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

上传人:z** 文档编号:8927300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国70周年征文六篇【篇一】我虽然是*人,但在2010年前一直没有去过*,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去*的次数多了,经过*矿务局的同志介绍和翻阅资料,对*的了解也就多了一些。*是个川,老市区位于南北川道里,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开发了新区;*没有铜,历史上不同年代叫铜官、同官,1949年7月改称*,时为县治,1958年4月撤县建市,治域时有变化,名称沿袭至今。*是个煤城,因煤而生,因煤而发展。据考证,*产煤的历史很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了煤,汉代开始用煤冶铁,唐代开始用煤烧瓷并作为生活燃料,元代开始开采煤窑,清代开始大量开采煤炭,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机械开采。1935年大兴、民益等煤矿在*开办,开始使用蒸

2、汽绞车、卷扬机,产量逐渐攀升,1940年官办铜官煤矿开办,1949年实行解放军军管,归郑州铁路局西安分局领导,1955年9月成立*矿务局。可以说是先有*矿务局,后有*市,1958年建市后矿务局局长兼任市长,之后隶属关系时有变更,2004年改隶陕煤集团。回顾过去,我发现*矿务局的历史是辉煌的,曾有两任总理朱镕基、温家宝到矿务局视察工作,朱镕基总理欣然为“*矿务局”题词,还有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矿务局视察过,说明*矿务局在中国煤炭史上的地位是特殊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矿务局是*乃至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是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为*省乃至新中国的能源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

3、献。我去过王石凹、金华山、徐家沟、鸭口和东坡等煤矿,这些煤矿大都是国家“一五”和“二五”计划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如今已经关闭或濒临关闭,这些为新中国建设出过力的煤矿,和那些当年流过汗的煤矿工人一样,已经垂垂老矣。这些建在山沟里的煤矿,是几代煤矿人的家,如今他们从泥瓦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矿区资源却枯竭了,煤矿工人大部分分流到陕北、彬长的其他煤矿企业,他们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已经有二三代人在这里定居了,在他们把*的矿区当作家乡的时候,却要背井离乡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王石凹煤矿,这个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

4、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移交生产,设计能力年产120万吨,最高产量达到了166万吨,是*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这个煤矿现已关闭,当年热闹的王石凹镇的经济支柱轰然倒下,目前经过*矿务局的努力,2018年11月15日,王石凹煤矿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经过改造后,将成为人们参观煤矿的工业遗址公园,也是人们了解煤矿的窗口和活教材。2002年我下过王石凹煤矿,因为这个矿井已经开采了60多年,从地面到工作面相当远,估计要十公里左右。我们先要换工作服,穿上雨靴,然后扎上腰带,腰里别上蓄电池,再戴上头盔,头盔上有矿灯,还要在

5、脖子上系一条白毛巾。我们一行人坐罐笼下到矿井,罐笼是一次可以乘30人左右的提升机,类似电梯的原理。下到井下后,要乘坐猴车到达井巷,猴车上面有滑道,伸下来一根钢管,离地面四五十公分有一个像自行车座的座位,人坐在上面,手抱着钢管,由绞车带动猴车在滑道里循环转动,可以转进去,也可以转出来。我想它之所以叫猴车,大概就是人抱着钢管像猴子一样坐在座位上面吧。到达井巷的一个平台之后,在这里换乘电机车拖着的小火车,小火车类似我们常见的观光小火车,全是铁黑色,一米五左右高,带着十几个车厢,把人拉三四公里后放下,剩下的路程要靠走路。我们就在巷道里走,感觉路越走越长,走得我腿都疼了,可是大家都在坚持着,我也不能认怂

6、,走了一小时左右才到工作面,一个单面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一个来回要三个小时,这说明煤矿工人上下班特别辛苦,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下井,然后在指定时间去交接班。我看见很多煤矿工人腰里别着一瓶矿泉水,怀里揣着两个馒头,在地下三五百米的地方,冷风嗖嗖,他们啃个馒头喝口矿泉水就算是一顿饭了。现在有的煤矿提供统一送饭的服务,有些有条件的煤矿还有井下休息室,有热水和方便面,可以吃点热乎的东西,也可以喝杯茶或者咖啡。井下是绝对禁止抽烟和喝酒的,所以他们出了井后就使劲抽,几乎所有的矿工都喝酒,酒量比一般人都要大。很多人对煤矿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到处堆着煤,一刮风整个矿区煤粉飞扬,矿工身上都是黑的。那也许是上个世纪六七

