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062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高二 政治试卷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30 小题,共计 60 分) 1.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 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 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

2、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2.一位中学生说,学习“八荣八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还要不断深化对正确价值观 和是非观的理解,更需要从学习、课外活动等各种实际行动中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这一认识相 符合的道理是( ) A. 人的观念有不同的层次 B.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C.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程度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3、D. - 2 - 4.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文化与政治不可再分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 A. B. C. D. 5.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的佛 教,还是佛教文化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中国的文化骨髓里 去了。这主要说明( ) A.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 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D.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6.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

4、国家,私塾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教育制度,正是因为有了私塾,才使三字经 “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典籍得以广泛流传。由此可见( ) A. 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 B. 私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形式 C.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D. 教育方式决定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的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国外 先进的技术。这说明( ) A. 文化是无国界的,是无阶级性的 B. 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优秀文化的发展 C.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D. 要正

5、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8.“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 A. 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 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3 - 9.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 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 ) A. 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 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C. 启示人们

6、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D. 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10.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 年) ,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说明( )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A. B. C. D. 11.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

7、但动漫创作离不开我国极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这表明( )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A. B. C. D. 12.新中国成立以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 400 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 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13.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

8、古代文明,但在近代,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严峻的 挑战。因为( ) A.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B. 中华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 - 4 - C. 八国联军的入侵 D.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14.改革开放的 40 年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 40 年。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再创新辉煌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B. C. D. 15.千百年来,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都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这成就了济 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终积淀成济南的泉水文化。这主要体现了( ) A. 文化的

9、自发性和社会性 B. 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 C. 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 D. 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16.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 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说明中华文化的( ) A.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 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句诗主要体现出( ) A.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C. 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 D. 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 18.

1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 B. C. D. 19.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属于文化糟粕,对社会都有危害 B. 经过改造都可以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 都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D. 都应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0.某校开展了以号召学生远离手机黄网和网络低俗文化的一系列活动,请你给该校这个活动选出一个最合 适的标题( ) A. 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网络安全B. 提高辨别眼力,抵制网络污染 C. 行使监

11、督权利,打击网络违法D. 发展大众文化,繁荣文化市场 - 5 - 21.有人说,大众文化就是眼球文化,只有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播才变得有意义。此观点没有看到大 众文化是( ) A. 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B. 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文化 C. 通俗的、多样的、人民能容易接受的文化 D.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22.每年除夕之夜,春晚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 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节晚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说明( ) A.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B. 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

12、趋势 C. 国家必须对流行的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D. 必须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3.近年,福建某市投巨资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 文化站等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假若让你为此进行宣传报导,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 ) A. 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 发挥传统文化传播优势,激活文化市场活力 C.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D. 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2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开始“走出去” 。然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要想让更多的影视产品走出国门,应

13、该( )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坚持以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A. B. C. D. 25.近年来, 闯关东 、 恰同学少年 、 周恩来在重庆等优秀电视作品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说明( ) A. 要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B. 大众文化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C.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D. 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 6 - 26.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

14、外来的和本土的、先 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等等。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A. 传统文化 B. 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C. 现代文化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7. 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此,中共 中央、国务院号召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这是因为( ) 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企业家精神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 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A. B. C. D. 28.艺术创作生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列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核

15、心价值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B.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全盘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 D.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 2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 )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 B. C. D. 30.“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 ”要防止这种“价值失落” ,我 们应该( ) A.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同步协调性 B. 以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文化建设中心环节 C. 增强多元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D.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7 - 二、非选择题 (4 小题, 共 40 分) 31、某中学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置校园环境,做到步步有景,处处有人,用规范而隆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