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094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6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周口中英文学校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 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战国时 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 n,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 开 阡陌”。上述现象 A.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促使新兴阶层的发展壮大 C.标志新的社会制度诞生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产生 2.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

2、俸禄和等级棊本以粮 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3.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 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 C.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 2 4.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 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拾遗(八品)和监 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

3、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B.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 C.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5.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 18 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 16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 3 亿亩,不到 50%,而人口却增加了 近 3 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C.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 6.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 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

4、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7.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 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旨在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 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 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人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岁收 的 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前,关税、厘金的收人几占岁人的一半。这一变 化主要反映了 3 A.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C.近

5、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传统社会经济的衰败 9.据史料记载,在湖南岳州等地,“自近年(指 1899 年以后)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 盛。洋纱一宗,尤为畅销。业此者现仅有四五家,而每日所获,综计不下三四百金。 惟本地所产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一现象表明当地 A.近代民族纺织业缓慢发展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C.对外贸易数量的日益萎缩 D.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10.清代光绪时期的荒灾救助集前代之大成,近乎完备周密。但据申报记载,1906 年湖南发生水灾,江西安义县等地出现禁止米谷出省救济湖南事件。几年后,湖南邻 省发生水灾,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人邻省灾区。这反映了 A.灾荒造成

6、省际矛盾逐渐激化 B.地方政府賑灾能力的下降 C.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 D.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11.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 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 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D.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12.近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念,甚至“隶卒倡优之徒,服 饰艳丽;庶人之妻,珠玉炫耀,虽经禁约,全不遵守”,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 能别”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A.

7、沿海地区习俗逐步西方化 B.沿海地区正经历剧烈的变革 4 C.男尊女卑的观念遭到摒弃 D.求奢成为一种主流社会意识 13.近代学者潘鸿声在 1920-1924 年,对长江、黄河流域 12 省区 3000 余户农家使用农 具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査,发现这些地区的农具在构造和形制上没有多大改 进,仍停 滞在古老、简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说明当时中国 A.农业技术受西方影响有限 B.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受工业革命影响甚微 D.民族工业引进机器困难重重 1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 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

8、现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C.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 D.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15.据统计,1949 年至 1957 年,全国城市人口由 5765 万增加到 9949 万,增加了 72. 58%;农村人口则由 48402 万增加到 54704 万,仅增加了 13. 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 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 16.下表是 1960 年和 1978 年世界各国 GDP 总值与中国的对比(各国倍数以中国当年 GDP 总值为基数),由此表可以推知

9、1960 年1978 年 中国597 亿美元2164. 6 亿美元 美国9.1 倍10. 6 倍 5 日本0.74 倍4.6 倍 西德1.21 倍3.4 倍 法国1.05 倍2.3 倍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B.法德和解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左”的思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17.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 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 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辑出控告。这些做法 A.进一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利 C.表明雅典民主制度日趋成熟

10、D.有利于减少直接民主的失误 18.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 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 ”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 者,并当勒停。 ”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 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 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 C 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 19.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这 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6 20.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 “

11、陛下 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 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21.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市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 国建 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 A.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B.雅典民主并未影响现代民主 C.雅典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 D.雅典民主有性别和种族歧视 22.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 “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

12、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 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 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 B.国王“统而不治”,是妥协的结果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23.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 “公共” 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 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 断得到更新, 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

13、民丰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24.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 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 7 动力, 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 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2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 程中, 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义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 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

14、上多少成为 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26.1840 年 6 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 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27.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 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 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

15、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 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它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 A.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B.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 D.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 28.长征组歌中唱道:“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 党全军齐欢庆”。“全党全军齐欢庆”的主要原因是 8 A.正式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B.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C.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 D.着力解决了红军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29.抗日战争时期,贵州贵阳人口从 12 万猛增至 35 万,商号 8 年间增加 2.82 倍,资 本扩大 115.9 倍。1941 年 7 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贵阳由县升格为市。这一记 载最能说明 A.贵阳是抗战时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 B.近代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 C.抗战时期民营企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 D.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和发展经济的态度 30.1955 年 8 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