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478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低温季节、高温季节与雨期施工1.一般规定(1)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按低温季节施工。(2) 当日平均温度达到30及以上时,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3)雨季和降雨期间,按雨期施工要求采取措施。遵守SL677-2014第7.7节相关规定。2.低温季节施工(1) 低温季节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措施计划和可靠的技术措施。(2)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保证砂石料中无冰块。对水泥、骨料、砂进行蓬布覆盖,避免受冻。(3) 冬期混凝土搅拌前,原材料可进行预热:1) 可加热骨料或加热拌合水,拌合水不宜超过60。2)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不得直接加热,应事先贮于暖

2、棚内预热。(4) 冬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施工期间环境气温,原材料、养护方法、混凝土性能要求等经试验确定,并宜选择较小的水胶比和坍落度。(5)搅拌混凝土时,须注意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胶凝材料,引气剂或含引气组分外加剂不得与6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6) 混凝土浇筑入仓温度不宜低干5。浇筑大面积的混凝土时。在覆盖上层混凝土以前,浇筑仓面温度不宜低于3。(7)混凝土运输、输送机具及泵管应采取保温措施。当采用泵送工艺浇筑时,应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对泵和泵管进行润滑、预热。(8)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且混凝土表面温度冷却到5后再拆除。对墙、板等薄壁结构构件,宜延长模板拆除时间。当

3、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时,应推迟拆模或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立即进行保温覆盖。(9)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和设计要求时,应继续进行养护。(10) 冷天施工时,必须按规范要求作好各项温度的观测和记录。(11) 高度重视冬季施工的组织管理。应根据各单项工程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切实落实各项冬季施工方案和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12)未尽事宜应道守SL677-2014第9章相关规定,参照GB50666-2011第10.2节执行。3 .高温施工(1)水泥和粉煤灰罐搭设凉棚或安设喷水设施。(2) 粗、细骨料堆放场地应加设彩条布遮盖,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外加剂应避

4、光储存,用彩条布覆盖。(3) 粗骨料预冷可采用风冷、浸水、喷洒冷水等措施。采用水冷法时,应有脱水措施,使骨料含水量保持稳定。采用风冷法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骨料(尤其是小石) 冻仓。为防止温度回升,骨料从预冷仓到拌和楼,应采取隔热降温措施。(4)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特别是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5)夏季由于日常气温较高,尽量避免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浇筑混凝土,可安排在每日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夜晓浇筑。(6)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大于28,必要可采取拌和水加冰屑等附加温控措施。加冰时,宜用片冰或冰屑,并适当延长样和时间。(7) 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量测与监控,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纹

5、。(8) 严格控制模板温度和混凝土与邻近介质的温差,必要时模板要采取覆盖措施和洒水降温措施,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9) 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机具、设备和材料等(例如溜槽、混凝土运输车搅拌仓、泵管、混凝土浇注导管、钢筋和等) 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在使用之前进行适当的湿润冷却并加以遮盖,混凝土运输工具有隔热遮阳措施。(10)应大幅度消减层间间隔时间,采取防高温、防日晒、调节仓面小气候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在运输、摊铺和振捣时,混凝土温度大幅度回升及表面水分述速蒸发散失。(11)缩短混凝土的运输及卸料时间,入仓后及时进行平仓振捣,加快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曝晒时间,(12)宜采用喷雾等方法降低

6、仓面气温。(13)当浇筑块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浇筑法,浇筑块厚度小于1.5m。(14)混凝土平仓振捣后,采用隔热材料及时覆盖。(15)未尽事宜可参照GB50666-2011第10.3 节执行。4. 雨期施工(1)中雨以上的雨天,任何露天的混凝土不得开仓浇筑。已开仓浇筑的应立即中止混凝土入仓作业,已入仓的混凝土应将表面覆盖以防止雨水进入混凝土,并应尽快将混凝土平仓捣实。(2)小雨可继续浇筑,但应遵守SL677-2014第7.7.3条的规定,(3)浇筑过程中如遇中雨,大雨和暴雨,应及时停止进料、已入仓的混凝土在防雨设施的保护下振捣密实并遮盖。雨后必须先排除仓内积水,对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应立即处理

7、;如混凝土还能重塑,应加铺接缝混凝土后继续浇筑,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4)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施工。5.混凝土养护和保护(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早期应避免太阳暴晒,应及时覆盖,夏天夜间应除去草袋,以利混凝土散热,但在气温骤降季节不宜除去。并应在规定的养护期对混凝土进行连续湿润养护。在养护期内,未拆模的混凝土面也应一直保持湿润。养护用水应清洁,水中不应含有污染混凝土表面的任何杂质。(2)一般应在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洒水养护,使混凝土面与模板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一般施工缝面应连续养护至上一层混凝土或下一段混凝土浇筑前,永久暴露面拆模后宜覆盖保温湿材料,对于难以采用保温湿材

8、料覆盖部位应不断洒水养护28d.(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4)养护应保持连续性,不得采用时干时涅的养护方法。(5)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6)气温低于3时不得用冷水养护。(7)新浇混凝土脱模后,为防止水分散失,需采用薄膜覆盖。(8)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塌、堆放荷载、安装模板及支架。(9)在低温季节和气温骤降季节,混凝土应进行早期表面保护。(10)在气温变幅较大的季节,长期暴露的基础混凝土及其他重要部位,必须加以保护。(11)28d龄期内的混凝土,应在气温聚降前进行表面保护、浇筑面顶面保护至气温骤降结束或上层混凝土开始浇筑前。(12) 采用养护剂养护

9、时养护剂性能应符合1C901的有关要求,6.混凝土温度控制设计温控指标: 混凝土浇筑温度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5;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0;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混凝土分层时,新浇混凝土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的允许温差不超过15,浇筑间歇期控制在7d以内。主要温控措施:(1)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依据实验确定添加优质的掺和料和外加剂,以适当减少单位水泥用量;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基础混凝土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块厚以1.5-2.0m为宜,应短间歇均匀上升。上、下浇筑层温差控制在15范围内。

10、在高温季节,可采用表面流水养护混凝土,有利于表面散热。夏季宜减小浇筑层厚,但不宜小于1m,保证正常的间歇时间,利用天然低温水流水养护。若采用冷却水管进行初期冷却,通水时间由计算确定,一般为10-20d。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以不超过25为宜。管中水的流速以0.6m/s为宜。水流方向应24h调换一次,每天降温不宜超过1。(2)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8;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低于5.(3)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d龄期内外露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策进行表面保温保护。(4)低温季节(如折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以及气温聚降期

11、间,应推迟拆模时间,否则须在折模后立即采取其他表面保护措施。(5)当气温降到冰点以下,龄期短于7d的混凝土应覆盖高发抛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其他合格的保温材料作为临时保护(6)越冬期间,外露混凝土表面应覆盖高发泡聚乙烯或其它合格的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保温材料保温。(7) 温度测量1)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宜每4h测量一次混凝土的原材料的温度、出机口混凝土温度以及冷却水的温度和气温,并做好记录。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测量,每100m2仓面面积应不少于1个测点,每一浇筑层应不少于3个测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浇筑层面上。3)浇筑块内部的温度观测,除按设计规定进行外,可根据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需要,补充埋设仪器进行观测。(8)未尽事宜可参照SL677-2014 第8章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