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341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标准17638欧洲en1290磁粉探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欧洲 EN1290:1998 焊缝磁粉探伤 国际标准 ISO17638:焊缝无损检验-磁粉检验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用磁化法检测铁磁性材料焊缝(包括热影响区)表面缺陷的磁粉探伤方 法。 所推荐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焊接工艺和接头型式。 有关基本方法的变化变量会影响探伤 灵敏度的高低,详见附录 A。 对表 1、2、3 所示几何形状的焊缝,可直接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探伤。 本国际标准没有规定缺陷的验收等级。进一步的关于缺陷验收等级的信息可以在 ENl291 中找到,也可参考其他产品标准或应用标准。 缺陷磁痕的验收条件见 ENl291。 2 引用标准 下列参考文献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2、。本欧洲标准吸纳了其他标准(旧版或新 版)的条文。这些引用标准引述于文中相应处,篇名如下。对旧标准,只引用含修改条文的 修订版,而对现行的标准则引用最新版(包含所有修正) 。 ISO305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 ISO9934-2,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二部分:探测介质 ISO9934-3,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三部分:设备 ISO17635,焊缝无损检测-金属材料熔化焊总则 EN473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认证总则 EN1291 焊缝磁粉探伤验收等级 EN1956 渗透探伤和磁粉探伤观察条件 EN12062 焊缝无损检验金属材料总则 3 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使用 E

3、N12062 给出的定义。 基于本文件的目的,本标准采用 ISO17635 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4 安全措施 应始终遵循国际欧洲、本国、本地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规则。 对一些有毒、易燃或挥发性材料、电气安全和未滤波的紫外辐射,均应作特殊考虑。 5 总 则 5.1 须知 检测前需要的数据 5.1.1 签约事项 进行磁粉探伤前,签约单位应商定规定下列有关事项(能用的) : (a) 专用探伤工艺; (b) 探伤人员认证要求; (c) 覆盖范围; (d) 制造状态; (e) 要采用的探伤方法; (f) 综合性能试验; (g) 退磁; (h) 验收条件; (i)对不合格显示的处置。 5.2 检验前附加资

4、料 探伤前,可提出索取以下附加资料也是必要的: (a) 母材、焊材的类型及规格; (b) 焊接工艺; (c) 被检焊缝的位置和范围; (d) 接头坡口型式和尺寸; (e) 返修部位及范围; (f) 焊后处理; (g) 表面状态。 操作者还可提出索取有助于对检出磁痕显示进行定性的详细资料。 5.3 人员资格 按本标准进行无损探伤的人员, 应按 EN473 或有关工业部门的等效标准进行资格鉴定, 达到相应水平。 从事焊缝磁粉检测和最终验收评定的须是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人员资格评定推荐按 ISO9712 或相关工业部门的适当水平的同等标准。 5.4 表面状态和准备 被检区域应无氧化皮、机油、油脂、焊

5、接飞溅、机加工痕迹、垃圾、厚实或松散的油漆, 或其它有可能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外来杂物。 必要时,可用砂纸或通过局部打磨来改善表面状态,以便准确解释磁痕显示。 表面的清理、修整不得有损于材料、表面光洁度或磁粉检测介质。 5.5 磁化 5.5.1 磁化设备 除非另行商定,通常应使用下列交流磁化设备或磁化手段; (a) 电磁轭; (b) 带触头的通电设备; (c) 穿棒法或线圈法。 使用直流磁化或永久磁铁的使用应在检测前规定。应由签约双方商定。 所用磁化设备应符合 ISO9934-3 有关欧洲标准要求。在专项欧洲标准发布前,可采用相 应的国家标准。 使用触头时,应采取措施,尽量防止触头过热,打火烧伤。

6、必要时应清除打火烧伤。影 响区域应使用适应方法进行测量,以保证表面的完好性。 5.5.2 磁化的验证 对大多数可焊接的铁磁性材料,推荐使用 2kA/m6kA/m(有效值)的切向磁场强度。 应使用以下一种方法验证磁场强度: (a)用最不利部位带有自然或人工小缺陷的工件。 (b)用霍尔探头测量近表面的切向磁场强度。在工件形状突变处附近,或在磁通离开 工件表面处,可能很难测出适当的切向磁场强度。 (c)计算近似电流值以达到推荐的切向磁场强度。通过计算,确定近似的切向磁场强 度。计算可基于图 5 和 6 规定的电流值。表 2、表 3 规定的磁化电流值,就是由计算得出的。 (4)或采用以既定原理为依据的

