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4869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A02-1400第二单元(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平面和连接面的铣削,课题一 平面的铣削 课题二 垂直面和平行面的铣削 课题三 斜面的铣削,课题一 平面的铣削,一、 铣削的基本运动 铣削时工件与铣刀的相对运动称为铣削运动。 它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切除工件表面多余材料所需的最基本的运动, 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待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屑的主要运动。 主运动是消耗机床功率最多的运动。 铣削运动中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 进给运动是使工件切削层材料相继投入切削, 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铣削加工中, 进给运动是工件相对铣刀的移动、 转动或铣刀自身的移动。,二、 铣削用量 铣削用量的要素包括: 铣削速度 、 进给量 、 铣削深

2、度 和铣削宽度 。 铣削时合理地选择铣削用量, 对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加工表面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 降低生产成本,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铣削速度 铣削时铣刀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铣削速度。 铣削速度与铣刀直径、 铣刀转速有关, 计算公式为:,式中 铣削速度, ; 铣刀直径, ; 铣刀或铣床主轴转速, , 进给量 刀具 (铣刀) 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单位位移量称为进给量。 铣削中的进给量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 有三种表述和度量的方法: () 每转进给量 铣刀每回转一周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单位为 。 () 每齿进给量 铣刀每转中每一

3、刀齿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位为 。 () 进给速度 (又称每分钟进给量) 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的进给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进给速度, 也就是铣刀每回转 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单位为 。,三种进给量的关系为: 式中 进给速度, ; 每转进给量, ; 铣刀或铣床主轴转速, ; 每齿进给量, ; 铣刀齿数。,铣削时, 根据加工性质先确定每齿进给量 , 然后根据所选用铣刀的齿数 和铣刀的转速计算出进给速度 , 并以此对铣床进给量进行调整 (铣床铭牌上的进给量以进给速度 表示)。, 铣削深度 铣削深度 是指在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上测得的切削层尺寸, 单位为 。 铣削宽度 铣削宽度

4、 是指在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上测得的切削层尺寸, 单位为。 铣削时, 由于采用的铣削方法和选用的铣刀不同, 铣削深度 和铣削宽度 的表示也不同。,下图所示为用圆柱形铣刀进行周铣与用面铣刀进行端铣时铣削深度与铣削宽度的表示。 不难看出, 不论是采用周铣或是端铣, 铣削宽度 都表示铣削弧深。 因为不论使用哪一种铣刀铣削, 其铣削弧深的方向均垂直于铣刀轴线。,周铣与端铣时的铣削用量 ) 周铣 ) 端铣,三、 切削液 切削液是为了提高切削加工效果而使用的液体。 切削过程中合理选择使用切削液, 可降低切削区的温度、 减小机械摩擦、 减小工件热变形和表面粗糙度值, 并能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提高

5、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切削液的作用 () 冷却作用 在铣削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致使刀尖附近的温度很高, 而使刀刃磨损加快。充分浇注切削液能带走大量热量和降低温度, 改善切削条件, 起到冷却工件和刀具的作用。,() 润滑作用 铣削时, 刀刃及其附近与工件被切削处发生强烈的摩擦。 这种摩擦一方面会使刀刃磨损, 另一方面会增大表面粗糙度值和降低表面质量。 切削液可以渗透到工件表面与刀具后面之间及刀具前面与切屑之间的微小间隙中, 减小工件、 切屑与铣刀之间的摩擦, 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和减缓刀齿的磨损。 () 冲洗作用 在浇注切削液时, 能把铣刀齿槽中和工件上的切屑冲去, 使铣刀不因切屑的阻塞

