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9310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一、教材简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虽然文章短小,但论证严谨,思想深厚,本单元的读书方法正是要求学生学会“咀嚼”、“品味”。本文论述“人和”是决议战争输赢的症结,观点精辟,是影响深远的名篇。文章开始就鲜明地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文论述的目的,并非是探讨战争夺胜的症结,而是论述“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二、教学目的:1、能熟练朗读和背诵文章,积累文言知识。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重点、难点)3、了解孟子对“天时、地利、人和”论述的观点。三、教法、学法本文相同句式较多,合适诵读背诵,据此,我的教法是,引导学

2、生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深入的思想内容。七八年级学生学过不少诵读欣赏的古文,也学过不少议论的文章,本篇虽短小,但论证简洁严谨,因此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论证方法。体味“和”的现实意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现在读的文章一共仅有191个文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几千年,传诵至今。请同学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请大家齐读。 (二)检查预习1、走进背景对于孟子,你了解多少?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这篇文章

3、写于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的时候。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多媒体出示。这短短190个文字,就阐明了作者希望君主能施行“仁政”的主张。我们一起翻译题目。(三)、学法推荐1、儒学经典时代久远却意蕴深厚,如何深入地学习?看看一位大师的建议屏显: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宋朱熹2、这段话给我们提炼出来读书的方法:学法熟读、精思。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要翻译。(四)熟读1、先让我们熟读课文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在

4、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2)、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3)、这些字音,你能读准吗?读音:粟 夫 畔 寡划分节奏,要注意把修饰成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划分开,这样你就会读得抑扬顿挫,情深意明。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解,参考大屏幕上的注释,逐句逐段疏通文意。3、小组内交流不会的内容。4、文言知识积累(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池非不深也(3)、兵革非不坚利也(4)、委而去之(5)、人和(6)、域民 (7)、固国 (8)、威天下(9)、寡

5、助之至 (10)、亲戚畔之5、古今异义域:名词作动词用 (原)界线(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 使国巩固(使动)威:形容词作动词 威慑是:(代词)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句子的翻译:1、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五、精思1、下面我们就要进入精思的环节了。请先静静地思考这两个问题,然后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小组内交流。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1)、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然后用攻城方攻打小

6、城郭,环而攻之却不能取胜的事例论述天时不如地利,用守城方城高池深兵利粮足,却弃城而逃论述了地利不如人和。告诉我们,战争需要人和。(3)、再从战争需要人和,累推出治国也需要人和的道理。(4)、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并阐明人和的实质就是“多助”、“天下顺之”。(5)、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得出实行仁政的君子战必胜的结论。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层?(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4、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2)、运用类比论证,使论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5、有人认为,战争胜负靠人和的理论只适用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在高科技的今天,就必须有先进的武器,人和不重要,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七、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