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414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常商品管理商品管理的战术由于景气不好,大家面临到营业额减少及毛利降低的问题,而且为了加快资金回转,必须更有效的降低库存及增加商品回转率。所以我一直呼吁企业要放下过多的战略讨论,回归到商品管理的基本面上。而大家都知道商品回转率是创造商品销售重要的指标,但是很多人都把商品回转的重心,放在品类管理、行销、陈列的管理上面,或者透过畅销品、滞销品来做商品回转的管理。事实上更多的国际连锁企业把商品回转的提升,更多的回归到日常的异常商品的管理及问题解决上。透过营运及采购人员合作,定期从商品异常的核心问题实施检核,才能发现造成商品从厂商、采购部门、门店订货、陈列、库存管理、顾客销售的销售环节中,到底是哪个环

2、节,影响了商品销售,也才能由营运、采购两方面同时采取行动,改善商品回转率。而且透过异常商品管理,发现门店或者采购部门管理缺失,并且更有效的提升商品效益的管理手段。如果我们把品类管理看做是商品管理的战略,那么异常商品管理就是商品管理的战术问题了。异常商品可分为负库存、未销售商品、畅销缺货、即将删除或季节性商品、负毛利、应销未订、高库存七种管理。一、负库存:指采购设定该商品状态为可销售商品,但门店当日库存量0的商品。检核目的:1、确保公司之电脑库存之正确性,使电脑订单作业运行更为准确。2、发现人为疏失或者舞弊现象。检核时间:每日检核工具:建立电脑系统之负库存商品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部门产生原因:1

3、、商品已进入门店并产生销售,但收货之商品订单未输入电脑系统,形成库存数据。解决方法:A、收货或物流系统应日清日结,当日收货必须当日输入,并有单据复核动作,数据输入正确。B、每日发现负库存商品后,立即检查订单输入状况,并改正之。2、顾客结账时,收银员货号或条形码输入错误,造成销售A商品结果输入B商品。解决方法:A、由收银员改正调整销售货号,并确认是否为收银员无意或故意缺失。B、对包装相似或相同,但进、售价不同的商品对收银员进行再训练。3、人为故意舞弊,冒用货号销售。解决方法:检核为外部盗窃偷换条码,或者营运、收银故意舞弊。4、采购部门为降低进价,与厂商协议之搭赠商品订单未输入电脑。解决方法:A、

4、将搭赠商品补输入电脑。B、重新检核收货作业流程缺失。二、未销售:指商品依据商品品类销售特性,设定一个合理销售天数,而商品未销售天数大于合理销售天数。检核目的:及时检讨回转率差之商品,以便汰旧换新,增加卖场坪效,并降低库存积压。检核时间:每周检核工具:建立电脑系统之未销售商品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采购部门产生原因:营运部门:1、因盘点错误,造成电脑库存错误,实际有库存,但门店未陈列。解决方法:将库存更正,并将商品陈列。2、商品陈列位置不合宜。解决方法:调整商品陈列位置。3、商品缺价格卡,造成顾客无法购买。解决方法:补价格卡,并检讨改善门店日常管理作业。4、商品在架上之品质、包装不良,造成顾客不愿

5、购买。解决方法:A、将商品下架并办理退货。B、检讨改善门店日常管理作业。5、商品贩售规格不合适,过小或过大包装,非顾客需求。解决方法:通知采购部门,提出改善建议。采购部门:1、商品售价不合适,造成普遍顾客不购买。解决方法:A、对商品实施市调,与厂商重新谈判并调整售价。B、对各门店皆有共同问题时,检查该品类价格带,检讨该商品是否有存在之必要。2、商品过季或退流行。解决方法:将商品锁档,进入即将删除商品状态,开始清理库存措施(出清或退货)。3、为满足商品丰富化之必需品。解决方法:继续陈列,并提出品类促销方案及销售模式推荐方案。三、即将缺货:依据商品平均销售及厂商送货状况,计算并设定可销天数+安全库

6、存天数,依此当商品库存小于此库存天数即列入即将缺货。检核目的:随时掌握回转率较高商品之库存状况,以防因卖场缺货而造成业绩及顾客流失,并可借此报表追踪厂商短、缺交之畅销品。检核时间:每日检核工具:建立电脑系统之即将缺货商品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采购部门产生原因:营运部门:1、已下订单但厂商未送货。解决方法:A、催促厂商送货B、若该商品经常发生即将缺货,应修改该商品安全库存天数。2、未下订单解决方法:A、补下订单,并至其他门店转货。B、检讨未下订单原因,并改善之(电脑或人为问题)3、厂商迟交或缺交解决方法:A、催促厂商交货或补送B、若该厂商经常发生迟交或缺交,通知采购部门与厂商谈判,了解原因并改善

7、。采购部门:1、电脑商品档案数据设定问题解决方法:检查是否应商品送货周期、订货倍数及安全库存天数造成订货问题,而后与厂商协调并修改电脑商品档案。2、厂商停止生产或长期缺货解决方法:修改商品状态为停止订货或即将删除。3、厂商迟交或缺交。解决方法:于采购合同内规范厂商罚则,并执行之。四、即将删除或季节性商品:当商品产生下列原因需要下架时,对下架商品库存进行追踪的管理。1、商品销售问题,持续低销售或未销售。2、与厂商发生合作问题,停止交易。3、质量发生问题而厂商无法改善。4、针对商圈、消费者需求变化,或者商品战略调整,所做的商品结构调整。5、一次性采购之商品,销售即将结束。6、针对季节性引进的商品,

