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112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是出发点,理解是认识性因素,感知在生理上,理解在逻辑程序中都是常数,正是想象才使它们成了变数。想象大概是审美中的关键,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能构造另一个多样化的幻想世界。动物没有想象,只有人能想象。想象从一开始便贯穿在感知里。想象把某些经验的(或体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期待,把脑中一些模模糊糊的东西明确下来。想象是既与个别事物有关联的,又具有主动

2、支配性和综合统一性的感性活动。正因为想象极为丰富和复杂,不为概念性的认识所规范,所以想象才多义而宽泛。想象又常常与情感、欲望等本能相联系,受后者支配,具有无意识的意向性。在审美欣赏中,对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正是靠想象来联系的,高尔基的海燕没有明确的讲革命,却给人以革命的启示。这是通过想象,即由想象来负载审美理解。想象在心理学中一般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想象还包括联想,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比联想等等,接近联想如齐白石画的岁朝图(爆竹)而感到春节的气氛,类比联想如用花比美人、用暴雨比革命等等。此外,无意识中的变形、浓缩、重叠、不遵守同一律(是A又是非A)等种种非理性的想象,在现代文艺

3、中也广泛流行。艺术作品之所以必须具有“空白点”,之所以具有朦胧性、不确定性,便正是为了给想象以舒发活动的天地。如果没有这种活动,这个美感也就建立不起来。想象的这种广阔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和深刻。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和模拟论美学早已被弃若敝屣,主观心理的时空和主体感受的真实占领了现代艺术的中心。中国传统文艺则在实用理性精神的理解因素的渗入、支配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一瞬”,相当重视想象的自由活动;中国戏曲中著名的各种虚拟程式;古典诗句中非常宽广的时空范围;不需要布景灯光,舞台上可以出现白天黑夜;不需要焦点透视,画面上可以展现万壑千山。也正因为想象丰满而自由,所以理解才多义而宽

4、泛。想象不是为概念性的认识所引导所规范,而是恰恰相反,想象指示着、引领着、趋向于某种非确定性的认识。这正是艺术想象不同于科学想象的地方。(摘编自美学四讲,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想象使感知有了更多的可能,使理解不受概念性的认知约束,所以是审美的关键。B现代艺术抛弃了三一律和模拟论美学,以主观心理的时空和主体感受的真实为中心。C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理解会呈现多种的姿态,这导致了想象的丰满和自由。 D艺术和科学最大的不同就表现在是否遵循实用理性的精神,是否重视想象的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概括说明想象对感知和理解的重

5、要性,再具体论述想象的特性和作用。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想象的本质、特征、分类以及作用,逻辑清晰,论述严密。C文章第四段介绍了想象在中国传统文艺中的种种表现,给了人们直观的认识。D文章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使读者更好地领会看似枯燥的美学理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想象具有主动支配性,常常支配情感、欲望等人的本能,使后者符合自我想象。B艺术作品中的空白点,会给予想象自由的空间,人们才能借助想象建立美感。C在审美欣赏中,我们通过想象来承载对内在意义的理解,我们可能会想到更多。D中国传统文艺利用想象的特性,不使用布景灯光,舞台上也可以表现白天黑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

6、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无人捡拾的柴禾 蒋 殊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 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中无限欢喜。火焰之上,是满满一铁锅沸腾的小米粥,依次放入南瓜、红薯、豆角、面条,然后是盐,起锅前再烹些葱蒜。一锅和子饭,饭香味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一家几代围在燃着柴禾的灶台边,就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话,间或孩子央大人说些故事。柴禾像小山,整齐地码在不住人的窑洞里,有些就堆靠在院中墙边。小山般的柴禾安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天。秋叶落下,秋假来临。刚刚放学的孩子,进门扔下书包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人一只箩头撒丫跑进

7、大大小小的树林里。一时间,满沟满岭撒满了孩子。他们顾不得淘气,仔细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枯枝。秋日的假期,孩子们最累,要帮家里收秋,更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捡柴禾。学校会按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谁五斤,谁十斤,一杆秤公平得不偏不倚。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的冬季。在捡柴禾的问题上,孩子们从不偷懒应对。在完成任务之前,连睡个懒觉也得小心翼翼。大人们一掀被子,便打着哈欠乖乖坐起。箩头就等在门口。迅速扒几口饭,提起箩头,一边出门一边呼唤心仪的伙伴。而被唤的人,也在慌乱地做着出门的准备。一阵风过后,两只箩头,两个或搭肩或牵手的伙伴,便直奔村