7、十年代的现象,如今的现代化煤矿是看不见煤的,不仅地面上看不见煤,巷道也看不见煤。煤炭从工作面采下来后,经过溜子和皮带传到地面煤仓里,所以地面上没有煤,在地下有煤,地下就是煤海,但是地下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配电、运输、通风、防瓦斯等系统,只有工作面和运输大巷可以看到被采下来的煤,其他地方的煤被锚索、锚杆和铁丝网固定着,被支护系统管理着,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煤墙、煤柱和煤的巷道。只有深入到井下,才能知道煤是怎么被采下来的,才能知道煤矿工人的辛苦。煤矿工人是很难见到阳光的,白班天没黑就下了井,出井来时天已经黑了,夜班工人白天出井后洗个澡吃完饭后就去睡觉,他的白天其实也是黑夜,他们的世界除了黑的

8、煤,就是黑的夜,他们把青春乃至人生都贡献在煤矿,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便利,他们不仅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应该受到尊敬的人。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社会上对煤矿工人的看法却是鄙视和轻蔑,因为他们脸上和衣服上经常是黑的,工作危险系数大,而且又脏又苦又累,生活黑白颠倒,他们经常找不到对象,大多数人只能在老家找对象。*矿务局在1983年在册职工人数最多,达到65046人,也就是说,大约有五六万煤矿工人从事采煤工作,这个队伍是庞大的,在加上职工家属,整个*矿务局养活了二十万人,所以说*是一个煤城,也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因为有一个英雄的*矿务局。在深入了解*之后,我认为*的煤矿文化在全国应该是

9、最出名的,比如*矿务局焦坪煤矿的技术员姚筱舟创作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经农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的演唱,很快流传全国,几十年久唱不衰,成为那个年代的代表歌曲之一。著名作家路遥曾兼任*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鸭口煤矿体验生活,在陈家山煤矿医院会议室写出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书里的“铜城”就是*,“大牙湾煤矿”指的就是鸭口煤矿,“安锁子”的原型就是其本人,他被原名原姓写入了小说之中。我在参观鸭口煤矿“路遥纪念馆”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路遥的照片和生活痕迹历历在目,人却已英年早逝。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吸引了很多作家诗人来到这里,如田汉、冯至、贺敬之、魏钢焰、李若冰等人,

10、他们都写下了很多关于*诗篇和文章;刘志丹的弟媳李建彤创作的长篇小说刘志丹也多处写到刘志丹在*地区的革命活动;著名作家贾平凹到过*后写了散文陈炉和宜君记,并以陈炉为题材写了长篇小说古炉,他的长篇小说废都就是在耀县桃曲坡水库完成的。从*走出的作家也不少,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朱文杰、刘新中、黄卫平、钟平、芦苇、秦凤岗、李祥云、郭建民等人,有六七十年代的唐云岗、刘平安、吴川淮、吕俊涛、王宏哲、王维亚、安黎、第五建平、刘爱玲、王可田、王成祥等人,他们是目前*文学的中间力量,有的人现在省上文化机构任职,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矿务局有一支六十多人的管乐团,水平相当了得,曾获得过全国第八届非职业优秀(交响)管

11、乐团队展演银奖。我曾在西安音乐学院演出大厅观看过他们的演出,乐团阵容强大、服装整齐,演出震撼人心、精彩纷呈,各位团员紧密配合,奏响了十几支中外名曲,曲声悠扬、跌宕起伏、优美动人,让我有人间天籁般的音乐享受,我想,我们的煤矿工人能把管乐演奏到这个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矿务局能有这样一支管乐队伍,说明我们煤炭系统人才济济,煤矿人不仅能挖煤,还能写作、绘画和演奏音乐。每一次去*,我都有不同的感想,每一次都有新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环境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靓丽。*是*最年轻的一个地级市,建市60年整,但它在*煤炭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忽视的,它创造了很多第一,如*第一家煤矿、第一个千

