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8082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 灿烂的青铜文化_(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灿烂的青铜文化,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 3 火焰中的文化 :陶 与 青铜,利簋(u),年代:西周武王 尺寸:通高28厘米, 口径22厘米 质地:青铜 收藏:中国历史 博物馆 藏,利簋铭文,武王伐纣,曾侯乙编钟,长:750cm、 高:280cm、 宽:320cm、 重:5000kg。,曾侯乙编钟-楚商,曾侯乙编钟1,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庞大、最重的乐器。全套编钟有65件,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它是由长短不同的九根彩绘横梁和6个青铜佩剑武士立柱及6根圆立柱组成。横梁两端皆用浮雕的龙、凤纹和花瓣纹铜套加固,整个钟架及钟钩是由246个部件组成,可以拆卸与安

2、装。设计精巧,坚实牢固,气势雄伟壮观。 全套青铜编钟的总重量为5000多斤,加上编钟铜套及铜立柱近4000斤,两者合计用铜达9000斤。这在我国古代青铜铸造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例。,曾侯乙编钟2,公元一九七八年夏,在湖北省随州市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文物考古专家们,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大型寝陵曾侯乙大墓,距今在底下已沉睡了两千四百多年。 它一共出土了一万五千多件文物,其种类繁多,礼器、酒器、水器、食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日用器具、工艺装饰品,应有尽有,各类器物设计之巧,制作之精,令人叫绝。经过国家文物专家组鉴定确认的国宝级文物就有9件,一级文物143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量多、种类齐全、文化研

3、究价值极高的古乐器类文物。,曾侯乙编钟3,曾侯乙编钟以巨大的考古价值、文化价值和在乐理方面的辉煌成就,被称为“古代世界十大发现之一”和“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乐器有65件编钟、32件编磬、篪、排箫、笙、瑟、十弦琴、建鼓等多达125件,是一支庞大的“地下音乐宫”,这些足可证明古代宫廷音乐的气势庞大,场面壮观。,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简介4,编钟一钟双音,音域跨五个八度(C2E7), 下层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 中层甬钟较大的声音圆润明亮,音量大,余音长,较小的钟声清脆,音量小,余音短; 上层纽钟声音透明纯净。 五名乐师来演奏,两人各持钟棒击下层大钟,三人各持两个钟锤击中

4、层和上层的编钟。,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卧薪尝胆,1965年冬,湖北省荆州市望山楚墓群出土,20余层纸一划而破。 宝剑全长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 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箍形,内铸11道极细的同心圆圈。金黄色的剑身布满黑色的菱形花纹,剑格(剑身与剑柄间突出部分)向外凸出,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美丽的花纹。剑上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8个鸟篆体错金铭文,字迹非常清楚。,你知道吗?,谁能说说 ”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王剑怎么会在楚王墓里?,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被越王勾践打败,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两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

5、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谋臣文种劝他投降并伺候吴王。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忍辱负重,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卧薪尝胆,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十年后,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无后顾之忧,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仗。他还听信伯喜否 的坏话,杀了

6、忠臣伍子胥。吴国渐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带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趁机突袭,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吴国屡战屡败。夫差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羞愧自杀。,千古不锈之谜1,战国时期的工匠已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能充分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铜与铅、锡比例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冶炼技术领先西方国家近千年。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

7、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 剑脊 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 刃部 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 花纹处 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不易锈。,簋(gu),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蕉叶形 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四羊方尊(酒器),西周 兽面纹觯(zh),高:16.6cm 拍卖价: RMB32,000,000,酒器,觥(gng)酒器,成语: 觥筹交错,礼器、祭器 曾侯乙墓的 铜尊盘,大盂鼎:礼器 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少见。,尊,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汉代青铜鎏金灯具之一,公元前

8、172年铸造。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青铜爵杯,中国发现的最早期的青铜酒器之一. “爵”,听来十分雅致的名字,令人顿生精巧而高贵的感觉,它是奴隶主贵族宴饮时使用的酒具,如同现代的酒杯一样。,青铜爵杯de用处(另一说法),三足青铜酒爵,应当是油灯? 铜爵作酒具有诸多不恰当之处。 铜爵的造型,特别是口

9、沿中部,有一对向上带节的桩子,应当是兜底攀绳悬挂时用(酒具不需要悬挂),在口沿边上的捆绑点,可以保证一定的倾斜度,调整灯火的亮度。再者,铜爵修长的尖头,是刮(剐)取油脂的独特造型,这都是破解三足青铜爵是油灯的关键。 用铜爵点灯比饮酒更文明,更富有历史韵味和艺术色彩!,后母戊鼎,1.33米,1.1米,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n gu)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想象一下,古时那些独一无二的青铜鼎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制作出来的呢?,史海拾贝:,“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 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10、“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和词语呢?,一言九鼎 人声鼎沸 三足鼎立 大名鼎鼎 革故鼎新 鼎力相助 鼎盛时期 定鼎中原 扛鼎之作 鼎成龙升,酒 器,盥(gun)水器,乐器,铜镜,食器,兵 器,农 具,新源境巩乃斯河南岸出土-青铜武士俑,时 代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 寸 :高40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1981年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墓葬出土 文 物 简 介 : 现收藏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保管所。俑像上身裸露,胸部与两臂肌肉高凸,肩宽腰细,腰束短裙,赤足,左腿蹲,右腿跪。双手紧握持物(原物出土时已

