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316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时期民居的室内设计摘要:明清时期民居的室内设计主要由室内陈设和室内空间形态两大部分构成。本论文主要的以明清传统民居徽州民居为例,讲述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探讨室内空间形态和室内陈设两个不同体系对于民居的影响。关键词:室内陈设 明清民居 室内设计 一简述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家具的发展方向。在远古时期,人们在满足了正常的吃穿外,家具也开始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居住空间矮小,人们主要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潮湿、寒冷,在地面上铺设兽皮,干草。最早的家具席就产生了。夏商周时期是家具的萌芽时期。在夏商周时期,人们最主要的方式是祭祀

2、活动,通过祭祀活动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所以部分礼器就起到了置物储存的作用。青铜器达到鼎盛时期,并且出现了髹漆镶嵌家具。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呈现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家具一改商周时期的神秘庄重,春秋时期的家具精雕细琢,集绘画、雕刻于一身。特别是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鲁班这样高超的工匠,并且炼铁技术的发展也为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具的品种增多。生为漆器所代替,漆髹饰的出现,一则是为了美观,显示身份,二则是为了对家具的保护。室内在中轴线上建有门堂两座主要建筑,没坐建筑的平面布置均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两汉时期,仍然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漆木家具占主导地位,汉

3、时期,以床榻为中心,经济的发展使建筑技术日益精湛,出现砖木结构,居室才用了帷帐,出现了屏风。民居建筑在结构类型、单体和组合等方面都达到相当成熟的状态。中型以上的住宅都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并以四合院组成的建筑群体为基本单位。中型大住宅用回廊包围起来的封闭式四合院。东汉时期,在技术上已经使用了砖墙,也出现了木构架的几种形式,包括抬梁、穿斗式、干阑、井干结构等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出现了新的起居习惯,为隋唐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与席地而坐并存,席地而坐仍占主导地位。隋唐呼气,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即以木架构为骨干,墙只是围合结构,是从此开始。唐朝时期贞观之治使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家具的特点浑厚、

4、丰满、宽大。装饰上更加华丽。佛教的传入,开放的社会环境,外族人的到来,似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是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重要转折点。宋朝时期,是垂足而坐的确立期,是高形家具的形成阶段,一反唐朝的浑厚、丰满,继承和发展了五代的简洁秀气,也带动了其他室内陈设的快速发展。成套家具业开始出现,隔扇门、落地罩等形式,改变了空间的形态。到明清时期,经济空间繁荣,达到鼎盛时期,商业的发达,手工艺人增加,中国的家具和室内陈设达到成熟、完备时期。品种和样式的丰富多彩,也影响到了明清时期的空间形态的变化。摒弃了砖劵结构的无梁殿,以及在深厚黄土中营建窑洞式的洞式穴居,建造了很多大型的木构架住宅。二明清时期的室内空间形态明

5、清时期民居的室内设计主要由室内陈设和室内空间形态两大部分构成。室内陈设指的是通过相应的室内布局与装饰,在满足室内生活基本需求的前提之下对家具、灯饰、器物、工艺品和植被等的设置,来提高屋主审美情趣和生活情操。陈设的基本内涵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的基本构架之外的具有可变性的一种个人的生活品位的体现。室内空间形态在明清时期被称作小木作,只要是民居用来给房屋的内外檐起到装饰美感作用。比如常见的门窗的挂落等,主要为了通过这些装饰元素是整个建筑体做到内外视觉的统一。还有传统元素例如博古架、柜壁、屏风的使用主要为了分割空间,使居住空间与布局更为合理,符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起到功能为主方便生活的目的。所以中国传统民居

6、在设计与陈设上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民居设计注重文化而陈设注重功能,这与现代的室内整合性设计是不同的2.1室内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清时期室内空间按其结构形式的变化,呈两条路发展,第一,室内空间的简化,为了最大化的使用空间,其室内构架的构成向简化的方向发展。首先是室内柱式的简化,明代时期将猪头的卷刹改成斜批,取消柱子侧教的做法,用室内通柱等方法将柱式进行了简化。其次是梁枋类的简化,逐步取消了月梁的使用。室内斗拱的简化,主要表现在它的体量上,斗拱的尺度更小了,斗棋与殿屋的比例也大大缩小。第二是室内空间的繁华就是为了追求室内观感上的多样化,装饰构成向繁华的方向发展。明代的室内风格仍然保持了稳重大方的风格。清

