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918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钱宗峰第七章(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安全性 2地质可靠性 3场地抗电磁干扰性 4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 5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及用水设备的下层和隔壁,7.1.1 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1环境安全性 (1)为了防止计算机系统遭到周围不利环境的意外破坏,机房应该尽量建立在远离生产或储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比如油料库、液化气站和煤场等)周围; (2)机房应该尽量避开环境污染区(比如化工污染区),以及容易产生粉尘、油烟和有毒气体的区域(比如石灰厂等); (3)应该尽量避免坐落在雷击区; (4)应避开重盐危害地区。,7.1.1 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2地质可靠性 (1)不要建立在杂填土、淤泥、流沙层以及地层断裂的地质区域

2、上; (2)不要建立在地震区; (3)建立在山区的机房应该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雪崩和溶洞等地质不牢靠区域; (4)应该尽量避开低洼、潮湿区域。,7.1.1 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3场地抗电磁干扰性 (1)避开或远离无线电干扰源和微波线路的强磁场干扰场所,如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站等; (2)避开容易产生强电流冲击的场所,如电气化铁路、高压传输线等。,7.1.1 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4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 (1)避开振动源,如冲床、锻床等; (2)避开机场、火车站和影剧院等噪声源; (3)远离主要交通通道,避免机房窗户直接邻街。,7.1.1 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5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及用水设备的

3、下层和隔壁 计算机机房应该选用专用的建筑物,尽量选择水源充足、电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信方便、自然环境清洁的地方。,7.1.1 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该类机房放置需要最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系统和设备。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它的安全性介于A类和C类之间。 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该类机房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般性系统。,7.1.2 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等级,1温、湿度 2空气含尘浓度 3噪声 4电磁干扰 5振动 6静电 7灯光 8接地,

4、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1温、湿度 计算机设备由于集成度高,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机房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一定的损坏。 根据计算机系统对温、湿度的要求,将温、湿度分为A、B两级,机房可按某一级执行,也可按某些级综合执行,如某机房按机器要求可选,开机时按A级温度、湿度,关机时按B级温度、湿度执行。,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2空气含尘浓度 如果尘埃落入计算机设备,容易引起接触不良,造成机械性能下降,若是导电的尘埃进入计算机设备中,则会引起短路,甚至会损坏设备。 3噪声 噪声会使人的听觉下降,精神恍惚,动作失误。为了使机房的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般来说,

5、在计算机系统操作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内的噪声在主操作员位置应小于68dB。,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4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会使人内分泌失调,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会引起计算机设备的信号突变,使设备工作不正常。据美国AD研究报告中的实测统计和理论分析,0.07高斯的磁场变化就可能让计算机设备产生误操作,0.7高斯的磁场变化就可能让计算机设备损坏。因此对机房的电磁脉冲辐射的防护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强度,在频率为0.151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度不应大于800A/m。,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5振动 振动会使设备接触松动,增大

6、接触电阻,导致设备的电器性能下降,同时也会使设备的绝缘性下降。一般来说,在计算机系统停机的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0.5m/s2。,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6静电 计算机设备中的CMOS器件很容易被静电击穿,造成器件损坏。实践表明,静电是造成计算机损坏的主要原因。当工作人员穿尼龙或丝绸工作服、橡胶拖鞋走动或长时间在工作室,往往会因摩擦产生静电,带静电的工作人员接触或从计算机旁通过时,就会对计算机放电,使机器损坏或引起数据出错。,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7灯光 (1)主机房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300lx。 (2)基本工作间、第一类

7、辅助房间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 (3)其他房间参照GB 50034执行。 (4)计算机机房眩光限制标准可分为3级。 (5)直接型灯具的遮角光不应小于规定。 (6)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 (7)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 (8)计算机机房、终端室、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应设事故照明,其照度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5lx。 (9)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依据需要应设事故照明,其照度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1LX。 (10)计算机机房照明

8、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 (11)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 (12)技术夹层内应设照明,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8接地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机房内必须部署接地装置。根据GB/T2887-2000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机房内接地有4种方式。 (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2)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3)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4)防雷接地,不应大于10。,7.1.3 环境对信息安全的影响,1机房组成 2机房面积 3设备布置,7.1.4 机房的组成及

9、面积,1机房组成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规模、性质、任务、用途、计算机对供电、空调等要求的不同以及管理体制的差异,计算机机房一般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和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1)主机房用以安装主机及其外部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骨干网络设备。 (2)基本工作 房间有数据录入室、终端室、网络设备室、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和上机准备间。 (3)第一类辅助房间有备件间、未记录的媒体存放间、资料室、仪器室、硬件人员办公室和软件人员办公室。 (4)第二类辅助房间有维修室、电源室、蓄电池室、发电机室、空调系统用房、灭火钢瓶间、监控室和值班室。 (5)第三类辅助房间有储藏室、更衣换鞋室