7、其他验证方法。 注置于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场指示器,可提供有关切向磁场大小和方向的参考值,但不 能用来证明得用于验证磁场强度合格的验收值(即对磁场强度判以合格的数值) 。 5.6 应用方法 5.6.1 磁场方向和探测区域 缺陷的可检性取决于缺陷主轴相对于磁场方向的夹角。 图 1 所示是用一个磁场方向来说 明的。 是磁场方向和缺陷方向之间的夹角 min 是缺陷检测的最小角度 是缺陷定位的例子 注: 1 磁场方向 2 最佳灵敏度 3 减少灵敏度 4 不足灵敏度 图 1 可检测的缺陷方向 为保证各种方向的缺陷均可被检出,对被检焊缝应作两次方向近似垂直(最大偏差 30) 的磁化。这可用一种次或多种次磁化法

8、来达到目的。 不推荐只在一个磁场方向进行探伤, 但是在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执行, 比如参考某个 应用标准。应由签约双方商定。若探伤涉及到磁轭或触头的使用,工件上就会有一个区域: 即每个极头或触点附近,由于磁场强度过大而不可能探测通常由磁粉成苔状堆积显示。 注意应保证被检区域有足够重叠,如图 2、图 3 所示。 d 是磁轭/触头的距离 图 2 使用磁轭和触头磁化的有效检测区域(阴影部分)示例 注: 1 有效区域 2 重叠 图 3 有效区域的重叠 5.6.2 典型的磁粉探伤法 常见焊接接头型式磁粉探伤法的应用见图 4、5 和 6 表 1、表 2、表 3。表中提供的数值 仅供参考。 可能时, 对其他

9、几何形状的被检焊缝, 也可使用相同的磁化方向的磁场重叠区域。 材料上面流量路径宽度尺寸 d 表示使应 W 1+ W 2+50mm。这里,W1:焊缝宽度;W2: 热影响区宽度。在所有情况下,探伤有效区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应规定相对于焊缝方向 的磁化近似角度。 注: 1 纵向裂纹 2 横向裂纹 图 4 典型磁轭磁化方法 图 5 使用磁化电流5A/mm 的典型触头磁化方法 N 是匝数 I 电流(有效值) a 是焊缝和线圈之间的距离 图 6 绕电缆或线圈的典型探测法 5.7 检测介质 5.7.1 概述 检测介质可为干粉或液态,并符合 ISO9934-2 有关欧洲标准要求。在专项欧洲标准发布 前,可使

10、用相应的国家标准。 5.7.2 检测介质的性能验证 应对检测介质定期进行验证,以证实其连续有符合要求的性能。 应在带有已知或人工表面缺陷的工件上,或预先磁化的参考试块上进行验证。 对要验证的介质所得到的磁痕显示,应与具有已知和认可性能的介质所获得的磁痕显 示,进行比较。 为此,参考磁痕显示可为 (1)实际缺陷磁痕; (2)照片记录磁痕; (3)拷贝(复制品)记录磁痕。 5.8 观察条件 观察磁痕显示的条件应符合 ISO3059 原 EN1956 要求。 5.9 检测介质的施加 工件作好检测准备后,应在磁化前和磁化过程中,立即通过喷涂、浸涂或刷涂施加磁性 检测介质。随后等磁痕显示形成后,再移走磁

11、场。 用磁悬液时,应将磁场一直保留在工件上,直到大多数磁悬液从检测表面流走。这样可 防止磁痕被冲走。 视被检材料及其表面状态和磁导率,即使磁场移走,由于工件内还有残余磁性,通常磁 痕还会保留在表面。 但残余磁性的存在不应凭空推测。 只有当工件综合性能试验已被证实有 磁痕保持特性,才允许在移走原始磁场源后,采用所谓磁痕后评定法。 5.10 综合性能试验 当有规定时,只要签约双方同意,应针对每种专用工艺,在现场进行系统灵敏度的综合 性能试验。所设定的度验应保证整个一系列参数,包括设备、磁场强度和方向、表面特征、 检测介质和照明等,都起到有效作用。 最可信的测试是使用含有已知类型、 位置、 尺寸和尺

