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060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一、教学目标及学习领域目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2、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完成简单的组合动作,体验各项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3、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养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

2、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引导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一直品质。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学习领域目标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3

3、、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2、观看体育比赛3、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4、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描述身体特征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3、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

4、德。三年级学生特点(好奇、好动、好模仿、自控能力差、对老师依赖性比较强) 1、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 2、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 3、集体主义情感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 4、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 5、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虽然她们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 6、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7、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

5、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三年级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教什么? 教学内容我们目前的现状是体育教材很少,特别乡镇、农村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教材,这成为了我们体育老师最大的缺陷。但也正是因为没有固定的教材,反而变成我们教学的优势,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地方特色自己编写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内容,例如:沙包,毽子,滚铁环等等,只要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符合学生特点的都可以编入教材。怎么教? 教学方法一、教学内容:1、基本体操(队形队列、广播操、基本部位操)队形队列:稍息、立正、向左(右)看齐、集合、解散、踏步走,立定、齐步走,立定、向左(右)转、向后转、

6、报数、跑步走,立定、原地由一(二)路纵队变成二(四)路纵队、原地由一(二)列横队变成二(四)列横队、原地由一(二)列队变成二(四)路纵队等基本部位操:是基本体操内容之一,它是按头、上肢、躯干、下肢等部位,合理选编以举、摆、振、伸、绕、屈、转、跳等基本动作,突出发展人体各个基本部位的徒手操成套动作。2、走与跑培养走的正确姿势和发展走的能力(负重走、倒退走、改变速度的走等)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发展跑的能力(各种方式的跑、原地摆臂练习、站立式起跑、高抬腿跑、跑走交替、自然地形跑、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3、跳跃 立定跳远、单双脚跳、跑几步单脚起跳用手或头触悬挂物体跨越式跳高等一些发展弹跳能力的活动4、

7、投掷持轻物投准、远,单、双手向前推抛实心球,掷垒球(沙包)5、技巧仿生练习滚动、滚翻动作跳上、跳下动作6、武术等基本手型(拳、掌、钩)基本功(正压腿、侧压腿、后抬腿、正踢腿、侧踢腿)基本动作(冲拳、推掌、弹踢、蹬腿、撩掌、弓步、马步、仆步、)二、 教学方法:常见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有:1、讲解法与示范法;2、完整法与分解法;3、游戏法与竞赛法;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5、保护与帮助法;6、循环练习法和电化教学法等。下面介绍近几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主题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并实现课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以 “环境保

8、护”为主题,通过活动中的跑动、跳跃、搬运、传接、竞赛等开展一系列的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护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二)信息教学法(三)情景教学法(四)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并不少见。但这里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法,有别与于以往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所谓游戏化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把体育教材游戏化,使体育教材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娱乐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知识,形成交往和合作的意识和行为。下面我罗列几个主要的教材进行分析:1体操教材的介绍(1)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 基本体操教材由队列和队形、

9、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等组成。队列和队形教材除了能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性的协同动作,感受与体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团结、合作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常规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我们将教材内容的学习目标,简单归纳为以下四点:体验基本体操的动作方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集体协同动作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体现自尊与自信;善于与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基本体操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简单易行;队列和队形动作开始注重协同一致的培养;

10、徒手操以基本部位操为主要内容,突出发展身体各个基本部位动作,形成良好身体形态;轻器械体操的典型特点是动作幅度和活动强度加大,有利于矫正体态,提高学习兴趣。(3)基本体操的教与学法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多采用示范、游戏、比赛和观摩等生动活泼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个人、小群体和集体的尝试与体验、演练与展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培养身体的正确姿态。队列与队形练习,学起来容易,但要真正达到一定的规格、标准要求,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动作变化不大,内容简单多练了会引起厌烦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与练习内容,每次都能提出一点新要求,这样才

11、能使每一个内容都得到巩固,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自己进行创编。轻器械可以选择小哑铃或者自制响铃(易拉罐或饮料瓶内装石子或沙子)2、走、跑与游戏(1)走、跑与游戏的教学目标 走与跑,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内容。将走、跑与游戏密切结合,以游戏形式改变其过于注重技术教学的倾向,通过游戏性的走、跑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走、跑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走、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提高走、跑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走与跑的正确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走与跑的能力;通

12、过游戏活动,感受和体验其乐趣,从而培养自尊和自信;通过游戏活动,体现合作交往,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2)走、跑与游戏的特点以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走与跑的正确方法和发展体能;以活动的方式改革走、跑教材分类的局限性;以游戏的形式改变走、跑活动内容的僵化和过于苛求动作规范性的弊病;走、跑与游戏的教与学法在一二年级正确走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走的动作,增加走的变化形式,增大走的步幅和步频,增长走的距离与时间,是培养走的正确姿势和发展走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发展奔跑速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奇、求异、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游戏与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简单技术和浅易

13、知识的传授、诱导和点拨,学习各种发展位移速度的形式和方法。是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 跑的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必须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安全意识、培养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思想品德教育与游戏活动中,将育人与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 案例:“折返触物”游戏(发展奔跑速度能力)教学目标:1、掌握游戏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性。2、培养学生快速跑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3、培养客服困难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教学步骤:1、课前在操场准备若干条宽1米、长12米的跑道,并在跑道起点、5米、8米、12米处各放一只装水的

14、塑料瓶2、教师讲述方法:当听到口令后,学生快速奔跑到5米处将塑料瓶拨到,并立即回到起点将瓶拨到,第二次跑到8米处将瓶拨到,又返回到起点处将瓶拨到(在第一次被拨到后,起点同伴已将瓶扶起方正),第三次跑到12米处,又将瓶拨到,最后快速返回起点线,以最先到达起(终)点线为胜。3、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掌握方法。4、在教师指挥下,学生进行模仿练习,5、游戏开始时,跑的不宜过快,主要让学生体验跑时身体姿势及动作感受,待练习一次后,在组织游戏竞赛。3跳跃与游戏内容(1)跳跃与游戏的教学目标跳跃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发展跳跃活动能力为重点,以学会跳跃的正确方法与培养身体正确姿势为切人点,促成

15、学生发展综合目标的全面达成。因此,本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发展学生跳跃基本活动能力,学会跳跃的正确方法;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跳跃与奔跑相结合的能力,发展身体素质;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发展自尊与自信;体验群体活动乐趣,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良品质。(2)跳跃与游戏的特点体现以在游戏中学习跳远与跳高为中心,以发展学生各种跳跃的活动能力为重点;跳远、跳高与游戏紧密配合,淡化系统性和过于追求动作细节的弱点,强调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突出教材内容的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和选择性;以自然的急行跳远、跳高简单技术为基础,体会与感受快速奔跑中单脚起跳的动作与方法;(3)跳跃与游戏的教与学法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和创造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和强化学生参与跳跃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学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趋于激发体验、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这就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