的

2、特点()。A.国家强制性 B.技术依赖强C.适用范围窄D.层级高7以下相关的规范,哪些属于网络行为应该适用的规范()。A.网络的技术规范B.技术性法律规范C.网络社区法律规范D.诉讼法中的执行程序的相关规范8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哪些权利特征出现了淡化或弱化现象()。A.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征B.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C.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特征D.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特征9. 域名字符具有的特征有哪些()A.唯一性B.稀缺性C.专有性D.显著性10.网络的技术规范具有的特征是()A.非官方性 B.多元开放性C.动态性D.技术标准免费11.王某为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创作完成了一篇作品,关于该作品下列说法错

3、误的是()A.该作品属于职务作品B.该作品的作者是王某C.该作品的著作权人是王某D.该作品的著作权人可能是王某,也可能是该单位12. 关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理使用人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B.合理使用人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C.合理使用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D.合理使用不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13下列不属于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作品范围的有():A.建筑作品B.工程设计图C.计算机软件D.时事新闻14为了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A.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B.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C.与贸

4、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D.网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办法15现阶段,我国对的著作权侵权责任之归责原则实行()。A.直接侵权责任B.代理侵权责任C.辅助侵权责任D.过错责任原则16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网络行为应适用的技术性法律规范的特点()。A.国家强制性 B.技术依赖强C.适用范围窄D.层级高17美国版权法第107条为认定“合理使用”的范围规定了哪些标准()A.作品使用的目的和性质,使用是否具有商业性质B.被使用版权作品的性C.所使用版权作品部分同整体相比的数量与内容的实质性D.使用行为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产生的影响18网络服务商分为哪几类()。A.网络打假者B.网络内容提供者C.网络服务提供者D

5、.网络信息检测者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现阶段ICP是否承担侵权责任以“明知”这种主观意识状态为前提,其在“不知”或“应当不知”的情况下造成了侵权也无需承担责任直接侵权责任。B.我国现阶段ICP是否承担侵权责任不以“明知”这种主观意识状态为前提,其在“不知”或“应当不知”的情况下造成了侵权也需承担责任直接侵权责任。C.美国对ICP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实施严格责任原则。D.美国对ICP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实施过错责任原则。20.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哪几种()A.反复制设备 B.电子水印C.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技术D.电子版权管理系统21.以下何种行为构成对权利管理信息的侵权()。A.未

6、经许可发行、为发行目的进口、广播、或向公众传播明知已被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权 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或作品的复制品 B.破坏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技术C.未经许可浏览权利管理的电子信息D.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任何权利管理的电子信息22.域名的“先申请先注册”原则体现了域名的哪项法律特征():A.标识性B.唯一性C.无地域性D.排他性23. 我国的域名注册实行的原则是():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C.强制注册D.申请单一性24我国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正式注册并运行的顶级域名是():A.CNB.COMC.EDUD.WEB25实践中,我国对于域名权的保护,主要适用下列哪部法律():A.商标法B.反不正当竞

7、争法C.著作权法D.专利法26涉及域名侵权纠纷的案件,应当由下列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A.原告发现该域名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B.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高级人民法院C.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D.原告发现该域名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27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规定, 所争议域名注册期限满几年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不予受理():A.2年 B.1年C.3年D.4年28甲企业有一申请注册的域名,经过多年使用已经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乙企业未经许可擅自将甲企业的域名申请注册为自己企业商品的商标,请问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如何对乙企业的这

8、种行为定性():A.侵犯了甲企业的域名权 B.侵犯了甲企业的商标权C.侵犯了甲企业的商号权D.是不正当竞争行为29根据统一域名争端解决政策(UDRP)的规定,同时满足下列哪些条件就可认定为域名抢注,受害人可向纠纷处理机构提出裁决申请():A.注册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权利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相同或令人混淆地近似;B.域名注册人就其域名不享有权利或合法利益;C.域名被恶意注册和使用。D.行为人非故意地使在先注册的域名与他人的名称、商号、合法拥有的商标名称等相同或相近似。30. 下列哪些域名不能申请注册使用()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B.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C.散布淫秽、色情、