12、寸分布的缺陷的代表性试件。 否则, 也可以使用有人工缺陷或流量指示的试件。 试件必须退磁,以和以前检测的磁痕区别开。 注:针对每种专用工艺,在现场进行系统灵敏度的综合性能试验是很必要的。 5.11 伪磁痕 伪磁痕有可能掩盖相关磁痕。伪磁痕有多种原因造成,如咬边、磁导率变化区,比如热 影响区。凡怀疑有掩盖倾向时,检测表面应作适当修整,也可使用另一种适当的探伤方法。 5.12 磁痕记录 可用以下一种或数种方法记录磁痕显示: (a) 文字说明; (b) 草图; (c) 照片; (d) 透明胶水纸; (e) 用透明清漆在被检表面“凝结”磁痕; (f) 可剥性反差增强剂; (g) 录相; (h) 环氧树

13、脂或化学磁粉混合物; (i) 磁带; (j) 电子扫描。 5.13 退磁 焊缝用交流电探伤后,剩余磁性通常较弱,一般无需对被检工件作退磁处理。 如需退磁,应使用一种方法进行退磁,退磁程度达到签约双方商定的要求。 注:对于切削加工工件,推荐使用残余场强典型值 H0.4kA/m。 5.13 探伤报告 应作出探伤报告。 报告中应至少包含: 若予先未曾对探伤报告中应有的项止商定,可参照下列内容以简化重复探伤: (a) 进行探伤的公司名称; (b) 被检工件; (c) 探伤日期; (d) 母材、焊材; (e) 焊后热处理; (f) 接头形式; (g) 材料厚度; (h) 焊接工艺; (i) 试件温度(超

14、出常温时) ; (j) 检测工艺标识,所用参数说明,包括: - 磁化类型; - 电流类型; - 检测介质; - 观察条件。 (k) 综合性能试验细节和结果(若可以) ; (l) 验收等级; (m) 所有可记录磁痕的说明和位置; (n) 涉及验收等级的探伤结果; (o) 探伤人员的姓名、资格与签名。 附录 A(资料性) 磁粉探伤灵敏度影响因素 A.1 表面状态和准备 磁粉探伤可达到的最高检测灵敏度取决于许多变量, 但会受到工件表面粗糙度和不规则 状态的严重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必需: - 用砂轮机修整咬边和表面不规则状态。 - 去除或减小焊缝余高。 表面覆有薄薄的非磁性涂料时,如一层底漆也可检

15、测,只要涂层表面未剥落,涂层厚度 不超过 50m。超过此厚度,此方法灵敏度就会降低,并在着手探伤前证实没有足够的灵敏 度,可作特殊规定。 A.2 磁化设备特性 使用交流电时,对表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最优。 用磁轭探测简单的对接焊缝时,能产生足够的磁场;但探测 T 型对接接头时,由于存 在间距或通过工件的磁路偏大,磁通就会减弱,灵敏度可能降低。 对复杂的接头型式,如倾斜角度小于 90的分支连接填角焊缝,用磁轭探伤可能不妥。 在这种情况下,用触头或绕电缆通电法比较合适。 A.3 磁场强度和磁导率 在磁粉探伤过程中,产生磁痕显示所需要的磁场强度,要足以发现磁痕显示,这主要取 决于工件磁导率。 一般,在

16、较软的磁性材料(如低合金钢)中,磁导率较高;而在较硬的磁性材料(如马 氏体钢)中,磁导率较低。由于磁导率相关于磁化电流,低磁导率材料通常需要用比较软合 金较强的磁化值, 以产生相同的磁通密度。 因此在开始磁粉探伤前, 先要确定磁通度够不够。 A.4 检测介质 磁悬液通常对检出表面缺陷要比干粉法的灵敏度较高。 荧光磁介质通常比有色磁介质的检测灵敏度较高, 这是因为暗背景与荧光磁痕显示之间 的对比度较高。但粘附磁粉的表面,当表面粗糙度增大时,荧光法的灵敏度会成反比降低, 因粗糙度会引起干扰背景的荧光。 若背景亮度不可能降低时, 或背景荧光会产生干扰时, 用有色磁介质并配用反差增强剂 靠其对比作用,通常能得到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