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3110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参加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蒙 山 小 学林 凤 云2010 4立足专业成长 把握课堂艺术参加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观摩研讨会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在这里我走进了现代与经典,领略了名师的风范,目睹了名师们演绎的精彩。在这庞大的盛宴中,名师们精湛的教育艺术,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震撼了我,对我来说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现在我把这次南京之行所看到的、学到的、听到的,和最深的感触向在座的领导和老师做一简单的汇报,如有

2、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一、 教师要立足专业成长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自身也体会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三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这次的观摩研讨会中,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了深刻的阐述。4月16日上午,郑毓信教授作了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报告,他从分析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历程入手,强调在一线的教师必须要立足于长远。注重专业成长。正如他所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我们搞好数学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

3、郑毓信教授从教学研究和理论学习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他说,在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了解整体发展趋势,关注基本问题,并用三个聚焦来阐述教学研究方面的专业成长。一个聚焦,是聚焦新的教学方法。就是由片面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要转而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应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更不能以“生活味”去取代数学课所应具有的“数学味”;由片面强调“学生主动探究”要转而认识到人们认识的发展不可能事事都靠自己相对独立地去进行探究,恰恰相反,学习主要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过程,更必然地有一个优化的过程。由片面推崇“合作学习”要转而认识到教学活动不应满足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应更加重视实质的

4、效果。由片面强调“动手实践”要转而认识到不应“为动手而动手”,并应注意对于操作层面的必要超越。他强调指出,对原有的数学课程的批判后,还要去继承;在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后,还要充分发挥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作用。另外二个聚焦,一是聚焦“情境设计”,一是聚焦“合作学习”。在讲到聚焦“情境设计”时,肯定了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积极意义,但强调了情景教学又必定包括“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还原到数学化。他还就理论学了一些具体建议 第一,不要迷信专家(书本),加强独立思考。第二,大力提倡理论的多元化与必要的比较。第三,不应期望“立竿见影”,贵在坚持,努力做到学用

5、结合。第四,愿我们以书籍为心灵导师,阅读能从书中发现并找回自身的价值,并让心灵回归平静的安慰曹培英教授做了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与对策的报告,从本体性知识的培养来阐述教师的专业成长方法。他指出,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教学的理念要从原来的教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的“桶水论”发展到活水论,找水论转变为“桶水论”、“活水论”、“找水论”三论合一的境界,就是不但要有量还得有质,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还得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曹教授重点地谈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原因以及面对缺失所要采取的对策。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原因他认为有五条,分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小学教育了新的要求

6、;现在的小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后效,更加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教学内容的更新、拓展暴露了教师知识的盲点;课改理念被误读,导致教师学科思维出现混乱;教师学科思维的“童化”现象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在这儿的“童化”的童是指儿童的童,实际就是知识退化的意思。即伴随着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和思维退化。我想这就是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的教几年级就是几年级的水平是一个意思吧!就这一点他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老师:教师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着自己,这是教师的伟大之伟大之一。关于知识缺失所采取的对策他讲了四条:即弥补自身不足、加强自身学习、寻找更有效的学

7、习办法、结合教材学习有关知识。各位专家在报告中,都着重强调了加强自身学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青年专家张齐华今年34岁,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张齐华的座右铭,要做到这一点,与他拥有深厚知识底蕴是分不开的。他用别人没走过的路,便是捷径的报告来讲述自己迅速成长的历程,强调了学习对迅速提高自己的重要性。他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在中国很具影响力的最年轻的教师,是与他广泛的涉猎群书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他告诉我们他读书的范围很广,数量很大,跟我们推荐的书目足有上百本。他研究课程标准,不光着眼于小学,他连幼

8、儿园的、初中的、乃至高中的课程标准都研究了透。他从听数学课,到听语文课,到听其他的课。从读书到上网学习,再到看电影学习语言艺术。无一不诉说着他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他总是领先别人一小步,别人看的他看,别人不看的他也看。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学习. 是学习成就了他。用他的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一边看去。” 这让我更深刻的领会了我们的汤校长经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真实用意了。借用郑毓信教授的话说,我们真应该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些书;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想一些问题;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作一些事。谈到专业道德的问题,这是一个常说常

9、新的老话题了,在这里我借用化应龙专家的话与大家共勉:师者若水,和顺温柔:师者若水,水滴石穿;师者若水,随物赋形;师者若水,善待时机;师者若水,灵活自在;师者若水,公正无私;师者若水,载者覆舟;侍者若水,心如止水;师者若水,上善如水。二、教学艺术与高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能够把这门艺术应用得恰到好处,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关键。在这几天的观摩学习中,专家们以实例的形式就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把握课堂、怎样引入新课、怎样创设情境、怎样突出重点难点等问题作了精彩阐述,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风格,现将部分精彩内容呈现给大家,来共同分享。黄爱华老师执教垂直时,这样设计的:他