11、失),分别放手膝与腿处。头戴高顶宽沿帽,帽顶尖而前弯。脸长,眉弓突出,鼻高,眼大,嘴紧闭,目视前方。 作品写实性强,比例、结构准确,通过蹲跪的姿态、严肃的面部表情、紧握的双手和强健的体魄等多方面刻画,表现了武士待命而动、沉着威武的动人神采。 此俑被认作中国古代塞人的雕塑艺术之作。俑像为合模铸造,空心,出土时呈铜绿色,后被刮肃而显露出橙红色。,右:青铜立人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学者 认为三星堆文化距今约三千多年,是商朝时期我国西南成都平原上古蜀人的文化。,说一说 画一画,说一说青铜器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画一画你喜欢的青铜器。,造型独特,千古不锈之谜2,越王勾践剑的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

12、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越王勾践剑千古不锈与其保存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楚墓。,参考资料,西周初(武王、成王、康王、召王时期)的八九十年间的青铜器,在造型和装饰上与殷代青铜器大同小异。造型的风格特点明显类似。但铭文内容较详,记述了当时的政治活动,不仅便于确定其时代,而且提供了历史研究的资料。武王时期的“大丰”(或名“天亡”),成王时的“献侯鼎”,康王时的“盂鼎”,都是有名的代表性作品。 西周初年的铜器中,特别以大盂鼎(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作)重一五三五公斤,高约

13、一米,是古代铜器中有名的重器。上有铭文二九一字。内容是叙述康王如何赏赐他的大臣“盂”的经过。赏赐品中有“人鬲”,被历史学者认为是古代奴隶制的证据。盂鼎的造型(鼎腹的轮廓和鼎足的样式)都已呈现西周铜鼎的流行形式。器口花纹,是殷代的题材,但处理上已是西周的方式。从大盂鼎上明显地看出青铜器艺术由殷代向西周、春秋时代的演变。,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

14、流甚狭而长。青铜斝除平底型的以外,还出现了袋足斝。觚、尊、瓿、罍等圈足器皆有+形大孔,相当二里冈上层的器,+字形有成为大方孔的。有的更在圈足的边沿,留有数道缺口,郑州和黄陂盘龙城都出土过这种实例。管流斜置于顶上的半封顶袋足盉,后侧有一大鋬可执,在本期内颇具特色。罍皆狭唇高颈有肩,形体亦偏高。商代早期壶有提梁的有长颈小口鼓腹形和小口体呈悬瓠形的两种,也有小口器颈不高不设提梁的。,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

15、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二、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青铜工艺,西周及春秋时代青铜器的新变化,首先是器形类别减少,爵、觚、斝、卣、盉等酒器,鬲、方鼎等烹煮器,都已消失不见,这一时代最常见的鼎和壶都出现了新的样式。 鼎之形制较大者(如厉王时的大克鼎),敛口,侈腹,鼎腹的侧影扁而方,鼎足上半作兽面装饰。鼎之形制较小者(如共王时的颂鼎),鼎腹侧影轮廓接近半圆形,鼎足上下粗,中间稍细,似动物之足。整个器形轮廓呈连续

16、的柔和曲线。,一九二三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立鹤方壶,壶身遍布蟠曲龙纹,两旁有镂空的龙形双耳,壶下伏有双兽,壶口有双层莲瓣中央立一鹤,展翅欲飞,工艺非常精湛,反映了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 此时期的青铜器轮廓线多是柔和优美的曲线,并有适当的比例关系,铜器上的装饰花纹简易,纹样多窃曲纹、环带纹和双头兽纹。其他尚有重环纹、垂鳞纹等。又有写实意味的蛟龙纹。可以看出窃曲纹和双头兽纹都是殷及周初流行的饕餮纹和夔龙纹的变化,按图案规律重新组织而成。 有耳的壶发展的结果,代替了卣和觯,成为此后一种主要的铜器(如共王时期的颂壶)。食器中西周时代新出现了盨(如厉王时期的克盨),和东周以后新出现的簠,都逐渐代替了。 产生了很多大型的铜器,如大克鼎高九三厘米,重二一五公斤;虢季子白盘长一三七二厘米,宽八六五厘米,高三九五厘米,重二一五五公斤。往往有丰富的长篇铭文,如散氏盘(厉王时器,三五七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