7、代的风格是繁琐,主要表现在梁和斗拱上。装饰纹样的繁琐。2.2以徽州民居为例,讲述明清民居的室内空间形态徽州居住模式是历史上徽州人民在长期 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无论是物品的文化内涵上、生活制度上还是在人们的精神层面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徽州居民的室内空间是对立统一的,各个空间组成要素是有规律的进行统一,这种统一既包含了对立、虚实、均衡之间相辅相成,形成对称的平衡。而这种室内外环境的相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统一,更是一种意念上的统一,这种统一追求的是一种形与量的均衡。因为传统民居在规模以及方位的差异,其室内的处理手段是不同的,但都在中心布局、空间分隔、立面构成、入口等方面对民居室内室外空间造成

8、很大的影响。2.2.1 中心布局正厅作为传统民居的中心地带,起到一个核心作用,其他偏房皆以此为中心轴线进行对称布置,这种布局方式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序列感,如一明两暗、一正两厢、带左右耳房或带左右后拖厢房等。使得正厅成为整个建筑室内空间中心地带,这种布局使得徽州建筑的内部空间主次有序有别,具有一种和谐的理性之美。2.2.2空间分隔徽州居民在分割空间上主要追求的是个性化的私人空间以保持自身的私密性,同时起到内外有别财不外露的基本安全保障。比如入口与天井间屏门的设置, 厅堂内屏壁的设置,窗前栏杆的设置以及房间内床罩纱帘的设置,他们在保证房屋的隐私的同时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味,赋予空间一种新的变

9、化以至于不会显得过于呆板。2.2.3立面构图明清时期的徽州民居无论是在建筑外立面还是建筑内部空间在构图上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建筑的外立面会呈现出对称构图,具备强烈的空间美感,这种美感主要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比如中间为正门,两侧则设置成为高墙,呈现出中低侧高。这只是一般的作法,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住宅受地形的制约或者风水影响,造成入口开在侧墙以达到一种不对称布局,这种手法打破了整体不布局形式,所以一般会利用后期的人为手段,比如材料的使用,色彩的调配,使之呈现出另一种和谐自然地美感。 民居的室内一般也会处理成为对称样式。比如厅堂中心位置一般居中成为屏壁,屏壁两侧挂楹联,在两边处设置门洞作为通往内院

10、入口,而天津两侧则布局一致,主要靠不同的雕刻纹样来划分不同区域,同时还可以增加墙面的装饰以防单调。门窗的安放、马头墙的使用以及色彩的搭配均采用对称原则使之显得沉稳大方主体突兀,增加了室内的整体艺术视觉上的丰富感官变化。三、徽州民居的各空间室内陈设特点室内空间的形态决定了室内陈设物的类型,大小、样式、及材料。不同的类型空间有着不同的陈设形式。徽州民居室内空间 一般分为天井空间、厅堂空间、卧室空间、 厨房及厕所等,富裕人家还设有书斋空间、 账房及仆人用房等辅助空间。3.1天井空间天井因其独特的地位,与其他的建筑空间稍有差异,徽州建筑的天井一般与开敞的厅堂连为一体,天井上空和外界连通形成通畅空间。天

11、井内院一般由天棚、地面以及墙垣构组成基本结构,具备很强的室内特征,是一种室内的过渡空间,与其他的室内空间紧密结合,由于其与外部通畅的结构特征使得其成为徽州建筑室内空间采光的重要来源,同时由于和室外的紧密联系同时具备了防火功能。天井规模不大,但是本身具备一定的比例,其长宽,高度都在其结构上增强了自身的功能性,这种利用天井空间进行室内采光其效果可以比拟北京四合院的庭院,但是光线又有不同,四合院由于中间开敞空间大,光线直接射入。徽州建筑高度较高加之天井细长造成光线多为漫射和折射,这样光线使得室内光线昏暗。这种显现可以凸显出徽州居民的防备心,也反映出徽商低调不张扬的个性。徽州民居天井的大小设置也要满足