10、先自我介绍,并对学生表扬了一番。然后说,如果对老师讲的问题完全学会了的,用双手托着腮,做微笑状;有点不明白的,用一只手托着腮,做思考状;完全不明白的,就两只手抱着腮,低头做愁眉苦脸状,并让学生做动作。学生感到很新奇,都认真地做。黄老师接着问,那要是有同学不会怎么办?学生有的回答问老师,有的说问同学。黄老师接着话题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让同学解释“互相”一词的意思,从解释互相引出了互相垂直。这样与学生之间就很轻松的建立起来知识与学生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很高兴得投入到学习中来。刘德武教授在执教认识厘米这节课中,有一个女生回答道:“4到5是1厘米,4到3也是1厘米。”就是这个“也”字

11、,刘老师大加赞赏,他可爱夸张的赞赏她说:她居然会说“也”,强调了这个“也”表示 4到5是厘米,4到3都是1厘米。一个“也”字,体现了该生对“1厘米”概念真正的理解。转而刘老师又幽默的对另一个孩子说你会说“也”吗?再次加深孩子们对“1厘米”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讲授对怎样用破尺子来测量?时,更让我佩服他的智慧与大胆,他幽默的和孩子们说了个故事,小明家失火烧了他心爱的尺子,于是他用火机烧掉“0”刻度线,紧接着问学生“现在能量吗?”学生们共同探讨方法。之后又烧掉了一部分刻度线,“又问现在还能量吗?”孩子们共同探讨,并让一个孩子上去示范怎么量的。孩子们轻轻松松的就掌握的这节课的难点。张启华老师执教平均数中

12、,他设计的教学内容就非常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一般都对一个老师的爱好比较感兴趣,所以他开始就让学生先说说自己都喜欢些什么,然后猜猜老师喜欢什么运动。学生猜出喜欢打篮球,再让学生猜猜老师投篮的水平怎么样。然后用从和学生比赛投篮技术展开课堂教学。徐长青教授执教的找规律中授予学生找规律的一个法宝: “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描述。他边挥着胳膊边大退三步,接着又轻轻地小进三步,猛一回头,双手一摊,做出找出规律状,形象生动,对学生的感染力太大了,印象深刻,我感觉学生会终生难忘的。这样学到的学习方法能不终身受用吗?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兴趣真的都被调起来了

13、。徐斌老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有这样一个小环节:今天徐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接着他拿出四张后面都藏了一个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第二张与第三张交换位置,第一张与第四张交换位置,第一张与第二张交换位置后是“数学好玩”。那原来的顺序是怎样的?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黄爱华老师在中间有零的数的乘法(102*4、308*4)的教学中,黄老师设计的话题是如果要算这样的题可能在哪一步出现问题?我们平常都是一遍一遍的强调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并不去思考。而黄老师这样一问,逼着学生去思考哪儿容易出错。这思考的过程也是强化难点过程,比老师泛泛的强调效果要好很多倍。刘德武教授在讲授年、月、日的知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内

14、容: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是哪两个月?一般都认为答完7、8两个月就可以了,把1月12月也是连在一起的就忽略了。通过失误,让学生加深知识的认识。所以每一节好的教学课,都有一闪光的亮点,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设计我们的教学。“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如徐长青教授所言,课堂上要尊重科学,掌握教艺。视其所有,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面向全体,要组织好课堂、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调控好课堂。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达,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学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五官并用。要精讲多练,教师课堂教学效

15、率的高低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其思维是否处于积极的接收状态,而不是在于老师讲授时间的长短。我们的课堂要有三讲:讲易混点,易错点,讲规律与方法;三不讲:不讲已会的,能会的,怎么也学不会的。 老师还要注重两个等待时间:一是教师提问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二是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等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另一个问题。五到位 即:认定目标到位,精讲点拨到位,反馈矫正到位,强化训练到位,课堂管理到位。课堂上我们总有三个假设: 总假设已学会了并愿意学新的知识;总假设只要我认真讲,你认真听了,就都会了;总假设只要讲了,学生会了,明白了,就得继续会。这次活动共听了九个意味深长的报告,观摩了九节异彩纷呈的课。各个专家们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各自的绝活。有的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有的幽默诙谐,课堂笑声不断;有的象相声艺术家在表演,感染者每个人。这次南京之行,虽然比较紧张,但让我长了知识,开了眼界,会让我终生受益无穷。最后祝在座的各位享受工作,享受生活,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