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296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一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2、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3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土地的用途。这一做法( )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5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二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6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1500

3、1800年间,“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外贸的经济目的明显 B交往带有一定的掠夺性C工场手工业极为发达 D在贸易中居于有利地位7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C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8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

4、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据此可知( )A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 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9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样说的理由是地理大发现( ) 10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1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

5、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12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

6、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14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15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 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161936年3月,隶属于国民政府军

7、事委员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订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2.7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其旨在( )17“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19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

8、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20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211988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冯仑、潘石屹等6个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了创业,后发展壮大

9、为国内著名的现代化实业集团万通集团。万通创业主要得益于( )22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这形象地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破坏性特别大C持续时间长 D引发政治危机23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24美国学者洛克滕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一书中称:“在三十年代,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不再能像

10、私人俱乐部那样活动,必须受国家监督。”这标志着( )A垄断资本无法继续控制美国政治 B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已终结C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罗斯福新政取得巨大成功251980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A减轻政府负担 B改善公民住房 C缩减社会福利 D加强政府干预26对已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苏联,西方世界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继续敌视苏联,并竭力阻挠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事务性联系的发展;另一种是要求停止反苏挑衅,扩大与苏联在贸易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其中的“另一种”倾向

11、主要反映出当时( )27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28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29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

12、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0.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31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13、)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32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C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331971年12月份,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可兑换35美元贬值到38美元,到1973年2月份,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 )A凯恩斯主义的盛行B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C与苏联的

14、长期争霸 D美国经济的逐渐衰退34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3520世纪60年代,全球共有19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70年代增至28个,80年代增至32个,进入90年代,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已达100多个。材料说明( )A经济全球化的高潮到来 B世界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C经济合作发展成为共识 D政治格局变化影响经济秩序二、材料题:(共2小题,36、37题各15分,共30分)36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