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062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4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50150 分分 1、语言文字运用(3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敕造(ch) 骐骥(j) 笑靥(y) 沸反盈天(fi) B蚕噬(sh) 蹂躏(ln) 榫头(sn) 鞭笞天下(ch) C贾人() 踌蹰(ch) 形骸(hi) 百无聊赖(li) D忖度 (cn) 怯弱 (qu) 盥沐 (un) 度长絜大(q)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斟茶 放诞 监生 孽根祸胎

2、 间或一轮 B 诧异 朱拓 偏僻 咀嚼赏鉴 波涛汹涌 C 烟霭 寒喧 括噪 锲而不舍 难以捉摸 D 反馈 渣滓 调剂 丰富多彩 冰雪消融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以音乐为主题,开创了新音乐体验方式和新文化商业模式。在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 家战略性产业的今天,其意义不可理喻。 B7 月 31 日,第 14 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闭幕。大赛期间,相关部门各行其是,尽职尽 责,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C乔布斯逝世后,不少苹果迷发帖表达哀思,其中一位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 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成就了

3、乔布斯。 ” D今年,泰国发生了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针对这一灾情,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应对,发布紧急公告, 强调要对泰国鼎力相助,提供资金和物流方面的支持。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 现了造化的神奇。 - 2 -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 A “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是北京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吉祥物。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 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 “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于 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 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杨丽萍用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

5、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使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 艺术形象。 B 金陵十三钗随着上映票房的攀升,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越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 C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出神入化,常常引得观众鼓掌、欢呼。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你能隐藏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格_,_。_,_,_,_。 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做

6、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 B. C. D. 8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 )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 ) 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 ) 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 )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 )着人们的终极关怀 (灵魂归宿) 。 A支配 制约 控制 规定 左右 悬置 B制约 支配 控制 左右 规定 悬置 C制约 左右 控制 支配 悬置 规定 D支配 制约 左右 控制 悬置 规定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3 -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 情僧录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金玉缘等,

7、一般认为,曹雪芹完成了前八十回,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 B海明威(1899-1961 年) ,美国小说家,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老人与海是根据一位古巴渔 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指的是杨贵妃,因为她得到了唐明皇的宠爱,所以叫 “明妃” 。 D.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与元稹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1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难问题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C.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8、谀 盛:盛大 11、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 12. 下列两组加下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 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亦相同 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 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 13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

9、人无常师 1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4 - 15.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何陋之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B

10、CD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每题 3 分,共计 9 分)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 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 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 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 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

11、对照的是,道家更强 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 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 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 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 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 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

12、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 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教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 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 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 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 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

13、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 - 5 - 任务。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 1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 C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

14、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B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 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D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

15、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 三、古代诗文阅读(33 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2023 题。 (共计 14 分) 杜甫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 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 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 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 ,至沈郁顿挫,随时敏 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 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 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 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