9、赌博、暴力等内容的D.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31.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必备要件有()A.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B.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 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C.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D.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32.两个以上的专利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申请专利,专利权授予()。A.最先申请人B.最先发明人C.所有的申请人D.所有的发明人33. 下述可能获得发明专利的有()。A.永动机B.一

10、种新型电脑芯片C.一种游戏新玩法D.一种外形别致的台灯34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有()。A.一种独特饮料配方B.一种电脑芯片的制作工艺C.一种健身器械D.一种抗菌棉签35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威尼斯共和国36被誉为现代专利法之始的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专利法的是()。A.1474年威尼斯专利法B.1624年英国垄断法C.1790年美国专利法D. 1791年法国专利法37商业方法专利的逐渐规范化,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同时也给电子商务的经营带来了某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A. 专利的地域性特征与电子商务无国界性的冲突 B.商业方

11、法专利没有市场C.商业方法专利化的商业风险问题D.商业方法专利在网络环境下保护不力38抽象概念是不可以授予专利的,因为()A.他人无法根据一种抽象概念就直接产生实际的效果,必须存在推理的过程与实施的步骤B.抽象概念无法揭示明确的权利范围或可用的技术内容C.抽象概念不具有创造性D.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产生无限个具体化的结果,给予一个单纯抽象概念以专利保护,会限制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和有效利用,不符合专利制度的基本精神39一项申请要取得专利权,必须要符合的资格有:()A.一是入门资格,即所谓的专利适格性,或者说是否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B.二是条件资格,即所申请的标的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其他具体条件C.三是新

12、颖性资格,即所授予的专利产品或者方法须具有新颖性D.三是实用资格,即所授予的专利产品或者方法须具有实用性40. 技术性是指:()A.属于技术领域B.具有技术性质C.可以解决某个技术问题D.具有技术特征41.下面那些有可能被授予专利权()A.商业方法 B.产品C. 抽象观念D.自然法则42.下列有关电子证据的本质属性和对象范围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电子证据的产生、存储、运输、传递等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B. 电子证据一定与计算机有关C.电子证据能够证明一定案件事实的证据D.经过现代化计算工具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加工,证据经历了数字化的过程43. 下列法律规范性文件中,哪个对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原

13、件形式、保存要求、可采性与证明力问题进行了规定:()A.民事诉讼法B.合同法C.电子签名法 D.民法通则44下列有关我国现行电子证据法律制度的特点,不正确的是哪个:()A.立法形式表现为多层次法规,尚未形成体系B.相关法律概念不清,且多为原则性条款C.电子证据规范偏向于指导如何取证,缺乏可采性规则 D.我国电子签名法已经明确了电子商务等活动中的数据电文等证据规则,并出台相应的补充性解释规范45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妥善保存与认证相关的信息,信息保存期限至少为多长时间:()A.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五年 B.五年C.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三年 D.三年46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对上网消费

14、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登记内容和记录备份保存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天:()A.30天B.60天C. 50天D.20天47下列哪个不属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A.警告 B.吊销经营许可证C.罚金D.停业整顿48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电子证据的保全方法:()A.扣押或封存B.公证C.网络勘察 D.复制、存档、拍照49下列有关网络环境中电子证据的收集方法中错误的说法是:()A.打印输出比较适合于文本内容较少,且经打印输出后较为直观的电子数据信息B.采用拍照、摄像的方法进行证据的提取和固定,应就取证全程制作相关的书面或音像材料作以说明C.在解密过程中,无须具体说明解密的过程及方法D.为防止某些隐藏信息或已删改信息的缺失,再复制的过程中需慎重选择拷贝工具50电子证据的特点:A.复合性 B.易损性C.隐蔽性D.分散性与连续性C、A、A、D、D、D、ABCD、ABC、ABC、ABCD、C、B、D、A、D、D、ABCD、BC、AC、ABCD、AD、D、B、A、B、C、A、D、ABC、ABCD、ABCD、A、B、C、D、B、AC、ABD、AB、ABCD、AB、B、C、D、A、B、C、C、C、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