12、厅堂 “过白”的讲究。它“通常用于级别较高 的民居建筑之中,往往一些比较考究的大户 人家住宅会使用这个手法。后栋建筑与前栋建筑的距离要足够大,使坐于后栋建筑中的人通过门樘可以看到前一进的屋脊,即在阴影中的屋脊与门樘之间要看得见一条发白的天光,来表达古人传统的理念“天人合一”,此做法称之为“过白”。徽州民居的天井除了满足基本采光需求外还注重室内水景营造,可能是采用直接引入,也可能是开凿蓄水养鱼养草,也可能是在在天井下方摆设鱼缸石头等修饰品。徽州民居相比于其他地区楼下的厅堂部分多处理可以与天井融合的开敞大厅,但是在这些厅堂与天井之间并没有加设其他隔断使其分离。厅堂与天井之间是没有阻断相互畅通相互渗

13、透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那么徽州人的这一处理手法使建筑内外空间边界模糊。3.2厅堂空间徽州民居一般建筑中心中明间为主要厅堂,每个院落至少会设置一个供人们活动。从整体布局看,厅堂往往设置往往面积较大同时位于中心区域作为主体空间存在于整个室内。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厅堂作为整个居住空间核心地位,占据了统治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家庭的权利中心,地位。所以其布局是非常考究。不管是明朝时期室内厅堂的“楼上厅”还是清朝时期“楼下厅”形式,厅堂一般都作为整个室内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厅堂的宽敞的面积和重要的地位,期内部空间格局一般按照中轴对称来对内部装饰进行设置,这样可以充分凸显徽州人严苛的宗族制度,但相比于明朝时

14、期“楼上厅”格局,并没有与天井相连通,还增加了窗格增加视线上的阻断感,与清朝“楼下厅”比起来又多些开阔感,气势上更加突出。明朝时期的“楼上厅”的内部装饰与天井相比较为统一,甚至多用雕刻与彩绘的梁架,增加了室内的明亮度,懒起来非常华丽。此外一般在檐廊下方设置“美人靠”但是后清朝时候减少了装饰,更加的素雅大方。在空间上东西两侧布置大小不等厢房若干,其中以东侧为主要房间,西侧在级别上次之,西侧主要为晚辈居住或者学习之用。楼上则更多为当时的年轻女性作为闺房,体现中国传统的男女有别的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在婺源民居中出现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起居室,也是最早的客房形式客馆,这是最早的客房形式,他自成一体

15、,独立在建筑空间内,可单独出入,虽与室内住宅空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但不与居民互扰。客馆建筑结构上多采用木架外露形式,空间开放,与传统徽州民居封闭空间相反,这种开敞与密闭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虚实关系使空间更具有空间层次感,丰富空间形态,体现了好客的徽州人性格,同时也显示出内外有别的特色3.3卧室空间卧房由于面积较大,为了更好地开采光一般开窗较多,徽州民居与其他地区卧房相比,楼下正厅两侧的卧房因为建筑格局采用了天井小天窗,主要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同时辅以雕刻的窗边起到阻挡视线作用,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外人对于内部空间的探视心理。但是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室内的采光,使得整体室内环境昏暗,体现徽州人戒备心和心里

16、不自信的矛盾心理。卧房开门位置和其他也不同,多开于格隔扇之后,主要面向天井,这样做可以起到内外有别的作用。徽州居民从卧室的空间格局和摆设与北方民居有着南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惠州民居在以床榻为中心的卧室内辅之以衣橱箱柜等生活家具,这种陈设布局和北方以火炕为主,炕柜炕桌为辅的生活习惯有着明显差异。徽州民居以床架、围屏等雕刻装饰家具为主悬挂帷幔等,周围设置桌凳马桶等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整体性突出。虽然南北民居卧室在家具样式及组合方式上多有不同,但都讲究家具间讲究互相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3.4书房空间书房古代叫书斋,是古代人文墨客求学问道,吟诗交际的地方,寄托了读书人立项以及远大的抱负心,使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反应。到了北宋以后书斋成为一种独立空间。而徽州民居中书房这种空间形式还在,但由于保存原因不在完善。从大致的书房布置来看,徽州建筑中的书房主要在天井或者院落一角,可能是独立小院,力求清静宜人。同时还能通过天井四周观察植物,似书似画,意境颇深。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