8、中树林而去。连续几天的不松懈,学校的柴禾像小山一样坚守在各自的教室外边,井水不犯河水。冬天,每个家庭也需要柴禾。于是提起刚刚在学校倒空的箩头,再次跨过田野,跑向林间。没了硬性任务,孩子们有些松懈。累坏了的他们让自己舒展在落叶里,望着高高在上的树枝。一帮牺牲了玩耍时间的小孩子,总是期待更多的树枝死去。急了便爬树,把要落不落的枝条折下来,悄悄压在箩头底。每一根枝条被不同的箩头,提回不同的院落迎接冬天,等待燃烧的时刻。多年后,在城市里偶尔会看到落地的枯枝,怦然心动,然而此时已不再需要华丽的火焰。无人捡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没有去到一个院子,没有经历一场燃烧,枯枝便失去

9、了存在的意义。去年秋季,我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一到秋天就漫山遍野寻找枯枝的村庄,路过学校门外的一排枣树,横七竖八的枝丫落满地。村里人说,漫山遍野捡柴禾的岁月,早已成了过去,现在人们都是用电、用煤气了。更重要的是,人少了。村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村庄。那时候,每个门里都住满了人,每个炕上都挤满了大人孩子,每个院子都鸡呜狗叫,人声喧闹。满村的人,满屋的嘴,要吃饭,要取暖,要度过漫长的冬季。每个或精致或粗陋的灶台上,都要热烈地燃起跃动的火焰。火焰逼去严寒,让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有火焰的冬天,不再冰冷不再漫长,火焰会让人从头暖到脚,从前心暖到后背。因此,冬天的柴禾总是不够用,孩子们会在长长的秋季跑遍每一

10、个有树的角落,捡回每一根脱落的枝丫。第一场雪来临时,孩子们跪在窗台边,脸挤脸贴在玻璃上,看雪一层层落在堆起的柴未上。有时候,他们的母亲会跑进雪中,匆匆抱一捆柴禾进屋。带着雪的柴禾,在火里燃烧得更加欢快。如今,学校还在那里,只是没了念书的孩子。许多院落空空的,或者只剩了老人。老人们的冬天,单是脱了玉米粒的棒芯也烧不完。曾经稀少的玉米棒芯,堆了半院,等待幻化成细细的炊烟。捡柴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枯枝无人捡拾,寂寞成了镜头里的风景。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柴禾不仅可以用来煮饭,还可以逼去严寒,

11、让人熬过漫长的冬季,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B家里、学校过冬的时候都需要孩子们捡柴禾,这使得他们睡个懒觉也得小心翼翼,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这件事很看重。C文章第段写孩子们放学后相约捡柴禾运用了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孩子们成群结伙、满沟满岭捡枯枝的情形。D结尾富有意蕴,“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用反问、拟人手法表达出作者对无人捡拾柴禾的遗憾和痛心。5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6本文标题是“无人捡拾的柴禾”,文章却又用大量的篇幅写了过去捡柴禾的事情,请结合全文探究写“捡柴禾”的效果。(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材料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另一个指标,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例。这是一个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442提高到了505,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标志。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呢?这也有规律可循。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就相对较高。比如,全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70左右,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多在75以上。(摘编自“央广网”详解“十三五”: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有删改)材料二:(摘编自上海经

13、济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的京沪比较)材料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倍增”的目标,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品种日益丰富,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就业扩大和民生改善。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服务业发展思想观念转变相对滞后,体制机制束缚较多,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

14、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我国将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同时,我国还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推动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服务业分工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大发展。摘编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有删改材料四: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固,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其相对滞后的格局亟须改变。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我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明确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定位,

15、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越位”,即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领域,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缺位”,即对很多应该加以管理的事务没有发挥管理作用。政府尽可能不要直接参与,而应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历来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载体和条件,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深化分工与合作,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我们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施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当前,尤需积极开放市场、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府规制。摘编自人民日报让服务业的带动力更为强劲(观察与思考),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B2015年京沪两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都在65以上,且近几年都呈不断攀升态势。C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D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制定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