8、而商品已经过季。检核目的:1、尽快清理已决定下架的品项,并追踪确保库存清理完毕,以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卖场空间(仓库、卖场)或降低库存积压。2、避免下架厂商帐款结清后,仍留有库存在我方,导致采供双方帐务问题。3、避免过季商品滞留卖场时间过久,造成更多为处理库存时的毛利损失。检核时间:每周检核工具:建立将商品电脑资料转入即将删除或季节性商品的商品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采购部门。解决方法:营运部门:1、出清:依据采购部门设定为出清时,给予陈列及销售人员的销售辅助。4、退货:依据采购部门设定为退货时,立刻检查所有库存,办理退货动作。采购部门:1、依据与厂商之合同,对下架商品作出出清或退货之指示,设定

9、入报表内。5、退货时注意厂商的应付帐款是否足够,以免退货后无货款可扣。6、退货日期与厂商联系好,并追踪门店执行,不要造成厂商因为多次退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五、负毛利:当日有销售商品之未税售价低于未税平均成本检核目的:1、为确保卖场应获得之利润,避免因库存掌控及进货不当造成毛利损失2、检核采购设定售价错误或有无店内异常改价行为检核时间:每日检核工具:建立电脑系统之负毛利商品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采购部门。产生原因:营运部门:1、出清、折扣或市调跟价解决方法:检查是否为经过核准之行为。2、促销进货时间不当,库存为非促销时间进货,或促销期未进货,使用原库存。解决方法:通知采购部门与厂商协商。3、厂

10、商为降低进价之搭赠商品未输入或厂商未搭赠。解决方法:通知厂商补送搭赠并输入搭赠订单。采购部门:1、出清、市调跟价或促销未或厂商支持降低进价。解决方法:(1)、设定负毛利时,采购主管要求采购毛利回补方案并追踪执行结果。(2)、采购对负毛利设定品项促销之销售数量控管及追踪。2、营运部门在非促销进价时进货。解决方法:与厂商协调做进价扣补或要求门店退货重新进货。六、应销未订:指商品状态为可销售,而七天以上未销售,并且库存为0的商品。检核目的:对采购部门所议进之商品全力支持并订货陈列,以达到卖场商品之丰富性,满足顾客一次购足,并对厂商合同执行诚信的表现。检核时间:每日检核工具:建立电脑系统之应销未订商品

11、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采购部门。产生原因:营运部门:1、采购因新商品、重新开档或厂商多次未交货而锁档之商品,未通知门店。解决方法:与采购部门联系,并发出订单。2、分店应滞销、商品结构、陈列面积或特殊问题暂不销售。解决方法:通知采购部门核定后,对分店实施商品锁档。3、疏忽未订货解决方法:立即补订货并检讨订货流程管理。采购部门:1、因新商品、重新开档或厂商多次未交货而锁档商品,未通知门店或物流。解决方法:1、对有重新开档之商品,应由电脑系统自动跑出报表,门店每日核对。2、无电脑系统报表,采购应对物流或门店下发订货通知。3、检讨采购开档作业是否与订货作业同时执行。2、对分店之提出应滞销、商品结构、陈

12、列面积或特殊原因停止销售申请。解决方法:1、行分店竞争者市调及该品类分析,决定是否对该商品锁档。2、采购对各店陈列应做掌握,并遵行商品一进一出原则。七、高库存:将商品属于购销合同,透过电脑计算其库存天数大于品类设定的标准天数+XX天(例如30天),或库存量大于订货倍数的X倍(例如4倍),或库存金额大于XX元(例如500元),且已30天未进货,列入高库存商品管理。检核目的:1、及时检讨回转率差之商品,或商品未达预期销售。2、订货不当之商品及时退货或出清,减少库存压力。检核时间:每日检核工具:建立电脑系统依据设定高库存的条件产生的高库存商品明细表。检核部门:营运、采购部门。产生原因:营运部门:1、

13、商品未上架销售,或陈列不当,造成未销售而积压库存。解决方法:立即上架销售或调整陈列位置。2、因销售不佳或加上库存包装、质量等问题造成未销售之库存积压。解决方法:立即退换货或采取销售措施增加销售量。3、因为订货不当,超过销售周期。解决方法:适当办理退货4、因为采购设定商品订货参考系数之订货倍数过大,不符合销售周期。解决方法:通知采购与厂商重新协商,修改订货倍数或物流。采购部门:1、因销售未达预期,或售价过高。解决方法:与厂商协商,降低进价、增加促销方案提升销售。2、因过季或过流行商品。解决方法:退货或出清。透过经验的总结,希望提出对异常商品管理的方法,能够使现在的电脑系统没有此类管理系统的,能够进行增加,并提高营运主管、采购主管知道如何解决商品异常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商品回转率,并且能够使一些门店碰到的管理疏失或舞弊现象,从报表中提早发现并找到问题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