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重要性原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614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重要性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会计重要性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会计重要性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会计重要性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会计重要性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会计重要性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重要性原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经济事项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并对重要性原则做了强调。作为会计中的一项基本原则,重要性原则贯穿了会计实际运用的始终,我们理应加强对会计重要性原则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主要从重要性原则的本质与其它会计原则的联系判断标准和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在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经济活动。关键字:重要性原则 联系 判断标准 实际运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及其它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

2、面提供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由于经济事项的复杂性,会计核算往往有较大的工作量,要对企业所有的业务进行精确核算是不可能的,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会计资料的绝对化也是不经济的。另外,经济事项的重要性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给会计处理留有空间,会计人员在许多方面需要根据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判断,才能做出恰当的处理。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对重要 性原则做了如下规定:在核算过程中,对交易与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

3、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要求会计人员保证质量的同时简化核算程序,遵循重要性原则,提供清晰真实的会计信息,这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内涵与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为:“根据周围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息的人的判断。”即该项信息的重要性足以影响决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与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也有类似的定义。在1980年,FASB提出第二号公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框架的形式及隶属关系的层次建构了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特征,以质量特征与

4、财务报告目标之间的亲疏关系区分为主要质量特征与次要质量特征。虽然财务报告的目标笼统而抽象,但FASE在报告中总结成为“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这句话与FASE对重要性定义的关键概念“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判断”几乎相等。即FASE的概念框架为:使用者理解能力与其决策的特征会计信息使用者 普遍性约束条件 成本 效益 可理解性 使用者质量 决策有用性 信息总体质量 相关性均衡可靠性 主要质量及时性预测价值 次要质量如实反映中立性可比性一致性(主要质量的成分)筛选过滤的门槛 重要性 资料来源:昊水澎主编,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从上面对重要性原则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它的特征表现在:

5、 :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会计信息,判断重要性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来的,主要信息使用者有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部门等;重要性的判断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可能不完全相同;重要性的判断不能忽视其本身的性质。有些信息,虽然从量的标准上未达到重要性,但其性质严重,在本质上已经符合重要性要求,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当披露。二重要性与会计信息其他要求的关系 重要性作为财务会计中的一个“修正性惯例”,被称为“承认质量的起端”或“修正性门槛”。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结构层次的最基层,不应独立于其他基本要求

6、而存在,在一项业务中,经常需要综合考虑多项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两大最主要的质量特征,对其他质量特征有普遍的指导或约束作用。因此,这里主要分析重要性与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联系。1. 重要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决策。可见两者有着本质内在的联系,重要性是相关性的服务者,为保证信息相关把好质量关。它们的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受会计目标的影响,都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下定义。但两者又是有区别的:相关性是一种质量上的要求,而重要性是一种数量上的要求;相关性原则的核心是信息使用者是否对信息感兴趣(与决策是否相

7、关),而重要性原则的核心是是否对信息使用者其作用。重要的信息肯定是相关的,但相关的信息却不一定重要。2. 重要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国际会计准则中,可靠性的判断标准为:“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应的情况共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会计信息中重要性与可靠性在披露原则中有不少相同之处。充分披露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而重要性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息”。可见两者都包含完整性的概念,只不过重要性除了完整性外还要求信息相关。由于信息泛滥与信息贫乏都可能给预测和决策带来害处,因此必须将重要性原则与充分

8、披露原则相结合,令财务报告揭示所有对用户有用的决策信息。而可靠性除了充分披露外还强调真实性与中立性。可靠的信息不一定重要,但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却要尽可能保证重要。三对“重要性”的判断标准1.重要性判断标准的概念 重要性判断标准是全部会计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足以影响财务会计报表公允表述与充分披露。判断重要性是企业实施重要性原则的关键一环,注册会计师如果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有效的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在相当程度上也依赖重要性的判断。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总金额超过10%时,认为该项交易是比较重要的,但也不能否认金额不大,但仍有重大影响的会计事项的存在。因此,在各种会计法规与准则中对重要性判断

9、很难有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人员的主关判断,而这种判断也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阶段。 2.影响重要性判断的因素 2.1会计的法律法规。它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税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技术规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基础,虽然没有按条例明确列示,却给会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时提供了方向,限定了其提供职业判断的程度,并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其作出更客观的判断。2.2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随着新经济事项的涌现与经济工具的不断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不断增多,而并没有随市场经济的日益规范而减少。根据交易或事项是否存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结果及交易金额的大小

10、可将不确定性分为基本确定低度不确定中度不确定与高度不确定。不确定性越高,对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要求越高,其风险性也越高。2.3专业知识与经验。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作出主观判断的前提,是得出正确判断结果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判断能力来自于会计人员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这种合理性体现在知识的深度上,即会计人员应当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知识的广度上,即会计人员也应当了解经济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事项得到更合理的解决。2.4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靠人们的信念与习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与社会舆论中,发生在准则对会计人员进行限制的边

11、缘地带。职业判断的合理程度取决于这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自律程度。财务舞弊案的历史表明,会计常成为帮凶。而滥用重要性原则,造成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若会计人员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就会排除利益干扰,根据客观事实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3. 提高会计人员判断水平的措施3.1规范会计准则,加强会计监管。新的会计准则,在会计估计与会计计量上给了会计人员更多的选择空间,其本意是想让企业的信息披露更加符合经济实质。但是这也增大了钻准则漏洞的可行性,一些人以个人判断为由,打准则的“擦边球”。因此要完善准则体系,注意对主观判断进行必要的限制。另外,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

12、和外部检查,加大对滥用职业判断的惩处力度,以体制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与权威性。3.2转换会计思想,增强判断意识。在长期会计实践中,我国形成了崇尚统一的传统,这是由于长期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所造成的。许多会计人员缺乏对经济事项进行独立判断的意愿,照搬以往惯例,或遵照领导指示执行,不敢越雷池半步。如今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会计人员应该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大胆对业务进行判断,并不断强化自己进行职业判断的意识。3.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会计实践。财政部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确会计人员每年受训时间不得少于24个学时。作为会计管理部门,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能

13、力。在此基础上,集中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展开多层次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除了业务培训外,也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让会计人员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除了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外,还要给会计人员提供实践机会。一方面,要进行有计划的岗位轮换,让会计人员熟悉各个工作岗位的业务;另一方面,要让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在会计工作中进行实践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以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四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1. 在账户设置方面的运用 1.1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在

14、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应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因此,在会计账户上专门设置了反应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应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和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上只设了“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与费用及附加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分项进行反应。 1.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账户设置。当企业购买紧俏或投资较大的物资时,通常要向供货方先支付部分款项。对于已支付款项的核算,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预付账款比较多,在企业外购物资的金额中有较大比例

15、,对于企业来说是重要的一类经济事项,那么就应当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对预付的货款进行单独的核算;若企业不经常发生预付货款这些事项,这些事项相对而言并不重要,可以并入“应付账款”的借方,这样就简化了账户的设置。预收账款的设置和此类似,经常发生则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否则并入”应收账款”中一起核算。 1.3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资产仅有总账与明细账,但是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需要用到日记账,要求对每一笔现金收支与银行存款增减都要在当日及予以记录,而其他一些业务可以汇总到月末一次记录。其原因在于现金与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容易被盗或挪用,是企业核算工作的重中之重,核算工作比其他资产要求更细致。 2在会计处理方法方面的运用 2.1个别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