12、万吨煤炭企业等,为*省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市被确定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发展,“一黑二白”(一黑:煤炭,二白:水泥、电解铝)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现在*新区的建设已成规模,新的产业在布局发展,可以说*是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范例,一个新的*正在崛起,“渭北明珠”的称谓依然响亮。【篇二】我出生70年代初,睁开眼的时候看到的是两家共住一个土草房,共用一个厨房,一间卧室前后两铺炕,晚上用布幔子一隔就成了两个家庭7口人睡觉的地方。吃的是小米、高梁米、玉米面、玉米渣子等,一年到头偶尔在过年时吃点

13、小麦面。照明用煤油灯,记事时起就时常念着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理想社会入睡。七八岁时,就和大人一样扛着锄头进行铲地,拿着镰刀进行割地,每年小麦丰收时即喜悦又有些畏惧,喜悦的是可以吃上几顿白面馍馍,畏惧的是收获小麦时正值天气最热的时候,一弯腰一身汗,可怕的是小麦麦芒扎在身上痛痛的,加上汗水浑身不舒服。当时的理想就是什么时候都有收获机收获,不用人收割就好了。8岁上学了,上学时正赶上当时纸张紧张,一张纸要写的密密码码,没有作业本就惓包装纸订成本子。课桌是一张长条板子放在两摞坯上,凳子是从家里带的小板凳,黑板是用水泥在墙上抹上一层用油墨涮上去一层,一周基本上都要涮一次。老师一在黑板上写字,坐在前排的学

14、生头上都是粉笔灰。父母每年往复地在刀耕火种中反复循环,生活没有多少改观,白发渐渐染满双鬓。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场工作。虽然只有10多年的变化,小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且收获全部是机械化,一个人就可以耕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学校的的设施,和自己上小学时变化不是很大。我也由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刚踏入教师队伍,凭的是热情,没有多少经验。当时,学校微机室只有几台电脑,会使用电脑的只有微机老师。当时为单身一枚,每天除了了单位就是宿舍,也没有什么爱好。当刚老师只能是靠勤奋,晚上下班后吃过晚饭,办公室时从阅览室里借一些书,一看到半夜。直到打经的老大爷提醒应该睡觉了,才回宿舍休息。

15、周而得失,一直到3年后成家。只要有时间,就看看教育理论书籍,偶尔也写写心得随笔。当时年青,领导就把一些大大小小的材料交给我写。有时材料多,加班是常事。有时也写点新闻、文学作品等。要想当好老师确实不容易,不光要有理论,同时也要不断地汲取教育前沿的东西,还要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当时,为了学好电脑,孩子小,学校电脑少,孩子中午在托儿所不回家,没有办法中午在外边吃一口,回来学习电脑。随着社会发展在2007年的时候,学校为每个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 本电脑,教室使用上了实物投影,基本上实现了声光电有机结合,班班接通了互联网,实现了班班通。学生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我也成为了中级教师,从一名教师成长为学校的一名

16、中层领导。每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及,笔耕不断,在全国报纸、网络发表作品2000多篇。多次被评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篇三】儿时,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一年级开始就如同候鸟一般,往返于山东老家和哈尔滨之间。印象中的片段总是只零破碎,但并不美妙。浓烟滚滚的候车室,夹杂着各种味道;坚硬、冰冷的候车室座椅,毫不犹豫地彰显着自己的钢铁材质。如果靠着排长队,订到了一张两张卧铺,简直如同过年一般兴奋。绝大多数都是挤着硬座,盼着第二天,甚至是第三天、第四天的天明。我们要拿着大堆大堆的行李,其中大半是路上的吃的,没办法,路程长,时间更长,在似乎熬不完的黑夜里,我无聊地数着火车“咣当”“咣当”的声音。记得五年级的暑假,因为淘气,我从树上摔下来,右脚骨折,为了不耽误学业,打着石膏、拄着拐杖的我与母亲一起艰难的挤着火车,那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