10、、缓冲间、机房人员休息室等。 当然,以上分类是基本分类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允许一室多用或酌情增减。,7.1.4 机房的组成及面积,2机房面积 (1)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A=(57)S计算。式中A为计算机机房使用面积(m2),S指与计算机机房内所有设备占地面积的总和(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A=kN计算。式中A指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m2);k为系数,一般取值为4.56.5m2/台(架);N指计算机机房内所有设备台(架)的总数。 (2)计算机机房最少使用面积不得小于30m2。 (3)研制、生产用的调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参照(1)中的规

11、定执行。 (4)其他各类房间的使用面积应依据人员、设备及需要而定。 (5)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应该留有一定的备用面积。 ,允许一室多用或酌情增减。,7.1.4 机房的组成及面积,3设备布置 机房内设备的安装布局多种多样,它与主机的结构、外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使用要求、操作人员的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总的布局原则是:保证计算机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操作维护方便,便于作业流动处理,有利于安全和防护规范的执行,同时尽量使机房内安静整洁,便于工作效率的提高。,7.1.4 机房的组成及面积,1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 对于保密程度要求高、计算机系统及外部设备价值很高的计算机中心,应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12、大多是简单的防止夜间盗窃的报警系统,都是为了防止从门窗进入的盗窃。较高级的报警系统大多很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来指导购买和安装。 除了安装报警设备,制定计算机中心的安全保护办法和夜间留人值守也是防盗防破坏需采取的重要措施。对于特别重要的部位,应设专门的警卫部门从事此项工作。,7.2.1 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防盗保护,2安全保护设备简介 计算中心及计算机房的空间保护装置有多种形式,它们涉及到许多技术手段,从光电技术、超声技术到一些如光源红外技术等新的科研成果。对这些技术我们将介绍几种。 (1)光电系统 (2)微波系统 (3)无源红外系统,7.2.1 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防盗保护,3防盗技术 除了安装报警

13、设备外还可以用防盗技术,防止计算机及设备被盗。 (1)计算机系统和外部设备,特别是微机的每一个部件,都应做上无法去除的标记,这样被盗后可以方便查找赃物,也可以防止有人更换部件。 (2)使用一种防盗接线板,一旦有人拔电源插头,就会报警。 (3)可以使用火灾报警系统,增加防盗报警功能。 (4)利用闭路电视系统对计算机中心的各个部位进行监视保护,当然这种办法造价较高。,7.2.1 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防盗保护,1基本供电要求 计算机系统及其外部设备对电源的线制、电压、频率及额定容量等有具体的要求。 (1)线制与额定电压 (2)频率 (3)额定容量 (4)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电网波动的要求,7.2.2 计算

14、机信息系统电源保护,2电气干扰的主要形式 与电源有关的计算机故障是普遍存在的,而很多故障的起因,与电气干扰有关。电气干扰主要有三种形式: (1)配电线路和周围环境的电器噪声 (2)电压波动 (3)断电,7.2.2 计算机信息系统电源保护,3电源保护装置 (1)线路稳压器 线路稳压器可以防止电压波动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线路稳压器中还包括一个隔离变压器,可以减少共态噪声。 (2)不间断供电电源(UPS) UPS能提供高级的电源保护功能,特别是对断电更具保护作用。,7.2.2 计算机信息系统电源保护,1静电对计算机系统影响 (1)静电放电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成为火源,造成火灾的发生。 (2)静电对

15、计算机设备中的半导体器件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半导体器件的容量增大和体积减小时,静电过大会损坏半导体器件(特别是大MOS电路为主组成的存贮器件)。 (3)静电还会引起计算机的误动作,原因是静电带电体触及电子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时,对它们放电,有可能使计算机接收到错误信号,导致计算机出错产生误动作。 (4)高速运转的磁带机、打印机等外部设备,高速运转时会产生静电,也有可能引起设备的动作出错。,7.2.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静电防护,2静电产生的原因 静电主要是由物体间相互摩擦、接触和分离产生的,但也可因其他原因而产生。在物体产生静电荷的过程中,因一部分电荷没有消失,贮存在物体上,这个物体就叫做“

16、静电带电体”,电阻越大的物体带电越多。计算机机房的静电主要有三个来源。 (1)计算机房用的地板 (2)机房使用的设施 (3)工作人员的衣着,7.2.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静电防护,3静电的防止和消除 前面已经介绍了静电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和静电产生的原因,可见不想产生静电是很困难的。而减少静电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减少静电来源。 (1)接地与屏蔽 (2)机房地板 (3)机房家具。 (4)工作人员的着装 (5)保护MOS电路 (6)使用静电消除剂和静电消除器。,7.2.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静电防护,1各种电气设备的外部干扰、计算机房中的日灯光、吸尘器等也能成为计算机的瞬间干扰。 2广播电线、雷达天线的电波以及无线电收发报机的辐射电场,也是对电子计算机产生干扰的一种外部干扰源。 3雷电产生的感应火花是一种外部干扰源。雷电产生时,在传输线上形成的冲击电压有时可高达几千伏甚至上万伏,对计算机设备的破坏作用很大。 4传输线或线圈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对其他元器件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