6、而影响铣削, 也可避免细小的切屑在铣刀刀刃和工件加工表面之间挤压摩擦而影响表面质量。, 切削液的种类、 性能和选用 () 切削液的种类和主要性能 切削液根据其性质不同分成水基切削液和油基切削液两大类。 水基切削液是以冷却为主、 润滑为辅的切削液, 包括合成切削液 (水溶液) 和乳化液两类。 铣削中常用的是乳化液。 油基切削液是以润滑为主、 冷却为辅的切削液, 包括切削油和极压油两类。 铣削中常用的是切削油。 ) 乳化液 乳化液是由乳化油用水稀释而成的乳白色液体。 乳化液流动性好, 比热容大, 黏度小, 冷却作用良好, 并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 主要用于钢、 铸铁和有色金属的切削加工。 ) 切削油

7、 切削油主要是矿物油, 其他还有动、 植物油和复合油 ( 以矿物油为基础, 添加 混合植物油)等。,() 切削液的选用 切削液应根据工件材料、 刀具材料、 加工方法和要求等具体条件, 综合考虑, 合理选用。 ) 粗加工时, 金属切除量大, 产生热量多, 切削温度高, 而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不高, 所以应采用以冷却为主的切削液; 精加工时, 对工件表面质量的要求较高, 并希望铣刀耐用, 而由于精加工时金属切除量小, 产生热量少, 对冷却作用的要求不高, 所以应采用以润滑为主的切削液。 ) 铣削钢等塑性材料需用切削液。 铣削铸铁、 黄铜等脆性材料时, 使用切削液的作用不明显, 而且呈细小颗粒状的切屑

8、和切削液混合后, 容易堵塞机床的冷却系统, 碎屑黏附在机床导轨与滑板间造成阻塞和擦伤, 故一般不用切削液, 必要时可用煤油、 乳化液和压缩空气。,) 铣削高强度钢、 不锈钢、 耐热钢等难切削材料时, 应选用极压切削油或极压乳化液。 ) 用高速钢铣刀铣削时, 因高速钢热硬性较差, 应采用切削液。 用硬质合金铣刀铣削时, 因硬质合金热硬性好, 耐热、 耐磨, 故一般不用切削液, 必要时可使用低浓度的乳化液, 但必须在开始切削之前就连续充分地浇注, 以免刀片因骤冷而碎裂。,常用切削液的选用,四、 平面的铣削方法 .周边铣削 () 周边铣削的概念 周边铣削 (简称周铣) 是用铣刀周边齿刃进行的铣削。,

9、在卧式铣床上采用周铣铣平面,() 圆柱形铣刀的选择与安装,2.端面铣削 () 端面铣削的概念 端面铣削 (简称端铣) 是用铣刀端面齿刃进行的铣削。 端铣时, 铣刀的旋转轴线与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垂直。 在立式铣床上端铣平面, 铣出的平面与铣床工作台台面平行; 在卧式铣床上端铣平面, 铣出的平面与铣床工作台台面。,在立式铣床上端铣平面 在卧式铣床上端铣平面,() 铣床主轴的校正 用端铣方法铣出的平面, 其平面度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的垂直度。 若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垂直, 铣刀刀尖会在工件表面铣出网状的弧形刀纹, 工件表面是一平面。 若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 铣刀刀尖会在工件表面铣

10、出单向的弧形刀纹, 并将工件表面铣成一个凹面 。,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 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 垂直时铣平面 不垂直时铣平面,采用端铣方法铣削平面时, 应校正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垂直。,.周铣与端铣的优点,五、 顺铣与逆铣 铣削有顺铣和逆铣两种方式 。 顺铣是铣削时, 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面的切点处, 铣刀旋转切削刃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 逆铣是铣削时, 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面的切点处, 铣刀旋转切削刃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周铣时的顺铣和逆铣,.周铣时的顺铣和逆铣 () 周铣时的顺铣和逆铣对工作台运动的影响,周铣时的切削力对工作台的影响,() 周铣时的顺铣和逆铣的特点,.

