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5043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餐烹调综合实训 中职旅游服务类西餐烹饪专业第四讲(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西餐甜食、早餐、快餐及营养与卫生知识,一、西餐甜食的概念、分类: (一)、概念: 指全餐的最后一道菜。是以面粉、鸡蛋、乳制品、 巧克力以及水果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食品。 (二)分类: 1、布丁:一般用鸡蛋、面粉、牛奶、奶油、糖及水果等制成的甜食。 2、薄饼:又称“班戟”。用鸡蛋、面粉制作的 油煎饼。,3、苏夫利:用面粉、牛奶、鸡蛋、水果等调制的 面糊与打起的鸡蛋清混合,放入焗炉中焗制的食品。 4、慕斯:用牛奶、奶油、砂糖、结力片、香料制 成的一种十分软滑、细腻的甜食。 5、果冻:用结力汁调和水果等,通过冷藏使结力汁 凝结成形制成的冷食。 6、冰淇淋:是以乳制品、砂糖、鸡蛋等为主要原料 经

2、过特殊工艺加工冷冻的软质甜食。,二、西式早餐的品种、分类: (一)、品种: 1、水果、果汁 2、蛋类制品 3、面包 4、麦片 5、薄饼 6、饮料,三、西式快餐概念、特点、品种: (一)、概念: 指能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客人饮食放入各种方便食品。 (二)、特点: 制售快捷、食用便利、服务简便、质量标准、价格 适中。 (三)、著名品种: 1、三明治: 源于英国东部的三明治镇,自制的面包夹肉的食品。,2、汉堡包: 源于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常用剁碎的牛肉末和面粉做成肉饼,煎烤来吃,称为汉堡肉饼。后来,传到美国与三明治相结合成为汉堡包。 3、热狗: 源于美国,是一种面包夹泥肠的方便食品。 4、披萨: 源于意大利

3、,是一种由特殊的饼底、酱汁、馅料、奶酪构成的意式风味食品。,四、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四类营养素在西餐烹调中的变化:,(一)、维生素 命名: (1)按字母A、B、C、D、E等命名。 (2)按作用命名:Vit B1为抗神经炎维生素。 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来源: 动物性食物的肝脏,有色蔬菜中的胡萝卜素。 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的视觉。 促进生长发育。 预防贫血。 缺乏症: 夜盲症,免疫力低下,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维生素D 来源:晒太阳、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及鱼肝油制剂中。 生理功能: 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4、调节血钙平衡。 缺乏症: 小儿佝偻病 骨质疏松、手脚痉挛。,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来源: 新鲜的水果、深色蔬菜、花器菜等。 生理功能: 抗氧化剂。 促进胶原形成。 解毒作用。 促进升血机能。 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维生素在烹调中的变化: 各种维生素在烹调中最易被破坏。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维生素的损失越大。 按易受破坏程度不同依次为维生素CBADE 维生素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碱性溶液中易氧化。,(二)、蛋白质 来源:畜禽类、鱼类、奶、蛋、干豆类、坚果类、薯类。 生理功能: 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调节生理功能。 供给热能。 构成抗体。 蛋白质的解毒作用。,缺乏症:

5、阻碍人体的生长发育。 酶的活性下降 合并其他产能的营养素摄入不足。 在加工、烹调中的变化 热致变性: 蛋白质在加热到70以上变性是不可逆的,变性后 的蛋白质持水性减弱,可失去部分水分。肉类原料,在加热后体积变小,重量变轻。如:“煎牛排” 必须在控制蛋白质变性程度上下功夫。 酸碱作用变性: 在常温下蛋白质在一定PH值范围内保持稳定,超过 范围将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酸 奶、奶酪等。此外,长时间冷藏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水化作用: 蛋白质是亲水胶体,与水分子接触可以形成水化层, 将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融为一体,利用这一原理可 调制各种肉馅。 凝胶作用: 一定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冷却后能生成凝

6、胶,其中结缔 组织中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最为明显。凝胶是水分 子分散的蛋白质颗粒之间形成的胶体。利用这一原理 可制作各种结力冻。,(三)、糖类:(碳水化合物) 在烹调过程中淀粉的变化: 淀粉由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在不同淀粉中 颗粒大小也有所不同。如:马铃薯淀粉最大,大 米淀粉最小。淀粉分子的排列非常紧密,形成某 种程度的束状,称为“胶束。,几种多糖,淀粉的糊化,由于淀粉分子排列非常紧密,彼此间隙水分子无法渗入。因此,淀粉不溶于水,但经过加水加热后,胶束中一部分成分溶于水,就形成空间,于是,水分子渗入淀粉内部,与淀粉结合,致使胶束被逐渐溶解,空间越来越大,水分子继续渗入。 淀粉吸水膨胀数十倍

7、,这种现象称为“膨润现象。,如果继续加热,胶束状态完全崩溃,淀粉分子成为 单分子,包被于多量的水中,形成半透明溶液状态。 因淀粉分子是长链或分枝状,以致互相牵引移动, 结果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状。淀粉糊化温度一般60-80.西餐烹调中利用淀粉的糊化制作各种浓少司,调剂汤的浓度。,淀粉的糊精化: 淀粉在干燥状况下,加热到160,生成可溶性淀粉,变成糊精。在烹调中制作少司和浓汤使用 的油炒面粉以及烘烤后的面包表层,都属于糊精化。,果胶的软化: 在烹调过程中,原果胶遇热后,逐渐变成果胶, 溶于水中。细胞壁失去原果胶而变软。称为果胶 的软化。 果胶的凝结: 果胶是亲水胶体物质,其水溶液在PH2.0-3.5

8、,蔗 糖含量60%,果胶含量0.3-0.7%,在接近沸腾的温 度下形成凝胶。可利用其特点制作果酱。,(四)、脂肪: 在烹调中脂肪在温度过高或反复加热时,会氧化分解。 在250-300之间加热,脂肪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 和树脂样物质。反复加热会不断产生和积累这些物质 使脂肪的粘度增大,使脂肪中的甘油形成丙烯醛,具 有强烈的刺鼻味。 脂肪在水中加热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加入少量 酒,使脂肪酸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芳香味。,(五)加工烹调过程中的褐变: 1、酶引起的褐变: 苹果、土豆去皮后有什么状况? 产生褐变的三个条件: 含有多酚类 氧化酶 与空气接触,2、非酶褐变: (1)黑色素反应: 在烹调过程中土豆、肉类、面粉、面包经烘烤或 煎、炸,其颜色可逐渐变黄、变褐、变黑。这就 是黑色素反应。因此,在加热时根据温度高低和 时间长短掌握颜色的变化,使其达到菜肴标准颜 色。,(2)、焦糖化反应: 在没有氨基酸的情况下,糖本身在高温(50-200) 作用下发生降解反应,降解后的产物经聚合形成 粘稠状的黑褐色的焦糖,就是焦糖化反应。 轻度的焦糖化有令人愉快的焦香味,其水溶液为棕 红色,可增加菜肴的色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