11、端铣时的顺铣和逆铣 端铣时, 根据铣刀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对称铣削和非对称铣削两种。 () 对称铣削 铣削宽度 对称于铣刀轴线的端铣称为对称铣削 。 在铣削宽度上以铣刀轴线为界, 铣刀先切入工件的一边称为切入边; 铣刀切出工件的一边称为切出边。 切入边为逆铣; 切出边为顺铣。 对称铣削时, 切入边与切出边所占的铣削宽度相等, 均为 。,端铣时的对称铣削,() 非对称铣削 铣削宽度 不对称于铣刀轴线的端铣称为非对称铣削。 按切入边和切出边所占铣削宽度的比例的不同, 非对称铣削又分为非对称顺铣和非对称逆铣两种。,端铣时的非对称铣削,) 非对称顺铣 顺铣部分 (切出边的宽度) 所占的比例较

12、大的端铣。与周铣的顺铣一样, 非对称顺铣也容易拉动工作台, 因此很少采用非对称顺铣。 只是在铣削塑性和韧性好、 加工硬化严重的材料 (如不锈钢、 耐热合金等) 时采用非对称顺铣, 以减少切屑黏附和提高刀具寿命。 此时, 必须调整好铣床工作台的丝杠螺母副的传动间隙。 ) 非对称逆铣 逆铣部分 (切入边的宽度) 所占的比例较大的端铣。采用非对称逆铣, 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两个分力的合力 作用在工作台丝杠及其螺母的接合面上, 不会拉动工作台。 此时铣刀刃切出工件时, 切屑由薄到厚, 因而冲击小, 振动较小, 切削平稳, 因此非对称逆铣得到普遍应用。,六、 平面的铣削质量分析 .影响平面度

13、的因素 () 用周铣铣削平面时, 圆柱形铣刀的圆柱度误差大。 () 用端铣铣削平面时, 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 () 工件受夹紧力和铣削力的作用产生变形。 () 工件自身存在内应力, 在表面层材料被切除后产生变形。 () 工件在铣削过程中, 因铣削热引起的热变形。 () 铣床工作台进给运动的直线性差。 () 铣床主轴轴承的轴向和径向间隙大。 () 铣削时因条件限制所用圆柱形铣刀的宽度或面铣刀的直径小于工件被加工面的宽度而接刀, 产生接刀痕。,.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 铣刀磨损, 刀具刃口变钝。 () 铣削时, 进给量太大。 () 铣削时, 工件切削层深度 (周铣时的铣削宽度 或端铣

14、时的铣削深度 ) 太大。 () 铣刀的几何参数选择不当。 () 铣削时选用切削液不当。 () 铣削时有振动。 () 铣削时有积屑瘤产生, 或有切屑粘刀现象。 () 铣削时有拖刀现象。 () 在铣削过程中因进给停顿而产生 “深啃” 现象。,技能训练 铣削平面,.加工步骤 () 安装并校正平口钳。 () 选择并安装铣刀 (圆柱形铣刀 80 63 32mm)。 () 调整切削用量。 () 选用合适高度的平行垫铁, 将工件装夹在平口钳上, 最好在两侧加垫铜皮。 () 对刀。,周铣时的对刀过程,() 对刀后, 采用逆铣的方式对工件进行机动进给, 铣削平面。 () 加工完毕先停车, 再退出工件。 () 检

15、查工件合格后, 卸下工件, 锉修毛刺。, .注意事项 () 装夹工件时, 应尽量使水平方向的铣削分力 指向平口钳的固定钳口。 () 用平口钳装夹工件完毕, 应取下平口钳扳手, 方能进行铣削。 () 铣削时不使用的进给机构应紧固, 工作完毕再松开。 () 铣削中不准用手触摸工件和铣刀, 不准测量工件, 不准变换主轴转速。 () 铣削中不准任意停止铣刀旋转和自动进给, 以免损坏刀具、 啃伤工件。 若必须停止时, 则应先降落工作台, 使铣刀与工件脱离接触才行。 () 调整工作台控制工件尺寸时, 若手柄摇过了头, 应注意消除丝杠与螺母间间隙造成的空行程, 以免影响工件的加工尺寸。,课题二 垂直面和平行面的铣削,工件上有许多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